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2-08 08:4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一、第一部分选择题:(20分)
1.藻类植物与苔藓植物的主要区别是(  )
A.有茎、叶和假根 B.靠孢子繁殖后代
C.无茎和叶的分化 D.大多生活在水中
2.下列古代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能形成煤的主要是(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3.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这三种植物在分类上分别属于(  )
A.松是裸子植物,竹和梅是单子叶植物 B.松是裸子植物,竹和梅是被子植物
C.松是裸子植物,竹和梅是双子叶植物 D.松是裸子植物,竹和梅是蕨类植物
4.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相异之处是(  )
A.都有果实 B.两者的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
C.都有花 D.都没有真正的根
5.据《北京晨报》报道,北京市环卫部门已开始大面积使用小蚯蚓处理城生活垃圾,环卫局的人士说,一吨蚯蚓一天可“吃掉”一吨垃圾,这说明蚯蚓以(  )
A.蚂蚁等小动物为食 B.青草为食
C.塑料为食 D.枯枝败叶和腐烂的有机物为食
6.下列对动物类群主要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B.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C.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黏液,有口有肛门
D.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7.鱼在水中游泳时,即使视线不好,也能顺利躲开礁石,这是因为(  )
A.嗅觉在起作用 B.侧线在起作用
C.听觉在起作用 D.视觉在起作用
8.十二生肖中,用来运输和耕田的哺乳动物是(  )
A.鸡、猴 B.猪、羊 C.牛、马 D.狗、虎
9.从形态上看,可以将细菌分成(  )
A.有荚膜菌和无荚膜菌 B.杆菌和球菌
C.螺旋菌、杆菌和球菌 D.球菌和荚膜菌
10.真菌比细菌的结构复杂之处是(  )
A.真菌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B.真菌细胞内含有叶绿体
C.真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
D.真菌都是多细胞的
11.病毒之所以被认为是一种很特别的生物,就是因为病毒(  )
A.没有细胞壁 B.没有细胞膜
C.没有细胞结构 D.来自外星球
12.针对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网上有人传言,口服抗生素对抵抗新型冠状病毒有作用。请你仔细辨别抗生素可以治疗下列哪种疾病(  )
A.足癣 B.病毒性感冒 C.细菌性胃炎 D.艾滋病
13.自然界的生物种类繁多,为了更好的认识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最好的办法是(  )
A.根据一定的特征将生物进行分类
B.将每一种生物贴上标签
C.将对人类有益的生物编号,消灭有害生物
D.建立各种生物的种质库
14.俗话说:“风马牛不相及”,但从生物分类的角度来看,牛和马有共同的特征,它们两者共同的最低分类等级和共同特征各是(  )
A.亚门、草食性 B.纲、胎生和哺乳
C.目、恒温动物 D.科、体表被毛
15.物种数量的锐减使自然界丧失了许多宝贵的基因,从而严重地威胁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个体数量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16.我国1988年11月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关于其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保护和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
B.维护生态平衡
C.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
D.禁止人类以任何借口伤害野生动物
17.森林大面积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  )
A.导致野生动物的迁徙 B.导致野生动物的密度加大
C.导致许多野生动物濒临灭绝 D.没有什么影响
18.关于地球原始生命的起源,人们比较认可的说法是(  )
A.化学演化学说 B.自然发生论
C.来源于宇宙或其他星球 D.由上帝或神创造出来的
19.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  )
A.数量越多 B.种类越丰富
C.越简单、越低等 D.越复杂、越高等
20.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生物产生了(  )
A.有利变异 B.可遗传的变异
C.不利变异 D.不遗传的变异
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30分)
21.(5分)如图所示的四种单细胞生物在结构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它们都能在各自的环境中独立存在。
(1)A、B都属于菌类,A在细胞结构上与B最主要的区别是   。
(2)C属于植物,因为其细胞结构中有   ,所以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   的角色。
(3)D属于动物,它在细胞结构上与其他三种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是   。
(4)B、C、D细胞的基本结构相同的,都有   。
(5)上述四种单细胞生物都能独立完成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生长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又是以单个细胞为基本构建的。可见,细胞是生物体   基本单位。
22.(7分)如图为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几种动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的飞行器官是   ,终生生活在水中的动物是   (填字母).
(2)依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将上述动物分为两大类:其中E、F属于   动物;A、B、C、D属于   动物.
(3)图中   (填字母)是水生脊椎动物,   (填字母)是水陆过渡类型,   (填字母)最开始称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23.(6分)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的昆虫多是无翅或残翅的类型,试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1)用达尔文的进化论理论解释,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自然存在着有翅、无翅、残翅
昆虫等不同类型个体,说明   现象普遍存在.其中,无翅或残翅昆虫在生存斗争中是具有   (“有利”或“不利”)变异的个体.
(2)在生存斗争中,有翅的个体被自然淘汰,无翅或残翅的个体得以生存繁衍,并通
过   现象把有利变异逐代积累加强,从而使岛上生活着的昆虫多是无翅或残翅的类型,这是   的结果.
(3)由此可见,自然选择是在生存斗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   生存,   被淘汰的过程.
24.(4分)一项研究显示了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请分析下表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原 因 偷 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种 其他原因
哺乳动物 31% 32% 17% 20%
鸟 类 20% 60% 12% 8%
(1)哺乳动物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
(2)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
(3)从此表提供的信息,请谈一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
25.(8分)学习了动物的知识后,你会惊讶地发现有些动物的名称是“名不符实”的!请你来完善对下列动物的相关描述:
(1)“海葵非葵花”,海葵体表有   (选项:角质层;刺细胞),属于   动物;
(2)“蛔虫非昆虫”,蛔虫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   ,属于   动物;
(3)“蜗牛不是牛”,蜗牛具有贝壳,柔软的身体表面有   ,属于软体动物.
(4)“海马不是马”,海马有鳍,用鳃呼吸,终身生活在水中,属于   类动物.
(5)“鳄鱼不是鱼”,鳄鱼体表覆盖着已经骨化的鳞片,在陆地上产卵,属于   类动物.
(6)“鲸鱼不是鱼”,鲸鱼属于哺乳动物,其特有的生殖方式是   .
2020-2021学年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第一部分选择题:(20分)
1.(1分)藻类植物与苔藓植物的主要区别是(  )
A.有茎、叶和假根 B.靠孢子繁殖后代
C.无茎和叶的分化 D.大多生活在水中
【分析】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裸子植物,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解答】解: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两者都用孢子繁殖后代。可见两者的区别是藻类植物没有茎叶的分化。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特征.
2.(1分)下列古代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能形成煤的主要是(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分析】蕨类植物是一类具有根茎叶的植物,植株比较高大,形成煤.
【解答】解:在距今俩亿年前,地球上曾经生活着一类高达数十米的蕨类植物,它们构成大片的森林,后来,这些蕨类植物灭绝了,它们的遗体埋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形成了煤。
故选:C。
【点评】明确煤的形成过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1分)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这三种植物在分类上分别属于(  )
A.松是裸子植物,竹和梅是单子叶植物
B.松是裸子植物,竹和梅是被子植物
C.松是裸子植物,竹和梅是双子叶植物
D.松是裸子植物,竹和梅是蕨类植物
【分析】植物一般划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五种。
【解答】解:松有种子,但种子裸露,属于裸子植物;竹和梅的胚珠外有子房壁包被,种子有果皮包被;受精过程不需要水,具有双受精现象;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组成,是被子植物。竹属于单子叶植物纲,梅属于双子叶植物纲。
故选:B。
【点评】明确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4.(1分)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相异之处是(  )
A.都有果实
B.两者的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
C.都有花
D.都没有真正的根
【分析】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种子有果皮包被,据此答题。
【解答】解: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结种子,同属于种子植物,靠种子繁殖后代,它们的主要区别是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被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包上果皮构成果实;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具有真正的根,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分类依据是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
5.(1分)据《北京晨报》报道,北京市环卫部门已开始大面积使用小蚯蚓处理城生活垃圾,环卫局的人士说,一吨蚯蚓一天可“吃掉”一吨垃圾,这说明蚯蚓以(  )
A.蚂蚁等小动物为食
B.青草为食
C.塑料为食
D.枯枝败叶和腐烂的有机物为食
【分析】蚯蚓与人类的关系:蚯蚓的体内富含蛋白质,可以生产加工食品,可做鱼类的饵料;蚯蚓的生活习性是白天穴居,夜间爬出地面取食,蚯蚓以土壤中的动植物碎屑或腐烂的有机物为食,其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无机盐,可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肥力,还可以疏松土壤,促进植物生长。
【解答】解:蚯蚓以土壤中的动植物碎屑或腐烂的有机物为食。一吨蚯蚓一天可“吃掉”一吨垃圾,这说明蚯蚓以枯枝败叶和腐烂的有机物为食,因此,可利用蚯蚓来处理有机废物。这样做的意义是减少有机垃圾,保护环境。
故选:D。
【点评】关键是熟知蚯蚓的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
6.(1分)下列对动物类群主要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B.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C.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黏液,有口有肛门
D.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分析】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入,残渣从口出;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出现了中胚层;
线形动物门: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体表有角质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
软体动物的特征: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体外有外套膜。
【解答】解:A、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A正确;
B、扁形动物的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B正确;
C、线性动物的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C错误;
D、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分泌形成贝壳,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D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各动物的特征是关键。
7.(1分)鱼在水中游泳时,即使视线不好,也能顺利躲开礁石,这是因为(  )
A.嗅觉在起作用 B.侧线在起作用
C.听觉在起作用 D.视觉在起作用
【分析】主要考查的是鱼能在水中生活绕过障碍物的结构是侧线,适于在水中生活。
【解答】解:在鱼身体的两侧各有一条侧线,是鱼的感觉器官,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因此鱼在水中游泳时,即使视线不好,也能顺利躲开礁石,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明确在鱼身体的两侧各有一条侧线,是鱼的感觉器官,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8.(1分)十二生肖中,用来运输和耕田的哺乳动物是(  )
A.鸡、猴 B.猪、羊 C.牛、马 D.狗、虎
【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
【解答】解:四个选项中,只有C牛、马可用来运输和耕田,其它选项中的哺乳动物或者提供食物,或者药用,都不能用来运输和耕田。
故选:C。
【点评】熟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是解题关键。主要区别动物类别,哺乳和胎生是哺乳动物最显著的特征。
9.(1分)从形态上看,可以将细菌分成(  )
A.有荚膜菌和无荚膜菌 B.杆菌和球菌
C.螺旋菌、杆菌和球菌 D.球菌和荚膜菌
【分析】细菌个体微小,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其形态,据此答题。
【解答】解:在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细菌具有杆菌、螺旋菌和球菌等。
故选:C。
【点评】结合细菌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进行掌握。
10.(1分)真菌比细菌的结构复杂之处是(  )
A.真菌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B.真菌细胞内含有叶绿体
C.真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
D.真菌都是多细胞的
【分析】根据真菌和细菌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细菌的细胞结构中也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故A错误;
B、真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故B错误;
C、真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故C正确;
D、酵母菌等少数真菌属于单细胞生物,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真菌属于真核生物,具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11.(1分)病毒之所以被认为是一种很特别的生物,就是因为病毒(  )
A.没有细胞壁 B.没有细胞膜
C.没有细胞结构 D.来自外星球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
【解答】解:病毒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病毒的结构。
12.(1分)针对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网上有人传言,口服抗生素对抵抗新型冠状病毒有作用。请你仔细辨别抗生素可以治疗下列哪种疾病(  )
A.足癣 B.病毒性感冒 C.细菌性胃炎 D.艾滋病
【分析】抗生素是由某些真菌产生的、治疗细菌性疾病的药物。
【解答】解:足癣是真菌感染引起的,病毒性感冒是病毒引起的,艾滋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细菌性胃炎是由细菌引起的炎症,可用抗生素治疗。
故选:C。
【点评】掌握抗生素的作用及安全用药常识是解题的关键。
13.(1分)自然界的生物种类繁多,为了更好的认识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最好的办法是(  )
A.根据一定的特征将生物进行分类
B.将每一种生物贴上标签
C.将对人类有益的生物编号,消灭有害生物
D.建立各种生物的种质库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生物分类的意义,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重要方法,分析解答。
【解答】解:自然界中的生物多种多样,为了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弄清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我们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它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等特征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种、属、科、目、纲、门、界。可见A正确。
故选:A。
【点评】关键是理解生物分类的目的是弄清生物分类的意义和依据。
14.(1分)俗话说:“风马牛不相及”,但从生物分类的角度来看,牛和马有共同的特征,它们两者共同的最低分类等级和共同特征各是(  )
A.亚门、草食性 B.纲、胎生和哺乳
C.目、恒温动物 D.科、体表被毛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牛和马的分类等级。解答时可以从牛和马的分类中的共有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从生物分类的角度来看,牛和马有共同的特征,是都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在生殖发育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胎生、哺乳。牛是偶蹄目,而马是奇蹄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牛和马的分类等级。
15.(1分)物种数量的锐减使自然界丧失了许多宝贵的基因,从而严重地威胁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个体数量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答】解: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物种数量的锐减使自然界丧失了许多宝贵的基因,从而严重地威胁了生物多样性中的遗传多样性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16.(1分)我国1988年11月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关于其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保护和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
B.维护生态平衡
C.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
D.禁止人类以任何借口伤害野生动物
【分析】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法制教育和管理,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解答】解:我国生物的多样性面临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法制教育和管理,人类要有计划的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一切野生动物。
故选:D。
【点评】只要熟练掌握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即可做出正确的解答。
17.(1分)森林大面积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  )
A.导致野生动物的迁徙
B.导致野生动物的密度加大
C.导致许多野生动物濒临灭绝
D.没有什么影响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栖息地被破坏。解答时可以从栖息地对动物生存的作用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当植物十分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大面积减少后,动物的栖息地也会大量减少,森林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没有了生产者动物会缺少食物,破坏了食物链,导致许多野生动物濒临灭绝。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栖息地的作用。
18.(1分)关于地球原始生命的起源,人们比较认可的说法是(  )
A.化学演化学说 B.自然发生论
C.来源于宇宙或其他星球 D.由上帝或神创造出来的
【分析】在众多的生命起源学说中,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解答】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由无机物形成简单的有机物,简单的有机物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由复杂的有机物形成简单的生命,米勒证明了第一步,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其他学说也要了解。
19.(1分)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  )
A.数量越多 B.种类越丰富
C.越简单、越低等 D.越复杂、越高等
【分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历程,化石的概念和化石的形成特点。
【解答】解;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骸骨和贝壳等。 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保存在地壳的岩石中的古动物或古植物的遗体或表明有遗体存在的证据都谓之化石。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 ),分类地位(越低等 );而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 ),分类地位(越高等)。综上所述A、B、D选项不正确,只有C选项正确。
故选:C。
【点评】生物进化的历程,化石的概念和化石的形成特点,是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是学考和中考的重要考点,是基础题,难度不大。
20.(1分)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生物产生了(  )
A.有利变异 B.可遗传的变异
C.不利变异 D.不遗传的变异
【分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原因有两方面:内因是遗传变异,外因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与不适者被淘汰三个过程
【解答】解: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在生存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又要与其他生物进行斗争。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因此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是生物进化的内因;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和手段;适者生存与不适者被淘汰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故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
故选:B。
【点评】生物进化的原因有两方面:内因是遗传变异,外因是自然选择(自然环境的变化).
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30分)
21.(5分)如图所示的四种单细胞生物在结构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它们都能在各自的环境中独立存在。
(1)A、B都属于菌类,A在细胞结构上与B最主要的区别是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
(2)C属于植物,因为其细胞结构中有 叶绿体 ,所以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 生产者 的角色。
(3)D属于动物,它在细胞结构上与其他三种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是 没有细胞壁 。
(4)B、C、D细胞的基本结构相同的,都有 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
(5)上述四种单细胞生物都能独立完成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生长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又是以单个细胞为基本构建的。可见,细胞是生物体 结构和功能 基本单位。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主要特征,可结合不同生物的主要特征来分析,识图解答。
【解答】解:从图中跟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图中的A是细菌;B是酵母菌,是真菌;C是衣藻,是植物;D是草履虫,是动物。
(1)A细菌、B真菌都属于菌类,A在细胞结构上与B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C属于植物,因为其细胞结构中有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3)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有的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结构。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真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因此动物在细胞结构上与其他三种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细胞壁。
(4)由(3)可知,B、C、D细胞的基本结构相同的,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5)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组织、器官、系统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的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场所。
故答案为:(1)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叶绿体;生产者;
(3)没有细胞壁;(4)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5)结构和功能。
【点评】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分析图形,灵活解答。
22.(7分)如图为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几种动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的飞行器官是 翼 ,终生生活在水中的动物是 BF (填字母).
(2)依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将上述动物分为两大类:其中E、F属于 无脊椎 动物;A、B、C、D属于 脊椎 动物.
(3)图中 B (填字母)是水生脊椎动物, C (填字母)是水陆过渡类型, D (填字母)最开始称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分析】A是燕子,属于鸟类;B是鱼,属于鱼类;C是青蛙,属于两栖动物;D是壁虎,属于爬行动物;E是蜜蜂,属于节肢动物;F是虾,属于节肢动物.
【解答】解:(1)A是燕子,属于鸟类,飞行器官为翼;B是鱼,属于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F是虾,属于节肢动物,也是终生生活在水中.
(2)动物根据整个身体是否具有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上述动物中的A、B、C、D身体内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应属于脊椎动物;E、F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应属于无脊椎动物.
(3)B鱼终生生活在水中,是水生的脊椎动物;C两栖动物的背部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同时兼用皮肤辅助呼吸,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由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型;D壁虎是爬行动物,体内受精,生殖和发育完全摆脱了水的限制,属于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故答案为:(1)翼;B和F
(2)无脊椎; 脊椎
(3)B; C;D
【点评】明确各脊椎动物的特征.
23.(6分)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的昆虫多是无翅或残翅的类型,试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1)用达尔文的进化论理论解释,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自然存在着有翅、无翅、残翅
昆虫等不同类型个体,说明 变异 现象普遍存在.其中,无翅或残翅昆虫在生存斗争中是具有 有利 (“有利”或“不利”)变异的个体.
(2)在生存斗争中,有翅的个体被自然淘汰,无翅或残翅的个体得以生存繁衍,并通
过 遗传 现象把有利变异逐代积累加强,从而使岛上生活着的昆虫多是无翅或残翅的类型,这是 自然选择 的结果.
(3)由此可见,自然选择是在生存斗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 适者 生存, 不适者 被淘汰的过程.
【分析】达尔文认为:任何一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都必须为生存而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如为食物、配偶和栖息地等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争.
【解答】解:(1)生物界普遍存在变异,变异是随机产生的,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由于海岛上经常刮大风,哪些有翅能飞的昆虫,就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而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
(2)遗传是生物的普遍特征,生物有了这个特征,物种才能稳定存在.具有有利的变异的个体可以把变异遗传下去,并一代代积累下去,而使岛上生活着的昆虫多是无翅或残翅的类型,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
故答案为:(1)变异;有利
(2)遗传;自然选择
(3)适者;不适者
【点评】此题考查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24.(4分)一项研究显示了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请分析下表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原 因 偷 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种 其他原因
哺乳动物 31% 32% 17% 20%
鸟 类 20% 60% 12% 8%
(1)哺乳动物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偷猎、栖息地丧失 .
(2)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栖息地丧失 .
(3)从此表提供的信息,请谈一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保护生物栖息地不被破坏;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设立科研机构,进行人工繁殖;加大保护宣传力度;制定法律等 .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口的快速增长、人们向自然环境索取的资源越来越多,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根本原因.
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3)环境污染.(4)外来生物入侵.
【解答】解:(1)从表中可以看出哺乳动物受威胁的原因有:栖息地的丧失占32%、偷猎占31%、外来物种入侵17%、其他原因占20%,因此表明哺乳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和偷猎共约占威胁原因的63%;
(2)鸟类减少的原因:偷猎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20%;栖息地的丧失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60%;外来物种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12%;其他原因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8%.表明威胁鸟类生存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约占威胁原因的60%.原因是:鸟类的筑巢、孵卵、育雏对环境的依赖性较大,同时鸟类会飞行,不易被猎杀.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保护生物栖息地不被破坏;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设立科研机构,进行人工繁殖;加大保护宣传力度;制定法律等(只要回答合理亦可).
故答案为:
(1)偷猎、栖息地丧失;
(2)栖息地丧失;
(3)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保护生物栖息地不被破坏;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设立科研机构,进行人工繁殖;加大保护宣传力度;制定法律等[只要回答合理即可]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
25.(8分)学习了动物的知识后,你会惊讶地发现有些动物的名称是“名不符实”的!请你来完善对下列动物的相关描述:
(1)“海葵非葵花”,海葵体表有 刺细胞 (选项:角质层;刺细胞),属于 腔肠 动物;
(2)“蛔虫非昆虫”,蛔虫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 角质层 ,属于 线性 动物;
(3)“蜗牛不是牛”,蜗牛具有贝壳,柔软的身体表面有 贝壳 ,属于软体动物.
(4)“海马不是马”,海马有鳍,用鳃呼吸,终身生活在水中,属于 鱼 类动物.
(5)“鳄鱼不是鱼”,鳄鱼体表覆盖着已经骨化的鳞片,在陆地上产卵,属于 爬行 类动物.
(6)“鲸鱼不是鱼”,鲸鱼属于哺乳动物,其特有的生殖方式是 胎生哺乳 .
【分析】(1)腔肠动物的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
(2)线形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细长,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有假体腔.
(3)软体动物多数有贝壳的保护,少数贝壳退化.
(4)鱼类的主要特征: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体表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鱼类体内有一条由许多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具有保温和保护的作用,体温通常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
(5)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由于产的卵是带有硬壳的羊膜卵,爬行动物的生殖发育都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
(6)哺乳动物的特征: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腔内有膈,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
【解答】解:(1)海葵属于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
(2)蛔虫属于线形动物,线形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细长,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有假体腔.
(3)蜗牛属于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具有贝壳.
(4)海马虽然形状不像鱼,但有鱼的特征,有鳍,用鳃呼吸,靠鳍摆动前进,终生生活在水中. 因此属于鱼类.
(5)鳄鱼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
(6)鲸鱼体表被毛,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腔内有膈,体温恒定,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
故答案为:(1)刺细胞;腔肠;
(2)角质层;线性;
(3)贝壳;
(2)鱼;
(3)爬行;
(4)胎生哺乳
【点评】解题的额关键是掌握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