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人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人美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12-08 21:3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和分析,学生认识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理解视平线、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初步了解透视基本规律,并能运用这些规律表现身边的景物。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感受透视效果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通过对图片和作品的欣赏,了解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本课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的透视知识表现身边的景物。
教学难点:绘画实践中运用所掌握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投影片、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察两个同样大小足球,放在不同位置,你能发现什么现象?
(近大远小)
同样物体放在不同位置出现近大远小的这种现象就叫做透视现象,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讲授新课
1.直观感知
(1)欣赏一幅图片,这是一条乡间小路,以树木为例,观察近处与远处有什么变化?
近大远小 近高远低 近疏远密(板书)
出示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找一找在我们身边的这些透视现象中你能发现什么?
深入巩固
(1)观察图片北京颐和园长廊,从图片上看长廊聚集到远处会发生什么?
引出消失点和视平线。
(2)了解了透视现象,那透视的定义是什么呢?
透视就是用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
绘画作品赏析
出示油画作品,了解了生活中的这个现象,我们再欣赏几幅名画,看看画家们在他们的作品中是如何表现物象的透视现象的。(出示画家代表作)
请同学们试着画出书中三幅图片的消失点、视平线。
三、指导学生作画
1、老师示范。如何把透视现象运用在我们的绘画中(出示带有透视线的幻灯片,并黑板示范)
老师先找出消失点,然后找到视平线,再找出各个透视线,最后画出物体的轮廓线。画好以后擦掉前边的辅助线,这样一幅具有透视关系的画就画好了。
四、布置作业(出示幻灯片,并播放音乐)
教师教室内巡视指导
五、作业评讲,课堂小结。
让师生共同进行点评,并评选出最佳绘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