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统编版五年级下册
15 自相矛盾
看着下面的图片,一起来猜一猜是什么寓言故事,并说一说寓意。
守株待兔
拔苗助长
亡羊补牢
寓言是一种古老的文学体裁,篇幅短小,语言精练,往往假托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文言文寓言。?
自相矛盾
韩非,先秦时期韩国公子,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政治理论家,卓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又称“韩非子”。代表作品是《韩非子》。
作者介绍
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特点是简介典雅。文言文和现代汉语都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
文言文:
知识链接
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
矛,古代一种长柄的装有金属枪头的武器,用以刺杀敌人。
盾,盾牌,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矛枪剑的武器。
边读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dùn
矛
yù
wú
会写的字
吾辈
荣誉
máo
矛盾
盾牌
盾
誉
吾
加一加:兴+言=誉
五+口=吾
比一比:
予——矛
识字方法
组词:长矛 矛枪
比“予”字多一撇。
易写错
矛
máo
组词:盾牌 铁盾 后盾
半包围结构,下面是“目”。
易写错
盾
dùn
夫
fū(渔夫)
fú(逝者如斯夫)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
.
读一读:老夫(fū)子听完孩子们的讲述,感叹道:“人定胜天,信夫(fú)!”
.
.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加点的字是多音字!
多音字
根据下面的朗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注意断句,读出古文的韵味。
整体感知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yù
?yù
自 相 矛 盾
根据划分节奏朗读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读完课文后,说一说课文课文中的主人公是谁。
卖
人
坚固
锋利、锐利
夸赞,夸耀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穿透
品读释疑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一起解句意:
句意:有一个卖盾牌和长矛的楚国人,夸耀他的盾牌说:“我的盾牌坚固得什么东西都刺不进。”又夸耀他的长矛说:“我的长矛锋利得什么东西都能刺进去。”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有人
用
怎么样
不
句意:有人说:“用您的长矛刺您的盾牌,会怎么样呢?”
“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生活中有类似的事情吗?
因为楚人自己把“矛”和“盾”的功力都夸大到绝对化程度,使自己不能自圆其说,处于尴尬局面,无法回答。?他若回答矛能刺穿盾,则与盾“物莫能陷也” 相矛盾;他若回答矛不能刺穿盾,则与矛“于物无不陷也” 相矛盾。
生活中有很多类似这样自相矛盾的事情,如:
有人在墙上写着:“不准乱涂乱画”,可他自己就在墙上乱画了,他的行为和言论自相矛盾。
有一则广告说“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 这种说法自相矛盾。
班长说,丁丁同学在课堂上说话,丁丁说:“我没有说话,我只是小声地说话。” 他的话自相矛盾。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放在句首,表
示将发议论
穿透
存在
一起解句意: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句意:有人说:“用您的长矛刺您的盾牌,会怎么样呢?”那个人答不上来了。穿不透的盾牌和什么都能穿透的长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或】
【以】
【何如】
【弗】
【应】
【夫】
如何,怎么样。
有人。
用。
不。
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回答。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无,没有。
卖。
赞美、夸耀。
我。
穿透。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坚硬。
锋利。
【鬻】
【誉】
【吾】
【坚】
【莫】
【陷】
【利】
面对围观者的反问,楚人为何张口结舌?
原因是那人卖矛和盾的时候,夸大其词,只顾吹嘘,没有考虑盾和矛在作战时是相互对抗的武器,以至于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读了故事,你觉得楚人是个怎样的人?
楚人是一个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诚信,自吹自擂,使自己陷入自相矛盾的尴尬境地的人。
你想到了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此时的楚人呢?
哑口无言 瞠目结舌
无地自容 面红耳赤
无言以对 洋相百出
呆若木鸡 目瞪口呆
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吧!
楚国有一个卖矛与盾的人,他先夸他的盾牌非常坚固,什么也戳不破;又夸他的矛非常锋利,什么都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被问得哑口无言。什么矛都无法穿破的盾与什么盾都能穿破的矛,是不能同时出现在一起。
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本文通过楚人“自相矛盾”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话做事不能相互抵触,要言行一致,前后一致
中心主旨
结构图示
夸大其词
难圆其说
盾: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矛: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自
相
矛
盾
实事求是
三思而行
一、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他又夸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非常锋利,什么都能戳破。”
2.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
而立。
什么矛都无法穿破的盾与什么盾都能穿破的矛,是不能同时出现在一起。
随堂练习
这一句是议论,揭示课文寓意,点明楚国人自夸海口将自己陷入自相矛盾、尴尬的境地。
二、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话?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议论
三、展开充分的想象,续写《自相矛盾》。
用下面的开头:
那个楚国人什么也没有卖出去,回到家后对家里人说……
1.注意正确使用冒号和引号。
2.把句子写通顺,注意语言的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