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之死[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杨修之死[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6-10-12 22:4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杨修之死
宗俊杰
教学目标:
1. 理清脉络、准确复述、简要概括
2. 多角度分析概括人物性格
3. 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蕴
教学重、难点: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
教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导入
杨修才华横溢,最终却因“才”招致了杀身之祸。杨修之死,其实有其深刻的原因,曹操身为三军统率为什么要杀掉杨修?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2、 作者简介: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3、 检查预习
1、给下列划线字词注音
鸡肋( ) 恃才放旷( )
数犯曹操三忌( ) 叱退( )
心恶之( ) 佯惊( )
曹丕( ) 麾军( )
高阜( ) 拈弓( )
2、按拼音填汉字
①竟取匙与众食qì( )
②操因疑修zèn( )害曹丕。
③延弃弓chāo( )刀。
四、问题研讨
1.本文塑造了哪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
2. 仔细阅读全文,看看全文中共发生了几件事(请概括出来),曹操的态度又如何呢?(请在原文中找出来)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事件 曹操的态度
园门改阔 虽称美,心甚忌之
众人分酥 虽喜笑,而心恶之
梦中杀人 闻而愈恶之
吴质事件 愈恶之
计出邺城 大怒
为植答教 大怒,有杀修之心
3、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
因为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4、曹操兵败,却又厚葬杨修,这是为什么?可看出曹操的什么性格特点 ?
曹操兵败,证明了杨修预测的正确性,众人对他杀杨修之举自然就有疑意。曹操厚葬杨修,可以堵住众人之口,在众人面前表现出知错就改的举动,以笼络人心。表现曹操阴险虚伪的性格。
5、你认为曹操、杨修分别是一个具有什么性格特点的人?并说说理由。
曹操:残酷、多疑、奸诈、虚伪
杨修:恃才放旷
6、课文中哪些情节是顺叙 哪些是插叙 插叙有什么作用
前三段和后三段是顺叙;
中间六段是插叙。
顺叙是以“现在时态”正面讲述故事的发生发展,一般是叙事的主体;
插叙是把时间闪回到过去,补充一些情节,给“顺叙”提供背景或强化其合理性这种写法,大大加强了故事的吸引力,使人迫切希望知道产生这个结局的前因和来由,也可以使文章曲折有致,跌宕多姿。
8、曹操杀杨修,是否杀得有理
有理之处:杨修身为曹操的高级幕僚,不思帮助军队渡过难关,反而影响军心,确实该杀。
无理之处:一是曹操确定了具有暗示性的口令,自己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二是处罚不公,斩杀了杨修,对夏侯惇却没有丝毫处罚。
五、小结:
学完了本文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帮助呢?请谈谈你的收获。
用典型的事件刻画人物
人的活动总是离不开事件。要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写出人物的思想本质,必须选好能反映人物思想本质的事件。在确定以某个人物为写作的对象之后,还必须认真思考:在与某人有关的大大小小种种事件中,哪几件事应当写,且必须写,哪几件事可以提及,只要略写,哪几件事可以不写,等等。而这些事物的选择,只有一个标准,一个原则,有利于刻画人物,揭示人物的思想
从而突出文章的主题。
七、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三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