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那个星期天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那个星期天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10 12:41:3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9 那个星期天
《那个星期天》是史铁生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第四章《童年之门》中的一部分。课文写了一个男孩在一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一开始他既兴奋又满怀期待,后来因为母亲一拖再拖而焦急万分,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失望、委屈乃至“绝望”。课文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细腻而生动地表现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
本课有7个自然段,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述“我”在“那个星期天”经历了一场“盼望”。课文第1自然段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句话,看似平静,实则蕴含情感的波澜。课文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作者细致地描写了“我”从满怀期待、兴奋雀跃到焦急、无奈,最终失望、委屈的过程。这个部分展现了一系列孩子气十足的动作和心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个刚开始内心满怀期待,最后逐渐沮丧失落的孩子的心情。课文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描写了“我”的情绪郁积到顶点以致情感爆发的样子,这一自然段中的短句,语气似断非断,表现了“我”期盼落空的悲伤。
课文真实感人地写出了“我”一天中的心情变化。这种情感的变化,不仅表现在对“我”动作、内心独白的细腻描写中,还融入在对周围景物的具体描写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透露出“我”的兴奋与期待;“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凉”的是“我”内心的沮丧和失落。作者融情于景,在描写景物时自然地流露自己的情感。本课中的插图也别具匠心,如第一幅插图对应的是第4自然段的内容,呈现的是“我”跳房子、看云彩走、拨弄蚁穴和翻看画报四个情景。同一个人做四件不同的事,集中在一幅画面中,将不同时空的场景拼接在一起,形成一种超越时空的紧凑感和紧张感,生动地展示了“我”在等候母亲回来时,一个人艰难打发时间的情形。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自主练习等方式会写“媚、砖”等生字和“明媚、拨弄”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我”心情变化的过程。
3.体会作者对人物内心、动作、环境的细致描写,感受细腻真挚的情感。
4.比较本课与《匆匆》在情感表达方式上的异同。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感受“我”这一天的心情变化。
2.体会作者对人物内心、动作、环境的细致描写,感受细腻真挚的情感。
教学难点
比较本课与《匆匆》在情感表达方式上的异同。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学生自主识字为主。在预习和自读课文时,提出识字要求:借助字典和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词,并用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的方式来理解词语的意思。生字教学时,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读音上要注意“砖”“绽”是翘舌音,“惶”是后鼻音。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13个。在生字书写教学时,要注意这13个生字都是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叨”的右半部分不要写成“力”;“揉”的右上是“矛”不是“予”;“搓”中的“差”一撇靠左;“吻”的右半部分“勿”不要写成“匆”。
词语理解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和查字典的方法进行教学。如“明媚、草丛、画报、荒凉”可以结合图示法进行理解,“拨弄、翻箱倒柜、念叨、停顿、晃动、耽搁、惊惶、亲吻、依偎”可以用表演的方式来理解,“沉郁、漫长、休止、时光、挽回”可以用查字典的方式来理解。
2.阅读教学
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我”心情变化的大致过程,可以在了解作者的基础上,引入本课的学习。学生自由读课文、交流、讨论课文写了什么,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勾画出表达心情的关键词句,如“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这段时光不好挨”等。在学生体会到“我”心情变化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引导他们细读课文。引发学生的思考: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我”的心情的呢?基于学生的发现,可重点围绕三个方面的内容展开交流。一是体会作者如何通过具体的事例表达情感,如“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交流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段文字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将焦急的心情融入这些具体事例的叙述中。二是体会作者如何通过内心独白表达情感,交流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表达特点,体会口头语言和心理独白交织在一起呈现出来的“我”焦急、不耐烦、迫切的心情。三是体会作者如何把心情融入景物中表达情感,如“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的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写光线“渐渐暗下去”“沉郁下去”,实际上是在写“我”的心情越来越沮丧,让学生学习作者把情感融于景物中的写法,然后让学生寻找其他运用这种表达方法的地方。
3.交流运用
引导学生在学完本课后,回顾《匆匆》,比较两篇课文在情感表达方式上的异同。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如学生可能会发现两篇课文表达方式的不同:《匆匆》中一连串的问句占了全文很大篇幅,作者把情感直接地表达出来;《那个星期天》更多地将情感融入人、事、景物中,间接表达出来。对于相同点的认识,一些学生可能存在困难。可引导学生再读《匆匆》第3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怎么写时光匆匆流逝的,体会到作者借助描写太阳的行走来写时光的流逝,把对时光匆匆的感慨融在太阳这个具体的事物中。再联系《那个星期天》引导学生发现二者都用了融情于景的表达方法。交流中注意引导学生不要只说结论,相同是什么,不同是什么,而是要引导学生结合两篇课文的具体内容来阐述自己的思考。
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史铁生相关资料。
3.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媚、砖”等13个生字,会写“明媚、拨弄”等18个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理清文章脉络,体会“我”的心情变化。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童年生活是美好的、纯真的、快乐的,童年的乐趣深深刻在我们的脑海中。童年时,我们的心里总有着美好的愿望,比如期待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游乐场,期待和小伙伴们一起放风筝等。作家史铁生小时候又有怎样的期望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一篇文章《那个星期天》。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作者介绍。
史铁生(1951—2010),作家、散文家。多年来他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教师巡视指导。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将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圈画标注不理解的字词。
2.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相互纠正读音。
“砖、绽”为翘舌音,“搓”是平舌音,“惶”是后鼻音。
3.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书写要点,指导学生书写。
“搓”右边的“差”一撇靠左。
“惶”左边的“忄”右点上靠。
“吻”右边的“勿”最后两笔撇的起始位置在“勿”字横折弯钩的横上,第二撇要长于第一撇,但不要托住“口”。
“偎”右下部分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舒展,但不宜过长。
4.课件出示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指名读,交流识记方法,对易读错的词语进行警示。
 明媚 拨弄 草丛 画报 翻箱倒柜
 念叨 停顿 晃动 耽搁 沉郁
 漫长 休止 时光 惊惶 亲吻
 依偎 挽回 荒凉
5.齐读词语,强化记忆。
6.默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提示:课文主要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等待母亲带他出去玩,却一直没等到,伤心、失望之时得到母亲安慰的经历)
7.这篇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相机出示相关内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讲了“我”从兴奋期待到疑惑暗生,但依然在焦急无奈的心情中等候母亲,最终失望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讲了“我”最后失望委屈以致伤心到哭泣,以及母亲对“我”的安慰。
板块三 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生默读描写早晨时“我”心情变化的片段,圈画出相关语句。(提示:第2~5自然段)
(1)默读第2自然段,找出表现作者心情的关键语句。
教师点拨:“这不会错”“都不会错”“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表达了“我”满怀期待的心情。
(2)自由默读第3自然段,感受作者是如何表现“我”在开始等待时的心情。
句段1: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走吗?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我藏在大门后,藏了很久。
“阳光明媚”“跑出去,站在街门口”“藏在大门后”,通过描写天气、“我”的动作,体现出“我”心情的愉快。
(3)通过第4自然段的描写,体会“我”等待过程中的心理。
句段2: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
①引导学生思考这段句子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②让学生抓住关键字词,体会“我”的心情。
作者运用了动作、心理描写的表现方法,写“跳房子”“看着云彩走”这些举动,真实自然地表现出“我”在等候过程中焦急兴奋的心情。一个“挨”字体现出“我”等待时的无聊。
(4)学生交流讨论,在第5自然段中找出生动形象地表现“我”急切心理的词语。(提示:念念叨叨)
(5)小组讨论,教师指导,概括整个上午“我”的心情变化。(提示:期待愉快——焦急兴奋——委屈急切)
2.小结:这节课我们梳理了文章的脉络,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知道了整个上午“我”的心理变化。下节课我们将围绕重点语句,分析作者是怎样将真实自然的情感表达出来的。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对应的字词书写训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感知课文表达的情感,学习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写作方法。
2.和《匆匆》进行对比阅读,总结两篇文章在表达情感方式上的异同。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对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进行组词听写。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板块二 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学生默读描写下午“我”心情变化的片段。
(1)“我”盼着什么?作者是怎么写出“盼”的心情的?
句段1: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
“我”盼着母亲快点洗完衣服带“我”出去玩。作者用“蹲”“看”“一声不吭”等动作描写,“无声”地表现出“我”焦急的心情;“再不”“再不”“决不”三个词,写出了“我”后悔、焦急迫切的心理。作者用一连串的动作描写、细腻的内心独白,表现出“我”“盼”的心情。
(2)引导学生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句段2: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并联系词语所在的语境,理解“沉郁”“缥缈”这两个词语的含义。
沉郁:低沉郁闷。“沉郁”在课文中形容光线逐渐暗淡的同时,也在表现“我”心情的沉闷抑郁。  缥缈:在文中指光线的慢慢消失,希望的渺茫。意思是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形容空虚渺茫的东西。
2.学生默读描写黄昏时“我”心情变化的片段。思考: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心情,而是写“那个星期天”的光线和声音?
句段3: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
“光线漫长而急遽变化”写出“我”漫长的等待以及渺茫的希望;“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家务繁多,“我”的耐心等待。
作者用光线和声音的描写烘托出人物在等待中的孤独、时间的漫长以及等待无果的伤心,这样的写作方式可以细腻生动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结合课文语境,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对“急遽”“休止”“惊惶”“依偎”进行理解。
急遽:急速、匆忙、仓促,形容极快的变化。
休止:在课文中用夸张的手法来形容漫长的等待时间,本义是停止的意思。
惊惶:惊慌。在文中是对母亲的神态描写,表现母亲看到孩子难过时的紧张、慌张。
依偎:亲热地靠着,紧挨着。
3.引导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天里“我”的心情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
(1)提示时间(光线)变化:阳光明媚——光线渐渐暗下去——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点拨:期盼兴奋——焦急后悔——失望绝望。
4.总结归纳《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方式上的异同。
(1)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相机点拨。
(3)师生共同总结归纳。
相同点:两篇课文都抒发了作者真实的情感。
不同点:《匆匆》一文直接抒情,将抽象的时间化为具象,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来表达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那个星期天》一文间接抒情,作者用动作、环境、心理等描写,将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和景物中,细腻真实地表达“我”一天的心情变化,自然地流露情感。
板块三 课堂小结,巩固提升
1.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课文内容。
2.小结:学完《那个星期天》这篇课文后,我们知道作者通过将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和景物中的写作方法,真实自然地流露感情。我们通过对比感知了《匆匆》与本文在表达情感方式上的不同,希望同学们在今年后的写作中也能够运用不同的抒情手法,表达自己真实自然的思想感情。
练习设计
完成对应训练。
1.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让真情自然流露。作者从语言、动作、环境、心理等描写,细腻真实地向我们表达了在那一天漫长的等待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融情于景、事物当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特别是通过写光线的变化来烘托人物心情的写法,以及在表达内心感受时的精彩描写,都值得学生吸收借鉴。通过对比感知《匆匆》与本文在表达情感方式上的不同,能够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写作方法来表达真实的思想感情。
2.问题引导,合作探究。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正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些阅读经验,在引导学生对课文作出解读后,及时给予表扬,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因此本课教学主要采用“问题引导,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细读文本,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细腻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