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古诗、传承经典”
——课外古诗词 《约课》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鉴赏古诗词的方法:抓意象、抓关键词。
2、通过抓意象、 抓关键词的方法来赏析古诗词。
3、培养读诗兴趣,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学会鉴赏古诗词的方法:抓意象、抓关键词。
教学难点:
通过抓意象、 抓关键词的方法来赏析古诗词。
教学过程
一、绕梁余音入耳来
歌曲导入:《水调歌头》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要对其继承与发扬。今天我们就以《约客》为例学习赏析古诗词的方法。
百般技法解诗词
(一)、诗中意象我会找
1.回顾苏轼的《水调歌头》,思考问什么文中的月亮是思乡、思亲的象征呢?
2.牵扯两个概念:物象和意象。并举例说明。
3.初读课文,请你找出文中的意象有哪些?
4.再读课文,请你用做批注的方法找出文中的意象或词语都能表达出作者的哪些情感?
5.美读课文,读诗还要有自己的体验,请你用自己的声音来展现出诗人的复杂情绪。
6.教师范读:根据学生读诗的情况来做出相应的方法指导、
7.学生齐读:全班共读《约客》,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无趣、烦躁、孤独。
课外诗歌导入:引导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收集资料来品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中的“闲人”和本文中的“闲”是否是相同的含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
(二)诗情画意词中来
有人说过读书如果只是会背、会默写那么就只是浅层次的阅读,真正会读诗的人还要读出一首诗背后的千山万水。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来标识出你所读出的关键词。
黄梅时节家家雨:
家家雨: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形容雨水多,到处都有。
“家家雨”既描绘出夏季梅雨的无所不在与急骤密集,表现乡村之景的清新静谧,又暗寄示了客人不能如期赴约的客观原因,流露出诗人对绵绵梅雨这种阴雨天气的无奈。
青草池塘处处蛙:
处处蛙:到处是蛙跳蛙鸣。
“处处蛙”既是写池塘中蛙声阵阵,又是采用以声衬静的写法,烘托出梅雨时节乡村夜晚的恬静和谐气氛,同时还折射出诗人落寞孤寂与烦躁不安的心境。
有约不来过夜半:
“约”可以组词约会、相约。表示的是作者与友人之间的一种承诺、约定。从词性上来讲是一个动词。
闲敲棋子落灯花:
“闲”是一个形容词。表明了作者的复杂心情,也暗和上文作者的时间和环境的设定,并与“约”形成了呼应。
“敲”从词性上讲是一个动词,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是一个动作细节的描写。与闲字相呼应,写出了作者的孤独。
课堂小结:什么样的词可以算作关键词?
畅所欲言谈收获:
说一说,你在学习了本节课之后有什么收获?
举一反三解诗文:
请你从本节课学到的通过赏析手法和赏析关键词的两种解诗方法中任选一种完成对163页其余三首诗的赏析。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上我主要的教学目的是通过《约客》这一篇课文为支点教会学生赏析古诗词的两种方法:一是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来品味出作者的情感;二是通过找出诗中的关键词来把握古诗。并在课堂中穿插进李白、苏轼的作品来辅助讲解,使学生不仅仅是为了学《约客》而学《约客》,而是可以多多的了解到课内外的不同古诗词来激发学生学习中国传统诗词的兴趣,这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提升都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我还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说“圈点法”“批注法”,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对语文学习方法加以渗透是对学生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但是,在本节课上,教师的创设学习情境的能力还有待提升,教师的课堂把控能力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要努力为学生打造一个轻松、平等的氛围来调动学生们有更加活跃而积极的课堂气氛,给每一个孩子营造出在课堂上展现自我的时机。由于时间关系,我把这节课的课堂训练内容放在了家庭作业之中,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们做一个当堂训练,这样也许会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板书:
景物:雨、青草、池塘、蛙
(衬托) 我 无趣
闲 烦躁
动作;细节:棋子、灯花 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