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六三)版数学三上 1.1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六三)版数学三上 1.1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09 06:5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千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3、4页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通过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活动,感受并认识1千克、几千克的质量,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2.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关系,知道1千克=1000克。
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估计出一些物品大约有多重。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台秤、1袋食盐(500克)、1袋大米(3千克)、1袋苹果(1千克)、1袋棉花(1千克)、1盒砝码(1千克)。
学生准备:1个苹果,1个梨(或其它水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l.看一看:
  同学们,爸爸、妈妈带你们赶集买过东西吗?你们都喜欢买些什么呢?老师这有几袋物品,你能看出哪袋物品重一些,哪袋轻一些吗?
  2.掂一掂:
怎样才能知道哪袋重一些,那袋轻一些?谁愿意来掂一掂?
用手掂一掂,比较一下,让学生选出其中最重的和最轻的物品。
3.通过掂一掂,我们比较了以上几袋物品的轻重,怎样才能知道每袋物品具体的质量呢?
较轻的物体,我们使用天平来称,较重的物体还能用天平称吗?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认识秤
  (1)你们知道生活中都有哪些秤吗?
学生把提前准备好的各种秤的资料读一读,介绍一下它们在不同方面的用途。
教师总结: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秤。(课本第5页:小常识)
生活中,人们秤一般物品的质量时通常使用台秤。
(2)边演示边介绍台秤使用方法。
并向学生说明:表示较重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千克作单位。1千克又叫1公斤。千克可以用“kg”表示。1千克=1000克
2.认识千克
(1)猜一猜:出示三袋物品(1千克苹果、1千克棉花、l千克图钉)
你认为哪一包重?(学生间产生争论)
  (2)验证猜想:
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看法,有的说这袋苹果重,有的说这袋棉花重……到底谁的猜想正确呢,我们来验证一下吧。利用你们小组的台秤称一称。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班内交流,验证猜想
哪个小组愿意将你们组的发现与大家分享一下?
互相交流称后的结果。
2.师小结:这几袋物品都是1千克,看来只凭物品堆大堆小,不能准确判断出它们的质量,应该用秤称一称。
  3.感受1千克
(1)小组活动:称出1千克的物品,用手掂一掂,感受一下有多重。
(2)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质量接近1千克。
  4.感受几千克
  学生分小组秤一下所带商品的准确重量。称出2千克、3千克……物品的重量,并用手掂一掂。
[随着课改的发展,教育的重心就是探讨“乐学”,提高教学效率。在本课中教师及时为学生提供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小组内同学自己动手,通过反复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中真正感受到了一千克的实际质量。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乐学”问题。]
5.游戏:猜体重
下面咱们来做个小游戏:先掂掂你的同位,再猜猜他有多重,看谁猜的比较接近。
(1)掂一掂。
(2)猜猜他的体重有多少?
(3)秤一秤自己的体重。
(4)互相交流,看谁猜的比较接近。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进行总结。
师总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表示较轻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克作单位,表示较重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千克作单位,还知道了1千克=1000克。利用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去计量生活一些物品的质量。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课本第6页自主练习第1题。
先让学生互相说,再让学生在班级内交流。
2.自主练习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提高练习。

面粉 味精 五香粉
1千克 100克 10克
(1)3袋五香粉重多少克?
(2)多少袋味精重1千克?
(3)1袋面粉相当于几袋五香粉的质量?
(4)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第2、3个问题适合层次较高的学生解答。)
4.总结:同学们,你们能够表示生活中一般物品的质量了,生活中还有一些很重的物品,如:一头鲸鱼的质量该如何表示呢?这个问题留到下节课我们大家共同探讨。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质量单位“千克”的认识
看 净重
掂 表示较重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kg)作单位
称 1千克又叫1公斤 1千克=10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