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件(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08 16:3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敌后战场的抗战
第21课
“敌后战场” 中国军队深入到日本占领区而开辟的战场。
一般特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依靠有利地形在日本军队占领区所形成的有一定军事控制范围地区。
日军控制区
共产党控制区
背景:
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 ,企图占领太原。

平型关有何战略地位?
平型关位于山西东北部,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是太原的重要门户。
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日军向太原的重要门户平型关进发,一场伏击战即将开始。
(属于太原会战)
平型关地形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 牢记历史 不忘过去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
一、平型关大捷
时间:
地点:
指挥者:
意义:
1937年9月
山西太原平型关
林彪
平型关大捷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时任115师师长的林彪

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
日本的侵略战争是野蛮,中国的反侵略是正义。因此,中国既不会速胜,也不会亡国。
发动人民的力量,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国民党内流传“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为了驳斥这种观点
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
路线:人民战争(依靠人民)
我们要团结人民的力量,坚定自信,虽然短时间内会有挫折,但只要我们团结人民,打好这场持久战,胜利最终是属于中国的
解析
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论持久战》发表的意义
《论持久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1.建立抗日根据地
《抗日根据地示意图》
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和新四军挺进敌后,先后建立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陕甘宁等抗日根据地。
第一块 抗日根据地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延安
陕甘宁
晋察冀
晋冀豫



山东


延安成为抗战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
指挥中枢。
2.开展人民游击战争
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
地雷战
地道战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麻雀战
破袭战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麻雀在觅食飞翔时,从来不成群结队,多半是一二只,三五只,忽东忽西,忽聚忽散,目标小,飞速快,行动灵活。
仿照麻雀觅食方法而创造的游击战战法叫作“麻雀战”。
破袭战,对敌人的交通运输线,指挥通信系统、后方补给系统和重要技术兵器等目标,进行有计划的袭击和破坏的进攻战役。
特点:家家相连,村村相通
床板下有跷蹊
墙根下别有洞天
巩固抗日根据地
政治上:
经济上: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根据地进行民主投票
根据地农民拥护“减租减息”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互相配合,构成了抗日战争的整体
1、《论持久战》:抗日是一场持久战
2、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中心:延安)
巩固
军事:游击战
政治:抗日民主政权
经济:减租减息、大生产运动
笔记
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
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蚕食。
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并配以封锁墙、封锁沟
背景
规模:
100多个团
2000多千米战线
不留一段铁轨!
不留一根枕木!
不留一座桥梁!
百团大战
[ 牢记历史 不忘过去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
百团大战
时间
地点
指挥
主要目标
1940年下半年
华北
彭德怀领导100多个团
破袭日军交通线
摧毁日伪据点
彭德怀
战果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俘日伪军数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3个半月
1800多次
4万多人
2000多公里
近3000个
意义
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百团大战
日军遭受打击后,立即组织重兵对八路军及抗日根据地实施报复性“扫荡”,八路军随即转入反“扫荡”作战……
日军对根据地进行“扫荡”
并放火烧毁村庄
由于日寇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加上严重自然灾害等原因,1941~1942年,抗日根据地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局面。根据地面积缩小,八路军、新四军数量减少,物资供应十分困难,一些地区军民甚至以野菜、树皮充饥。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 牢记历史 不忘过去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
课堂小结
相互配合
共同抗日
(国民党)
(共产党)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台儿庄战役
全 面 抗 战
武汉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平型关大捷
抗日根据地
百团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