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秦淮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的作者和相关知识。
2、品味诗句,理解诗歌主题,体会作者情感。
3、熟读并背诵诗歌
学习重难点:
1、品味诗句,理解诗歌主题,体会作者情感。
2、熟读并背诵诗
课时安排:一课时
复习学过的古诗导入
走近作者
杜牧: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李白和杜甫一起合称为“大李杜”。除了“大李杜”还有“小李杜”。 那你们知道“小李杜”指的是哪两位诗人吗?
(杜牧、李商隐)
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秦淮河吗?(秦淮河的图片展示)
知识链接1: 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这条河流经南京城。秦淮河由城中穿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
知识链接2:《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他所作的《后庭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
朗读诗歌。
(齐读)
诗歌欣赏
(一)依据画面来体会每一句诗歌的意思。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诗意:烟雾、月光笼罩着寒冷的水面和水边的沙滩,夜晚船只停泊在秦淮河上,与岸边的酒店靠得很近。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意:卖唱的歌女哪里懂得亡国的悲与恨,还在对岸的酒楼里高唱《 后庭花 》。
赏析诗歌。
赏析一、二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诗的首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 迷蒙冷寂 的画面。
两句话的意思是说:烟雾、月光笼罩着寒冷的水面和水边的沙滩。
“笼”是什么意思?(笼罩)
“寒”字令你想到了什么?(天气寒冷,表明这是深秋时节)
除了季节的冷?有没有别的方面的冷?(心的冷)
小结:写景——夜景。交代时间、地点“近酒家”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2、赏析三、四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犹唱”就是“还在唱”。这些无知歌女连亡国恨都不懂,还唱这种亡国之音!最后二句作者是在斥责歌女吗?(不是)
大家想一想,歌女以卖唱为生,既然是卖唱,就要有听众,有点歌者。没有听众,歌女也无意唱这个曲子。
大家想一想,这些听众可能是哪些人?
这些豪门贵族明知是亡国之音,却偏要听,而且是在国难当前的情况下,可见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
(沉湎酒色,寻欢作乐,过着醉生梦死,灯红酒绿的生活)
作者面对这样的一番景象,这样的一群人,他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
(感慨、鄙视、忧伤、悲愤)
故“商女不知亡国恨”,表面是说卖唱的女子不懂亡国之恨,实际上是借题发挥,批评豪门贵族,表现了诗人对他们这种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视。陈后主醉生梦死,亡了国,这些豪门贵族不以为鉴,一样会步陈后主的后尘,除了忧伤、悲愤、鄙视外,从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中,我们还可感受到作者那颗忧国忧民的心。
思考探究。
1、你最欣赏这首诗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2、你认为作者听到了什么?
3、这首诗实际上是批评谁?哪个字最有力度?
七、总结:概括诗歌的主题。
作者借古讽今,抨击了那些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八、思维拓展。
同学们想一想,学过哪些托古讽今的诗歌?
如: 《绝句》 李清照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评:诗中歌颂了项羽这位失败的英雄,同时也隐讽赵构的昏庸和南宋政权苟且偷安。这既是咏史诗,也是言志诗。
熟读并背诵。
教学反思。
此诗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两个背景:一个是唐王朝晚期的社会状况,一个是《玉树后庭花》的历史典故中包含的寓意。同时,学生对“商女”的理解普遍不正确,要加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