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语文要素
阅读: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懂得诗歌表达的意思,了解延安和延安精神。
2.能借助资料,理解不懂的诗句。
人文主题
领会延安精神,懂得新时期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资料,理解不懂的诗句。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预习要求
1.按照本课预习卡的要求进行预习。
2.读一读:运用词典阅读,读准生字词,读通诗歌,理解“满目琳琅”等词义。
3.查一查:画出文中不懂的内容,查找有关资料,帮助理解。
4.问一问:提出一个问题,并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读题引入,明确要探究的问题
1.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提问:读完题目,结合预习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预设1:为什么要去追寻延安?
预设2:作者追寻的是延安精神,为什么要写追寻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呢?
2.小结:就让我们带着“为什么要追寻延安精神?追寻的到底是什么?”这两个问题进行学习。
二、初读课文,交流预习成果
1.朗读全诗,纠正字音,把握韵脚。
(1)学生分节朗读全诗。提示:本是“琳琅满目”,但是为了押韵改为“满目琳琅”。相机引导学生发现整首诗押的是“ang”韵。现代诗不讲求一定要押韵,但是押韵的现代诗读出来更优美动听。
(2)出示词语“延安、昔日、春笋、茅屋、土炕、辉煌、一旦、明媚”,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3)全班齐读整首诗,将韵脚读响亮,全诗读正确。
三、聚集第一小节,体会作者愉快的心情
1.朗读第一小节,找出比喻句。
2.“翩翩归来的燕子追寻昔日的春光”和“茁壮成长的小树追寻雨露和太阳”这两个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四、聚焦第二小节,体会延安精神
1.提问:作者追寻的是延安精神,为什么要写追寻延河、宝塔山、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呢?
2.学生反馈交流。
预设补充,图文相机出示:
(1)延河:黄河的一条支流,它流经延安,是延安的象征,当年许多革命者常在延河边上讨论革命的道理。
(2)宝塔山:延安的标志性建筑,是当时中国革命的希望之塔,延安精神的扎根之地,象征着中华民族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脊梁。
(3)南泥湾:延安的南大门,大生产运动中,八路军三五九旅在此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是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一面旗帜。
设计意图: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但是本首诗的理解需要借助大量的资料,通过图片和资料的补充,便于孩子更直观地理解感受延安精神。
(4)杨家岭、枣园:都是中共中央驻地旧址。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机关在此居住期间,指挥了抗日战争敌后战场、解放战争,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
3.小结:作者追寻的延安其实就是延安精神——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团结一心……(板书)。作者用“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四处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表达对延安精神深厚的情感和真切的呼唤。所以读懂这首诗的关键在于抓住诗中的具体事物,查找背后的含义,领悟作者隐藏的意思。
五、聚焦第三至五小节,体会延安精神在当代的意义
1.点拨:为什么在“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的今天,我们仍旧需要去追寻延安精神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
之前,世界上只有美国、英国和日本拥有深海载人潜水器。我国的设计者们认为如果再等20年,可能会落后他国更多。与其等待改变,不如自力更生。
研发动辄需要几亿元的经费投入,这是一个巨大的困难。为了筹款最初的启动资金,设计者们不仅拿出了家里几乎所有的积蓄,还四处筹款,克服了重重困难。
设计意图:
延安精神在当今的意义是特别抽象的,所以借助“蛟龙号”这个实例,帮助学生从中体会延安精神。
研制的过程中,每周7天,每天10小时的工作,成了设计者们的生活常态。为了让设计方案更加科学完善,“蛟龙号”研制期间经历了40多次评审。经过5年、近2 000个日夜的艰苦研制,2007年,我国第一艘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终于“出世”了,设计团队兴奋不已:“它就像是自己的孩子,凝聚了我们全部的心血和期望。”
2.小结:今天的发展变化是建立在过去的基础之上的,无论是入海的“蛟龙号”,还是上天的载人飞船,都因为我们拥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都因为我们团结一心、奋发图强而成功,这些都是延安精神的延续。
3.朗读促理解。
(1)出示:第三至六小节。
(2)抽生朗读。
(3)全班齐读第六小节。
六、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查找诗歌中特定事物的背景资料,读出诗句背后的意思,知道了人必须以理想为航灯,穿越迷雾;人,也必须有信念,帮助我们矢志不渝地去达成理想。延安精神,永远不会褪色!
七、布置作业
订正本课预习卡,完成本课随堂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文课题清晰地点明了全文内容,透露了全诗的旨意,“追寻”一词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在理解每节诗的意思时,我扣住“追寻”二字来理解。在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在体会表达的感情这一目标完成过程中,适当调整问题难度,突破难点。比如作者追寻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是在追寻什么?只是追寻这几个地方吗?
因为没有重视检查学生收集资料的情况,有些学生没有去收集资料,教师在介绍课文的时代背景时,有些学生不明白,提出了很多问题。因此,这一环节用去了很多时间,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由于时间不够,就有些仓促,从本课教学中,我感受到,有些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课文,课前收集资料,对课堂上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