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普兰店区第38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考试
高一 历史试卷
总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2020、11
第Ⅰ卷(选择题60分)
本卷共40道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截至目前,我国已有55处世界遗产,居世界第一位。北京人遗址是第一批被列人《世界遗产名录》的遗址。 下列能展现北京人生产、生活面貌的史实是( )
A.使用天然火 B.住干栏式房屋 C.挖水井 D.制彩陶
2、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是( )
A.奴隶制开始瓦解 B.封建制度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源于中国古代的“仁、义、信”等思想。中国古代的“仁、义、信”思想属于( )
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中国第一次“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的领导人是( )
A.尧、舜 B.陈胜、吴广 C.刘邦、项羽 D.大禹
5、光武帝鉴于西汉前期三公权重、权柄下移,故虽设三公之位,而把一切行政大权归之于设在中朝由皇帝直 接指挥的尚书台,即所谓“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之职,备员而已”此举措( )
A.削弱了地方权力 B.使得台阁至上 C.利于加强皇权 D.能抑制外戚干政
6、科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素发现中的突出贡献而成为中国大陆首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青蒿素的发现表明,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古代中国中医学的奠基之作是( )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D.《千金方》
7、史家陈寅恪在《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中说: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唐朝开创后世各项政治制度的先河 B.唐朝废除了秦汉以来的各项制度
C.南北朝民族交融为唐繁荣奠定基础 D.南北朝时期中原文化焕发新机
8、唐宋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其共同的策略之一是( )
A.召开政事会议,完善三省部 B.众设宰相,分化事权
C.以六部分割相权 D.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统率六部
9、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度最终被隋唐开始的科举制所替代。这种变化的结果是(???)
A.官僚政治替代贵族政治 B.小农经济取得重大突破
C.儒学开始成为选拔标准 D.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10、公元755年,唐朝政府所能控制的户口总数为 8 914 709户,人口 52 919 309人,安史之乱后,唐朝 政府所能控制的户口总数仅为1 933 174户,人口 16 990 386人。为此,唐朝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进行税制改革以增加收入 B.推行均田制以稳定自耕农
C.遏制土地私有化发展趋势 D.按人口标准征收租调力役
11、南北朝时,盛行“舍宅为寺”的功德活动,许多王侯贵族将宅地改建为佛寺。一些大寺院往往以塔为中心,四周由堂、阁围成方形庭院的布局。“舍宅为寺”的功德活动反映出( )
A.佛教盛行 B.三教合一 C.佛寺集中化 D.佛教世俗化
12、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 )
A.加强了边疆管理 B.开凿了丝绸之路 C.传播了中国文化 D.扩大了唐朝疆域
13、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胡虏”“匈奴”应该是( )
A.契丹人 B.匈奴人 C.党项人 D.女真人
14、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时,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岳飞抗金”等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15、侍御史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宜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元世祖采纳他的建议( )
A.在地方设行中书省??B.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
C.设宣政院管辖西藏??D.设御史台监察官员
16、宋代的婚俗中,“娶妻不顾门第,直求资财”的风气盛行,在通婚书上要写明男女家中财产状况,嫁娶论财的表现十分明显。出现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 )
A.婚姻观念发生显著变化 B.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C.儒家思想对婚姻的影响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17、元代王祯所著《农书》描写宋、元时期人们到处找地种的情景:“田尽而地,地尽而山,山乡细民必求垦佃,犹胜不稼。”于是,闽、江、淮、浙等地开垦出许多梯田,长江下游及太湖流域则大量圈湖造田。这种现象折射出(?? )
A.土地兼并的恶性发展???????B.政府对土地开发的失控
C.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D.南方人口的较快增长
18、明朝建立后,明太祖与臣下讨论元朝灭亡的教训时说: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为避免出现这一弊政,明太祖( ? )
A.设参知政事以分相权?????? B.废丞相,权分六部
C.废行省,设三司??????????D.设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顾问
19、有这样一副对联:“爱国名将,百战不败扫平倭寇之患民族英雄,八方敬重留传不朽名著。”这反映的是哪位历史人物的事迹( )
A.戚继光 B.郑和 C.岳飞 D.郑成功
20、1571年,某位少数民族首领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基本维持了边疆的和平局面。该少数民族首领是( )
A.阿骨打 B.俺答汗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21、“密折”制度始于康熙朝,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皇帝少数亲信使用。雍正帝时,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等地方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雍正时上密折的人数达千人。
这实质表明( )
A.清朝中央政府决策的开放性 B.地方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大大加强 D.清朝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和镇压
22、以下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整理的资料卡片。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
东南: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西南: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西北:清朝设置伊犁将军。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侵略与反抗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23、“以流人黑龙江之绰尔河,即鞑靼语所称乌伦穆河附近之格尔必齐河为两国之界。格尔必齐河发源处为石大兴安岭,此岭直达于海,亦为两国之界……——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该条约内容应出自( )
A.《尼布楚条约》 B.《瑷珲条约》 C.《北京条约》 D.《伊犁条约》
24、明代理学家王阳明在认识论上提出“致良知”的学说。王阳明的“良知”是指( )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25、“夫道者,路也,不止一途;性者,心所生也,亦非止一种已也。”对李贽此语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基本否定了程朱理学 B.体现了资产阶级要求
C.受到读书人普遍赞誉??D.追求个性与人格独立??
26、中国明清时期出现了三大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和《天工开物》。这些著作(?? )
A.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 B.是中国古代科技集大成作品
C.引领后来中国科技发展方向 D.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的转型
27、“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是()
A.永久居住权 B.海关管理权 C.领事裁判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
28、林则徐、魏源的思想,在当时所起的作用是(?????? )
A.抵御了外来侵略 B.促使清政府学习西方
C.使人们认识到清政府的落后 D.启迪了人们的思想,促使人们向西方学习
29、?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战胜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 ?)
A.战争赔款太少?B.鸦片仍然不能输入 C.清政府不听话?D.外国商品销量有限
30、二战期间,中、美、英发表的《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台湾、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日本窃取上述领土依据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1、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 实为下策”。材料不能说明( )
A.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破产 B.已放弃灭亡中国的企图
C.看到了中国人民不屈的斗志 D.扶植清政府“以华治华”
32、“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 )
A.阻止了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 B.改革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33、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最能表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 )
A.支付高额赔款?B.划定使馆区 C.外务部列六部之首?D.承诺禁止中国人民反帝
34、李小青在《中国式“工业革命”的根底》中认为:“当时的中国并非是一个近代国家,政府不是一个近代化的国家政府,用旧有思维定势去带领整个国家走向近代化,注定是一场悲剧。”据此可知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打着“自强”旗号 B.打着“求富”旗号 C.只学技术不学制度 D.清政府腐败无能
35、之所以说辛亥革命是一次失败的革命,主要是因为( )
A.立宪派和旧官僚反击革命 B.临时政府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
C.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D.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36、“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这篇檄文的发表针对的是( )
A.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袁世凯复辟帝制
C.袁世凯修改总统选举法 D.袁世凯基本接受“二十一条”
37、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的相同点有(?? )
①孙中山号召或领导②都是武装斗争③矛头指向北洋军阀④没有改变社会性质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D.②④
38、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进入了进一步发展。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达万元以上的企业有数十家,其中面粉、纺织、化工业生产水平居全国前列。我国民族工业在这期间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内因是( )
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 B.欧洲列强在一战期间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C.各种实业团体广泛建立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39、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头看书。月亮出来了,风息了,我站在院中唱歌。”这是末代皇帝溥仪 (1906 —1967)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与文言文相比,这种平易通俗的文风受益于(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40、梁启超在1923年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近代中国为了改变“器物上不足”的面貌而进行的运动是 (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第Ⅱ卷(非选择题 40分)
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发诸尝逋(bu)亡人(逃离原有户籍而出外游食之民)、赘婿、贾人……以適遣戍”,在直抵阴山的地方置“四十四县”,又派遣蒙恬率兵三十万北逐戎狄。
---------《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元帝竟宁元年)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
--------《资治通鉴》司马光卷二十九
材料二:辽太宗时,随着辽王朝疆域的不断扩展,不同民族之间在生产方式,社会习俗方面的差异为其统治带来日益严重的困难。契丹征服者一时尚不能适应高度发展的中原农耕文明,而又无法改变先进的农耕经济,于是,确立了“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一朝双轨政治制度。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在民族关系处理上有哪些方式?(6分)
(2)材料二中辽王朝是如何实行“一国两制”的?(2分)
(3)综合上述二则材料,简要概括这些政策的历史意义。(6分)
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
中国 英国
政治制度 封建君主专制 资产阶级代议制
经济基础 以封建自然经济为基础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
军事力量 装备陈旧、军纪败坏 船坚炮利
对外政策 闭关锁国 殖民扩张
材料二1840-1900列强侵华战争及中国清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侵华战争 中英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签订条约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内容 割地 香港岛 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________
赔款 2100万银元 白银2亿两 白银4.5亿两
开埠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苏州、杭州、沙市、重庆 _______
其他条款 协定关税 开设工厂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
(1)依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和英国所实行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目的。(4分)
(2)依据材料二,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在“开埠”方面出现的变化,指出列强侵华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并简要说明《辛丑条约》的内容体现了此时清政府与列强之间是什么关系?(4分)
(3)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试举出两例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人民抗争起到什么作用?(4分)
?
4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材料二 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 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可决弹劾之。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临时大总统受参议院弹劾后,由最高法院全院审判官互选九人组织特别法庭审判之。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材料三 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1)请概括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的革命斗争史实。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哪种政体形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哪些基本原则?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答案
-10 ADABC ACBDA 11-20 ACDCB BDBAB
21-30 CBAAD BCDDC 31--40 BCDCD BACDA
41(1)方式:战争、移民戍边、设置管理机构,和亲等方式。(6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2)实行:实行南北面官制,(北面官统治契丹和其它游牧民族;南面官模仿唐代制度管理汉人。)2分
(3)意义:加强了统治;改变了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的面貌;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6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42、(1)制度:中国实行封建君主专制,英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2分)根本目的:为了从中国掠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2分)
(2)趋势:经济侵略从沿海深入到内地(或从长江下游向中上游发展)(2分)关系: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2分)
(3)例子:太平天国运动、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 (列举出人物也可以,任2例 2分)作用: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2分,言之有理即可 )
43、(1)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发动武装起义,如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建立革命政权——中华民国等。(任三点6分)
(2)政体形式:责任内阁制。基本原则:主权在民,民族平等,三权分立(4分)
(3)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生活近代化。(任两点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