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7.1燃烧与灭火巩固提高及检测(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7.1燃烧与灭火巩固提高及检测(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2-08 14:2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燃烧与灭火巩固提高及检测
一、选择题
1.小旺的妈妈炒菜时因锅内油过热着了火,小旺的妈妈迅速把热锅端离煤气灶,火仍不熄灭,此时小旺告诉妈妈应采取的最佳措施是( 
) 
A.用水浇  B.把油倒掉 C.用灭火器扑灭  D.用锅盖将锅盖严
2.老师让四位同学分别进行下面四种操作,能观察到燃烧现象的是( 

 
A.给砖块高温
B.木材放在暖气上
 
C.炎热的夏日的水泥地上(温度40℃以上)放置白磷  
D.将白磷浸入40℃的水中
3.下图的标志经常出现在公共场所,你看到哪些标志时在其周围要有消防安全意识( )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⑤
4.发现室内煤气泄漏使人中毒时,下列四种做法中首先做的是( 

 
A.迅速做人工呼吸  
B.拨打急救电话120
 
C.立即打开换气扇开关  D.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
5.点燃的火柴梗燃烧的一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着火点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二、填空题
6.把小块木炭放在可以加热的玻璃管中,按图所示连接装置。给木炭高温,打开玻璃活塞和止水夹,氧气进入玻璃管,观察到的现象是     
;关掉氧气,使用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        
;通氧气,打开止水夹,撤去酒精灯,观察到的现象是      
  
;将木炭换成碎玻璃,加热,打开玻璃活塞和止水夹通氧气,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1)         

(2)        

(3)        

7.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甲乙两个集气瓶用导管相连接,玻璃管A的下端紧系一只气球。实验时气球胀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若实验时看不到气球胀大,其原因是(写2条)   
  
      



的空间内
燃烧,则会引起爆炸。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的空气中常混有
的气体或粉尘,当接触
时,就有可能发生爆炸,因此这些场所必须贴上“    
”的字样或图标。
9.小国给炉子生火时先放纸后放木材再放碳,其原因是

10.右面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如图,在无盖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旁边放一蜡烛,要观察到爆炸现象,需进行的操作是
;面粉换成煤粉,
(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爆炸现象;若实验时看不到爆炸现象,其原因是(写2条)    

图书着火使用的灭火器是_______________,注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2.用蜡烛和玻璃瓶实验燃烧的2个条件,写出操作步骤、现象、结论。
13.右图是小枫做的家庭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生成大量气泡,蜡烛火焰熄灭;实验用品:玻璃杯、蜡烛、药瓶;实验所需食品

四、简答题
14.如果住房着火,是否要打开所有的门窗?为什么?从火灾中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15.扑灭森林火灾,有时将大火蔓延方向前的一片树木砍掉。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请你再列举两种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
16.完成化学反应方程式
(1)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
(2)白磷自燃
五、探究题
▲17.设计探究灭火的原理。
参考答案
1.D;2.C;3.A;4.D;5.A。
6.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燃烧的木炭熄灭;燃烧的木炭熄灭;碎玻璃不燃烧;(1)木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隔绝氧气或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都可以灭火;(3)碎玻璃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7.将乙瓶放在大于40℃的热水浴中或放在炎热的日光下;装置漏气或白磷少。
8.可燃物;有限;急速;明火;;严禁烟火。
9.比较而言,纸的着火点最低,碳的着火点最高,木材的着火点介于纸和碳之间。
10.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能;粉尘颗粒大、粉尘少或塑料盖没盖住金属筒。
11.液态CO2灭火器;手握木柄,防止冻伤手。
12.略。
13.苏打(主要成分碳酸钠)和食醋。
14.不能打开门窗;因为打开门窗会使室内空气流通,为燃烧提供更多的氧气,燃烧就会更旺,也容易造成火势蔓延;防止燃烧产生的烟尘吸入体内。
15.因为燃烧必须要有可燃物,将森林大火蔓延线路前一片树木砍掉,这样就消除了可燃物,把大火区和周围森林隔离,起到了灭火和防止火势蔓延的作用;扑灭森林火灾的方法还有:用飞机在火场喷洒灭火剂、空投灭火弹,进行人工降雨等。
16.略。
17.
实验假设
实验方法、现象、解释
结论
移走可燃物可灭火
移走部分不燃烧,留下部分继续燃烧。

隔绝空气可灭火
细沙摊平,上面点燃木材,盖上塘瓷盆用细沙密封,过一会儿打开,木材熄灭。因为没有氧气助燃。

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点燃木材,洒少量水,木材不熄灭,温度没有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洒多量水,木材熄灭;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