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新课导入
我们怎能忘记抗美援朝中为了保家卫国浴血奋战而牺牲了的几十万中华儿女?这些中华儿女中有普通劳动人民的子女,也有毛泽东同志深爱的长子——毛岸英。
资料介绍
毛岸英,毛泽东的长子。1922年10月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8岁时,由于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他也被关进牢房。1936年,他和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苏联学习。1946年回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动请求入朝参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和秘书。1950年11月25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
边读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péng nǐ móu
彭(氏) 拟(定) 谋(划)
fù shū chóu chú
(奔)赴 殊(荣) 踌 躇
àn gé
黯(然) 革(命)
字词学习
会认的字
泽
彭
拟
瑞
锻
炼
眷
赴
搞
殊
签
会写的字
革
组词
沼泽 恩泽 色泽
造句
这种油漆的光泽很好。
泽
zé
笔顺
组词
姓彭 彭泽 彭月
造句
睢园緑竹,气凌彭泽之樽;鄴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彭
péng
笔顺
组词
模拟 比拟 虚拟
造句
拟人化是我们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拟
nǐ
笔顺
组词
祥瑞 瑞雪 瑞气
造句
天上的云朵呈现瑞气征兆。
瑞
ruì
笔顺
组词
锻炼 锻工 锻压
造句
好身体是需要持续有效锻炼的。
锻
duàn
笔顺
组词
磨炼 炼钢 提炼
造句
生活的磨难炼就了他坚强的毅力。
炼
liàn
笔顺
组词
眷恋 家眷 女眷
造句
这首长诗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眷
juàn
笔顺
组词
奔赴 赴宴 赴会
造句
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全力以赴建设社会主义。
fù
笔顺
赴
组词
搞笑 搞价 搞定
造句
小明幽默搞笑,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搞
gǎo
笔顺
组词
特殊 殊荣 殊死
造句
战士们殊死拼搏,得到了胜利。
殊
shū
笔顺
组词
签字 竹签 签收
造句
他毫不犹豫地在纸上签字了。
签
qiān
笔顺
革
gé
笔顺
组词
造句
革命 皮革 改革
改革的春风吹进了这个沿海小镇。
多音字
jīn:不禁 情不自禁
jìn:禁止 严禁
朝
cháo:朝向 坐北朝南
zhāo:朝霞 朝三暮四
禁
词语理解
拟 定:起草制定。
锻 炼:通过生产劳动、社会活动和工作实践,使 觉悟、工作能力等提高。
眷 恋:(对自己喜爱的人或事物)深切地留恋。
奔 赴:奔向(一定目的地)。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若有所思:好像在思考着什么似的。
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把自己深受感动的部分画下来多读几遍,可以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文中。
整体感知
课文主要讲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同志在朝鲜牺牲,当司令部请示是否将遗骨运回国内的时候,毛主席选择让他当朝鲜人民的儿子,葬在朝鲜的故事。
课文讲述了一件怎样的事?
第几封电报
谁发来的
电报内容
从朝鲜发来的三封电报分别是什么内容?
第一封
彭德怀
毛岸英牺牲的消息。
第二封
彭德怀
请示是否将毛岸英遗体运回国。
第三封
金日成首相
向主席表示慰问,
并请求把毛岸英葬在朝鲜。
细读全文,品味语段,回答问题。
品读释疑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
这里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写出了主席怎样的心情?
这是对主席的细节描写,已经热了几次的饭菜,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虽然没有撕心裂肺的呼喊,没有泪流满面,可是痛苦已将他的心狠狠吞噬,他用无声的肢体语言传递着那份心似刀割般的痛,这深刻揭示了主席失去爱子后无比悲痛的心情。
这句话中的数量词“一天”“一句话”“一支”有什么作用?
这几个看似平常的数量词,用在这里显得格外沉重,揭示了主席失去爱子后无比悲痛沉重的心情。
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他送到毛主席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回国后毛主席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
这里写毛主席回忆起岸英和自己的一次次分离及其原因,从中反映出了岸英从小颠沛流离的成长经历。主席多么希望岸英能像前几次一样,平平安安地回到自己的身边! 反问句的运用,突出表现了毛主席无比悲痛的心情,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完全褪去了伟人光环的父亲的形象。
这里毛主席的这段回忆反映了什么?
“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喃喃”这里指主席心里难受,不停地小声地自言自语。这个句子是对主席的细节描写,真实地刻画了主席内心的极度悲痛,表达了主席对儿子的深切思念之情。
赏析这句话中“喃喃”的作用。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这里是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
这是主席的神态描写,岸英的遗体是运回祖国还是留在朝鲜? 对主席来说是个非常艰难的抉择,“强忍”“眷恋”写出了主席两难选择时的矛盾和无限哀伤。
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国家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这里是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
这里运用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就让我见见遗骨吧!”这是父亲对儿子很自然的一种感情,父子情深在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中袒露无遗。想到还有很多的父母不能和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孩子相见,于是他做出了将儿子葬于朝鲜的艰难、痛苦的决定,这是伟大父爱的延续,是一位国家领袖从大局考虑问题的理智,是伟人的宽阔胸怀和国际主义精神的见证。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岸英难道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放在上面。
“踌躇”与“黯然”是什么意思?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
“踌躇”是指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他犹豫不决,因为一签字就意味着父子将永远无法相见。
“黯然”是指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想到无法再见儿子最后一面,又怎能不黯然神伤?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记录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读了这句话,你能想象出怎样的画面?
透过这句话,我知道主席一夜是这样度过的:
我仿佛看到了 ,
我仿佛听到了 ,
我感受到了 。
透过这句话,我们仿佛看到了漫漫长夜,一位慈爱的父亲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仿佛还可以听到这位父亲在床上失声痛哭。老年丧子谁不哀痛!此时此刻,千言万语,都变得苍白无力,以这句话收笔,留给我们深深的震撼:毛主席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我们怎样理解这句诗?
这是本文的最后一句话,把它单独一句话作为文章的结尾。 “忠骨”在这里指毛岸英烈士的遗体。“何须”指为什么要,含有“用不着、不用”的意思。“马革裏尸”就是用战马的皮把尸体裹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那倒无需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这里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主席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既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将儿子葬于朝鲜,充分显示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
巧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
细节描写是对一些富有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文中对毛主席的描写大多抓住了细节,如“‘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主席仰着头望着天花板,强忍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等,这些传神的细节描写,充分表现了毛主席既有跟普通人一样的丧子之痛,又有着超出常人的宽阔胸怀。
写法借鉴
运用细节描写要注意: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细节进行描写。不是生活中的任何细节都需要描写,一定要选取那些能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主题的细节进行描写。
细节描写不能独立进行,要把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等细节描写与场面、环境、景物等描写紧密结合,融合到文章的情节中。
描写细节要细致、具体、形象。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中心主旨
课文主要讲了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毛主席惊悉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感及伟人的胸怀。
结构图示
一、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两句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忠骨”指忠臣的遗骸,在文中指毛岸英烈士的遗骨。
“马革裹尸”就是把马的尸体包裹起来。
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遗骸运回家乡安葬,那倒无须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
这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主席对儿子遗骨安放问题的态度,充分显示了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
随堂练习
B
二、指出下列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填字母)
A.神态描写 B.心理描写 C.动作描写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主席想。( )
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着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
B
AC
C
三、精彩赏析。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忠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喃喃”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是对毛主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描写,表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忠臣的遗骸
毛岸英的遗骨
小声地自言自语
语言
神态
主席内心的极度悲痛和对儿子的深切思念之情
谢谢大家
《教材1+1》 搞定解题,好嗨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