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积累 强化运用----谈中考语文积累与运用部分复习备考策略

文档属性

名称 重视积累 强化运用----谈中考语文积累与运用部分复习备考策略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3-23 19:0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重视积累 强化运用 ——谈中考语文积累与运用部分复习备考策略一、认真领悟课标内涵 细心揣摩说明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具体指出“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课标还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由此可见,语言的积累,语感的涵养,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学习语文的基本途径;也是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 2009年《考试说明》指出:“基础知识主要考查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能力。”它具体包括拼音、汉字、词语、短语、句子、修辞、标点、语言表达、文学常识、古诗词名句等内容。语言的积累与运用部分考分占30分左右。 二、准确把握近两年全国(特别是浙江)的中考语文命题走向 (一)淡化知识考查,突出能力检测
各地试卷除了拼音、汉字、古诗文名句默写三部分的考查是属于知识性内容外,其余内容都是属于能力性检测。而且这三部分内容也不纯粹是记忆性的知识的再现,也包含运用性的能力测试。如每年各地必考的古诗文名句默写,就有三种命题形式:直接性默写、理解性默写、运用性默写。(试题) 试题 1.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2009衢州] 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借明月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2009衢州] 3.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边塞风光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 。 [2009衢州] 从试题形式看,以填空题、简答题居多。 (二)链接生活,注重运用 生活是语文学习之源,学好语文也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生活。课标强调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2007年衢州试题就充分落实了课标新精神,体现出联系生活学语文,注重实践用语文的崭新理念。我们应该在平时的教学和复习迎考中予以高度的重视。(试题) 2007衢州试题 如今,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利用双休日、节庆长假自驾车涌入周边乡村,住农家屋,吃农家饭,赏田园风光,品民俗文化,各地“农家乐”旅游异常火爆。听一位朋友介绍,他这次五一长假在“农家乐”玩得很开心。我问他都玩了些啥,他介绍了几项:一是在树干上“荡秋千”,二是在林子里用弹弓打鸟,三是到小河里抓青蛙。还有一些人在“农家乐”摆阔炫富,乱丢垃圾,赌博酗酒等。可见,目前“农家乐”旅游尚待引导规范。

⑴、请你对不文明的游客说一句得体的话。(1分)
⑵、为保护环境,增进城乡文明交流,请你为“农家乐”接待方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分)
⑶、请为你熟悉的村庄写一段推荐性的文字,以吸引游客前来度假。内容可以包括山水田园景色,或民风民俗,或饮食文化,或特色游玩安排等。(3分) 三、夯实基础知识,强化能力训练 (一)汉语拼音
(二)汉字
(三)词语
(四)句子
(五)标点符号
(六) 名句的识记
(七) 文学常识、文化常识和名著阅读
(八) 口语交际与图文转换
(九) 归纳要点与提取信息
(十) 综合性学习活动
(一)汉语拼音 1.考点简析: ①拼音写汉字??②汉字注拼音??③多音字读音??
④辨析形似字的读音??⑤纠正易误读的汉字读音
2.命题特点: ①音形义常综合考查。②在语言环境中灵活考查。如: 根据拼音在空格内工整的写出汉字,并给下划线的字注音。湖畔,春光明媚(???)。踏青的少女从我的身边走过。飘扬的黑发,qīngchè(????)?的目光,花一般清新的红晕(????),鹿一般轻盈的脚步,仿佛整个世界都洋溢着她们的歌声和笑声
3.复习建议: 重视每篇文章的生字教学
(二)汉字 1.考点简析: ①正确规范的书写汉字????
②辨识、改正错别字??
③楷书行楷的书写知识及技能
2.命题形式及特点: ①常见题型:选择题、改错题、填空题。 ②命题的发展趋势是由单设选择、填空考查向综合化试题演变, 考查学生在一定语境中按要求正确书写汉字,以及辨别纠正错别
字的能力。
3.复习建议: ① 弄清写错别字的原因(增减笔画、形似字误写、同音 字误写 ) ② 准备错题本,让学生积累常用的易写错的汉字 ③ 教一点形声字的知识
(三)词语 1.考点简析: ①词语解释??②同义词、近义词辨析??③关联词的运用??
④语境意义的把握????????⑤成语的运用
2.命题形式及特点:
①不考死知识,重在考查在一定语境中理解运用词语的能力。如: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衢江像一首柔美的乐章,从远处飘逸而来,又悄然而去。江流宛转,(1) 了灵秀的生命,(2) 了纯净的心灵,也(3) 了三衢大地厚重的文化。
A.滋养 B、积淀 C、孕育
②逐渐由单项考查走向与其它能力点整合的综合考查。
③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改错题等。
(三)词语3.复习建议: ①让学生掌握词语的有关基础知识。如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同义词辨析等。
②让学生养成勤查词典的习惯。 ③加强学生在一定语境中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训练。
(四)句子 1.考点简析: ①句子的仿写。②病句的辨析与修改。③缩句、扩句、变换
句式。?④用词语按要求写话。
2.命题形式及特点:
①病句的辨识和修改是常考内容
②句子的仿写是考试热点。 ③句子的变换开始出现。如:[2009衢州] 在句中,词语的顺序不同,句子的表达效果也不同。请参照示例,根据
要求,改变句子。(不减词语,可适当改动标点)(4分)
【示例】原句:这本书是他送我的。
改为突出“他”的句子:是他,送给我这本书的。
原句:我从那些平凡人的身上看到了一种让人感动的力量。
(1)改为突出“力量”的句子:
(2)改为突出“平凡人”的句子:(四)句子复习建议:
①让学生基本掌握句子的成分、复句的类型、修辞的相关知
②让学生掌握造成病句的八种原因,具备识别病句的能力。教给学生用符号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训练修改病句的能力。 ③教给学生仿写的方法,加强训练,特别是要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语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书写能力,让学生
写出“句式、内容、修辞”与原文一致的句子。? ④用词语写话是近年有些省市的新题型,是对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书写能力的综合检测。要引起足够
的重视。 ⑤扩句、缩句以及变换句式的训练也不应忽略,因为这些也是训练语感的重要途径。
(五)标点符号 1.考点简析?:?
①正确书写和使用标点符号?
②辨析标点使用的正误
③重点掌握引号、问号、感叹号、顿号、分号的用法。
2.命题形式及特点: 以选择题、改错题、填空题的形式考查,有时也结合阅读题考查。
3.复习建议:
①让学生明白标点符号的作用,消除轻视标点的思想
②掌握各种标点的用法。
③归纳并掌握7种标点误用的情况。 (六)名句的识记 1.考点简析: ①考查对规定篇目的背诵与默写能力。 ②深入理解名句的意义,能灵活运用这些语言与思想的精华,提高语文素养,因此这是中考的必考之题。
2.命题形式及特点: ①题型由单一的填写诗文上下句向理解、运用型试题过渡。 ②默写内容古诗词(含附录)的精彩语句。
3.复习建议: ①要强调在理解名句的意境和深刻含义的基础上记忆课本上的古诗名句。这是避免出错,提高效率的前提。 ②加强默写训练,做到一个字不能错。对于易错的字要强调。 ③老师要教给学生一些积累名句的方法。如对比法、联想法、歌诀法、归类法等。
④错题本的运用。(七)文学常识、文化常识和名著阅读 1.考点简析: ①著名作家的国别、朝代、字号及其作品。 ②著名作品的主要情节及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
2.命题形式及特点: ①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②也有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简答,评价作品中内容与人物形象。如有的试题,让学生评价《三国演义》和《水浒》中的人物。有的让学生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的原因。
3.复习建议:
①注意归纳积累初中课本中的著名作家的有关知识。
②引导学生留心基本的文化常识。了解文体及文学作品知识。
③指点学生阅读课本附录中的名著介绍。
④熟悉名著中的主要情节、回目或梗概。 ⑤熟悉名著中的人物性格、字、绰号和典型语言。
(八)口语交际与图文转换 1.考点简析: ①能抓住发言的要点,能听出弦外之音。 ②能按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说话。 ③能运用一定的辩论技巧进行辩论。 ④能读懂图画或表格,并能用准确简明的语言表达出其意思。
2.命题形式及特点: ①常提供一定的口语交际情景,要求学生根据需要说话。或提供一个小故事让学生领悟故事中人物语言的潜台词。如: 小明吃完饭走出饭堂,习惯地用餐巾纸把自己的嘴巴擦了擦,随手将纸扔在地上。同学小涛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的嘛!”小明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随即将纸拾起来,扔进食堂外面的垃圾箱。 (1)小涛的言外之意是???????????(2)小明怎样说才得体? ②有时设计对名言警句、广告语的赏析题。有时要求拟写手机短信。 ③图的类别有商标、徽标、漫画等,表的内容涉及学习、资源、网络等社会热门话题 ④这类试题有以下特点: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灵活考查运用语言的能力,分值和数量逐渐加大。
(八)口语交际与图文转换 3.复习建议: ①严格按“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训练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 ②指导学生向生活学习,在平时生活中多看、多听、多思。留心电视广告、商标、报刊插图,多品味其含义。 ③在平时的说话、课堂答问、讨论、演讲中也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④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用情景剧课堂演出的形式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这样能激发兴趣,提高效率。 ⑤引导学生注意语文与其它学科的渗透和联系,引导学生关注时代话题,拓展阅读范围,开阔人文视野。 (九)归纳要点与提取信息 1.考点简析: ①考查学生从一则材料中提炼出中心内容的能力。 ②考查学生从几则材料中比较、分析、归纳出有用信息的能力。
2.命题形式及特点: ①给一则新闻拟标题或把它概括成一句话新闻,是考试的热点。 ②有时提供有某种联系的几则材料,要求提炼出有用的信息。这类题难度较大。学习基础差的学生面对这类题常常是不知所措。 (例题)
3.复习建议: 抓住阅读提取信息和语言表达这两个环节,找准学生的难点,有步骤、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注意教给方法,化解难点,切实有效的提高阅读与表达能力。 例题 材料一:
据新华社电:奥地利作家、剧作家埃尔费里德.耶利内克女士摘得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桂冠,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第十位女性。诺贝尔文学奖给她带来的不仅是无上的荣誉。还有超过100万欧元的巨额奖金。在问及获奖后的计划时,耶内利克说她不打算去旅游,一个人所拥有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时间,我的乐趣不需要花钱。??
材料二:
据《青年时报》报道:英国剑桥大学已决定授予著名小说家金庸先生荣誉文学博士名衔。金庸先生在获授剑桥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后,随即向该校提出申请,请求到该校继续攻读博士课程,剑桥校方表示无此必要。但金庸先生坚决请求入校就读,最终得到校方同意。金庸先生告诉记者,入剑桥攻读博士课程,志在求学,而非为求学位。 (1)请你从这两则材料中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2)请写出你对这个问题的探究结果或解决办法 (3)假如你是这两则材料中的其中一位,你将会怎么做? 这类题的综合性强,灵活性大,教师必须有针对性的加强指导,多加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十)综合性学习活动 1.考点简析: ①考查学生多方面的知识积累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②考查学生发现问题与利用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考查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新精神。
2.命题形式及特点:
①命题形式一:提供一种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策划活动方案。(例题)
②命题形式二:提供几则语言材料、几则广告语、几个有特色的商店名等,让学生进行探究。
每一则广告,都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结晶。请你从下面两则广告词中任选一句进行分析,说出它好在何处。
Ⅰ.夏天的“凉”友,冬日的“火”伴(空调)。Ⅱ.禁止吸烟,连皇冠也不例外。(“皇冠”香烟)。
③命题形式三:考查学生的知识面是否宽广。(例题)
④命题形式四:综合能力检测。综合考查学生的审美、探究、创新和语言运用能力。(例题)
3.复习建议: ①认真开展课本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②在实践中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③指点解答这类试题的方法技巧。 (十)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参加下列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校举办“推广普通话活周”同学们都积极参加这项活动。
(1)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
(2)你认为在活动周中应该开展哪些语文活动?请列举三
(3)就学校如何推广普通话问题,请你向校长提出一条富有创意的建议。
(4)一个时期以来,广播电视上方言节目频频出现。校报记者请你结合此现象谈谈对推广普通话的看法。 (十一)综合性学习活动
端午? ??日期:????????? 古诗词:?????????????????????????
重阳?? ?日期:?????????????? 古诗词:????????????????????????
元宵??? 日期:?????????????? 古诗词:?????????????????????????
清明??? 日期:?????????????? 古诗词:????????????????????????
中秋??? 日期:?????????????? 古诗词:???????????????????????? “到民间采风去”的活动已结束了,下列一些民间传统的节日的
具体日期,你知道吗?请试试看,并写出与之相关的一句古诗词。 (十)综合性学习活动 材料介绍大学生徐本禹放弃读研机会到贵州大方县,乡村学校支教的事迹(原文略)
(1)(审美)你认为材料中最美的(如人、事、情、义、物、理)是什么?请任选一点,谈谈自己的审美感受。(40字左右)。
(2)(探究)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他毅然暂时放弃学业到贫困山乡支教,以个人的价值取向来看,你认为这样做值不值?为什么?
(3)(创新)你将会选哪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来帮助乡村的孩子们好好读书?(捐钱物除外)。
(4)(实践与运用)如果你给徐老师发一条手机短信,自己将会怎样说?(可以运用诗词、格言或自己的真情告白,表现出对徐老师的问候、赞颂、感谢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