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第5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第5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2-08 11:4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测试题
一、单选题
1.把8.9gMg、Zn合金放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4g
H2,在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NaCl的质量为(

A.23.4g
B.29.25g
C.30.5g
D.26.25g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硬水通过煮沸或蒸馏的方法可变为软水
B.纯铜的硬度大于黄铜
C.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升高
D.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是由于分子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3.下列成语或俗语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湿法炼铜
B.百炼成钢
C.钻木取火
D.木已成舟
4.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黄铜的硬度比铜的硬度小
B.不锈钢用于制作医疗器械
C.部分浸入食盐水中的铁钉不易生锈
D.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唯一途径
5.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C.CO2与H2恰好完全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3
D.该反应若能广泛应用,将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
6.要除去FeSO4溶液中少量的H2SO4,可加入的物质是
①铁粉 ②四氧化三铁 ③氧化铁 ④氧化亚铁 ⑤氢氧化亚铁
A.②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
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钢铁是铁和碳的合金
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先检验气体纯度
D.某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此物质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B.铜用于制作导线
C.金属汞用作体温计中的液体
D.黄金压成金箔
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瓶口出现白雾
C.将燃着的木炭伸入氧气中,产生白色火焰,放出热量
D.将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
10.将一定量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加到Fe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浅绿色的滤液和一定量的滤渣。下列有关说法中,合理的是
A.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有Mg2+、Zn2+、Fe2+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
C.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固体混合物的质量
D.滤渣可能是混合物
11.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CO2
CO
点燃
B
Cu粉
Fe粉
磁铁吸引
C
CuO
C
通氧气流中加热
D
N2
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A.A
B.B
C.C
D.D
12.某兴趣小组在研究Zn-Cu合金、Zn-Fe合金、Fe-Al合金、Fe-Cu合金时,发现其中一种合金6.5g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了0.5g气体,该合金可能是
A.Zn-Cu合金
B.Zn-Fe?合金
C.Fe-Al合金
D.Fe-Cu合金
13.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比较Fe、Cu和Ag的金属活动性
将Fe和Cu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B
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CO
将气体缓慢通过NaOH溶液
C
鉴别铵态氮肥(NH4Cl)与钾肥(K2SO4)
取样后与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为铵态氮肥,没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是钾肥
D
证明某气体为氢气
点燃,在火焰上罩一个干冷烧杯,内壁上出现无色液滴
A.A
B.B
C.C
D.D
14.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加入的除杂试剂及方法
A
 H2(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CaO(CaCO3)
高温灼烧
C
 Cu(CuO)
加适量稀盐酸、蒸发
D
 NaCl(MgCl2)
加适量氢氧化钾溶液、过滤、蒸发
A.A
B.B
C.C
D.D
15.下列各组物质,加水混合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留下两种金属的
A.CuSO4(过量)、Al、Na2SO4
B.Fe(过量)、Cu(NO3)2、AgNO3
C.Zn(过量)、KNO3、AgNO3
D.Cu(过量)、FeSO4、H2SO4
二、填空题
16.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A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的现象是_____。
(2)实验B是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通过观察①③两支试管中铁丝的变化,可得出铁_____实验结论,通过观察_____(填序号)两支试管中铁丝的变化,可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实验结论。
(3)实验C中,将大小相同的滤纸片和乒乓球碎片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到乒乓球碎片比滤纸片先燃烧,此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若只用大小相同的滤纸片也能达到同样的实验目的,滤纸片的摆放方法是_____。
17.请从铜、锌、钛、铁、钙、银、铝、汞、钨等金属中选取合适的答案填入下面空格中:
(1)用于干电池的是

(2)广泛地应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的是

(3)广泛用于航空工业、造船工业和化学工业、医学材料的是
  

(4)铁栏杆外层涂料的“银粉”大多是

(5)温度计中银白色的液体是

(6)热水瓶内胆壁常镀一层银白色物质中有

18.铁、铜和铝是人类生产生活中常用的金属.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2)用铜、铝做导线,利用了它们的
性.
(3)铁锅易生锈,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空气中的水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防止家中铁锅锈蚀的方法是
(答一种).
(4)“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西汉?刘安《淮南万毕术》)被誉为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意思是铁与天然存在的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置换生成单质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按顺序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20.请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①_____.
(2)实验室里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____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_____(选填字母).
(3)实验室里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现发生装置选择F,收集装置选择G.
①与B装置相比,选用F作为氢气发生装置的主要优点是_____.
②G装置若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氢气应从_____端(选填“a”或“b”,下同)通入.
三、推断题
21.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C的名称为____;
(2)A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
22.图中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C、D、F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可由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B是胃液中帮助消化的成分,E是无色气体,F是红棕色固体。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B_____,E_____。
(2)写出F→
C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足量的B与F发生反应的现象为_____。
四、实验题
23.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甲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图。参加反应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能体现出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填序号)。
a.氧化性
b还原性
c可燃性
d毒性
(2)为了研究铜在空气中生锈的条件,利用了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对于蒸馏水的要求是__________,
据所学实验
B
装置中除铜外,应该还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铜与铁相比,____________(填“铜”“铁”)
更易生锈。
24.下列是研究氧气、铁、二氧化碳的实验。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⑴A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其作用是______。
⑵B中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⑶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五、计算题
25.铜锌合金又叫黄铜,外观酷似黄金,极易以假乱真。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黄铜样品进行如下实验检测,请计算:
(1)实验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_g。
(2)20g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_____。
(3)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结果精确到0.1%)
26.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用1200t含Fe2O3
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
1.A
2.A
3.D
4.B
5.A
6.B
7.D
8.A
9.C
10.A
11.A
12.C
13.C
14.B
15.C
16.瓶子变瘪
铁生锈需与水接触
②③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滤纸片距离酒精灯加热的位置一近、一远
17.(1)锌
(2)铜 (3)钛
(4)铝
(5)汞
(6)银
18.(1)铝(2)导电性
(3)氧气,在钢铁表面涂油(或刷漆)
(4)Fe+CuSO4=Cu+FeSO4
19.
20.(1)长颈漏斗
(2)CaCO3+2HCl==CaCl2+CO2↑+H2O
B、C
(3)①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②b
21.二氧化碳
+2
C+
2CuO2Cu
+
CO2↑
置换反应
22.HCl
CO2
红棕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溶液由无色变黄色
23.40∶21
bcd
煮沸并迅速冷却或不含氧气(空气)
蒸馏水和二氧化碳

24.防止高温熔化物掉落炸裂瓶底
探究铁生锈条件
烧杯中的蜡烛自上而下依次熄灭
25.0.2
13.5g
16.1%
26.700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