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高中化学课时讲练通课件:4.2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人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10-11高中化学课时讲练通课件:4.2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人教版必修1)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11-08 12:0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典例1】用滴管把新制的氯水逐滴加到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当加到最后一滴时,溶液的红色突然消失。对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有两种推测:①是氯水中的次氯酸的漂白性使它由红色变成无色;②是氯水的酸性(H+)使它由红色变成无色。假设其中一种是正确的。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由实验现象对以上的推测作出判断。
(1)要使用的实验用品: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进行的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HClO的氧化漂白是不可逆的,若是氯水的酸性引起的褪色是可逆的。
【自主解答】酚酞滴入碱液中呈红色,若①的推测正确,说明有色物质被次氯酸氧化,即酚酞已经变质,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即使溶液呈碱性,溶液也不再变红色;若②的推测正确,向溶液中再加入NaOH溶液,溶液会呈红色。
答案:(1)NaOH溶液、pH试纸、玻璃棒 (2)向已褪色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 (3)滴加NaOH溶液后若溶液恢复红色,说明推测②正确;若溶液仍为无色说明推测①正确
【典例2】能证明某溶液中含有NaCl的是
A.焰色反应是黄色
B.溶液有咸味
C.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D.焰色反应是黄色,同时又能与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思路点拨】证明某物质是NaCl,必须对Na+和Cl-分别验证。
【自主解答】选D。Na+的检验通常根据其焰色反应为黄色,Cl-的检验可选用AgNO3溶液和稀HNO3,故选D。
知识点一:氯气
1.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两种单质间化合直接制取的是( )
A.FeCl3 B.CuCl2 C.HCl D.FeCl2
【解析】选D。氯气可以和绝大多数金属或非金属化合,在与变价金属反应时,金属被氧化成高价态(如Fe→Fe3+,Cu→Cu2+),而FeCl2中的铁是低价态的+2价。
2.有关漂白粉和漂白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漂白粉是纯净物,漂白液是混合物
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
C.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制取漂白粉
D.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2O2
【解析】选B。漂白粉是将Cl2通入石灰乳中制得的混合物,反应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
Ca(ClO)2+2H2O,故其主要成分是CaCl2、Ca(ClO)2,其有效成分为Ca(ClO)2,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以上符合题意的只有B项。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氯和氯水中都含有氯离子
B.氯气和液氯都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C.盐酸和氯水中都含有氯离子
D.盐酸和氯水都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解析】选C。液氯中只含有Cl2不含Cl-,A错误;干燥的氯气和液氯均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B错;氯气溶于水后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故C正确;D项中盐酸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故错误。
知识点二:氯离子(Cl-)的检验
4.下列检验Cl-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在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有Cl-
B.在某溶液中先滴加盐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
C.在某溶液中先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说明溶液中有Cl-
D.在某溶液中滴加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
【解析】选D。Cl-的检验应特别注意排除杂质离子的干扰。A中没有排除CO32-的干扰。B中加盐酸引入了
Cl-。C中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滴加盐酸沉淀也不消失。故选D。
5.现有五种离子化合物A、B、C、D和E,都是由下表中离子形成的:
为鉴别它们,分别完成以下实验,其结果是
a.B和D都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b.A溶于水后,与上述某阳离子反应可生成B,且A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c.C溶于水后,与上述某阳离子反应可生成D,且C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d.E溶于水后,与上述某阴离子反应可生成B;
e.A溶液与适量E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再加入过量E溶液,沉淀量减少,但不消失。
请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填空:
(1)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A_______,C_______,D_______,E_______。
(2)A溶液与过量的E溶液反应后,最终得到的沉淀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离子沉淀的情况。即AgCl、BaSO4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A遇碱生成Al(OH)3沉淀,Al(OH)3溶于强碱,不溶于弱碱(如NH3·H2O)。
答案:(1)Al2(SO4)3 AlCl3 AgCl Ba(OH)2
(2)BaSO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双选)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中只有Cl2和H2O分子
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氯气
D.氯水放置数天后酸性增强
【解析】选B、D。本题考查氯水的成分及性质。氯水是一种常用试剂,由于其成分复杂,所以应注意在不同题设环境下考查的是哪种成分的性质。
2.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是( )
①氯气
②液氯
③新制的氯水
④氯气的酒精溶液
⑤盐酸
⑥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
A.①②③ B.①②③⑥ C.③⑥ D.②③⑥
【解析】选C。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物质,应具有酸性和漂白性,在所给的6种物质中,①②只存在Cl2分子,既无酸性,又无漂白性;④中存在的是Cl2和酒精分子,也没有酸性和漂白性;⑤中只存在H+和Cl-及H2O分子,只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却不能使之褪色,只有③和⑥中,既有酸性又有漂白性(HClO)。
3.用自来水养金鱼时,通常先将自来水经日晒一段时间后,再注入鱼缸,其目的是( )
A.利用紫外线杀死水中的细菌
B.提高水温,有利于金鱼生长
C.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
D.促进水中的次氯酸分解
【解析】选D。此题旨在考查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自来水常用Cl2作消毒剂,Cl2溶于水会与水反应生成HClO,HClO是强氧化剂,它的存在对金鱼的生长有害,而HClO见光易分解,故选D。
4.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Cl2,可采用的方法是
( )
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B.用干燥的有色布条
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D.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
【解析】选D。本题可利用Cl2的性质来检验HCl中是否混有Cl2。氯气遇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和干燥的有色布条都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故A、B无法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C中由于HCl、Cl2都能使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无法达到实验目的;D中Cl2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而HCl则不可,故选D。
5.现有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钠和氯水四种溶液,可用来区别它们的一种试剂是( )
A.AgNO3
B.酚酞溶液
C.紫色石蕊溶液
D.饱和食盐水
【解析】选C。利用上述四种溶液分别显酸性、中性、碱性和强氧化性的特点一一区别开。A中AgNO3无法区别盐酸、氯化钠和氯水;B中酚酞只能将NaOH检验出来,其他物质现象一样;D中饱和食盐水与上述四种溶液都无明显现象;而C中盐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NaCl溶液呈中性,石蕊溶液无变化,NaOH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氯水先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后褪色。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6.已知漂白粉与浓盐酸反应产生氯气。某同学为了测定氯气的体积并验证干燥纯净的氯气无漂白性,现有如图装置,请回答:
(1)请用字母填写装置的连接顺序:a接_____、_____接_____、_____接_____、_____接_____、_____接_____。
(2)洗气瓶中所装液体是__________。
(3)在制氯气前,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步骤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量筒中未收集到液体,则失败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连接仪器的一般顺序为: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性质验证装置→气体测量或尾气处理装置。
(2)饱和食盐水可除去氯气中的HCl。
(3)气体的制备实验之前要进行装置气密性检查。
(4)最后由量筒和洗气瓶组成的“量气装置”,可以粗略地测定Cl2的体积,但仪器的连接必须为d接f,否则无法测量气体体积。
答案:(1)a接(d)、(e)接(b或c)、(c或b)接(g)、(h)接(e)、(d)接(f)
(2)饱和食盐水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盐酸浓度太小;装置漏气;e与f连接
1.(4分)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
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液,经测定ClO-与ClO3-的
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
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21∶5 B.11∶3
C.3∶1 D.4∶1
【解析】选D。本题旨在考查氯气与碱的反应。氯气与
碱在不同条件下反应,产物不同,可根据题目所给信息
及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正确解答。根据题意Cl2与
NaOH反应,Cl2既被氧化又被还原,被氧化的氯元素的
产物ClO-、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被还原的氯元
素的产物是Cl-。若反应中生成1 mol ClO-,失去1 mol
电子,生成3 mol ClO3-,失去15 mol电子,即共失去
16 mol电子,则必有16 mol的氯原子被还原成Cl-。所
以,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
为16 mol∶(1 mol+3 mol)=4∶1。
2.(16分)实验室里用如图所示仪器和药品来制取纯净的无水氯化铜。图中A、B、C、D、E、F表示玻璃管接口,接口的弯曲和伸长等部分未画出。根据要求填写下列各小题空白。
(1)如果所制气体从左向右流动时,上述各仪器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各装置的序号)( )接( )接( )接( )接( )接( ),其中②与④装置相连时,玻璃管接口(用装置中字母表示)应是________接_________。
(2)装置②的作用是___________;装置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装置⑥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开始时,应首先检验装置的______,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_____处的酒精灯。
(4)在装置⑤的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制取纯净的无水CuCl2,应由Cu和纯净的Cl2加热制得,欲制得纯净的氯气需③和⑤组合制得Cl2,再经④洗去Cl2中的氯化氢,经过②除去水蒸气,最后排出的尾气用碱液吸收以防止多余的Cl2污染环境。
答案:(1)③ ⑤ ④ ② ① ⑥ C B
(2)除去Cl2中的水蒸气除去Cl2中的HCl气体
Cl2+2OH-====Cl-+ClO-+H2O
(3)气密性 ①
(4)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