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辩论
本单元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辩论”,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中唯一一次“辩论”活动,旨在让学生围绕生活中容易产生分歧的问题,展开辩论,提高学生条理清楚、有理有据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全面看待事物。
教材的第一部分,从现实需要出发,阐明辩论的意义。教材列举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四个容易产生分歧的问题,提示学生面对有分歧的问题,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来提升认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教材的第二部分,从辩论前、辩论时和辩论后三个基本环节,具体指导如何开展本次辩论活动。
辩论前,要作充分的准备。教材分别从材料搜集与整理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旨在引导学生搜集能支持自己观点、有说服力的材料。辩论时,既要证明自己,又要反驳别人。教材分别从表达、倾听、应对三个角度提出具体要求,同时也渗透了辩论的基本程序:首先是我方陈述,“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就是要表明自己对某个问题鲜明的看法;其次是对方陈述,“要注意倾听,抓住对方的漏洞”,“漏洞”可能是前后不一致的观点、不能支持观点的材料、不够严密完整的表达等破绽;然后是自由辩论,“进一步强调我方观点,并针对对方观点进行有效的反驳”,就是要针对对方观点、材料、表达等方面的漏洞,及时从自己搜集的材料中选择恰当的材料予以反驳,做到有理有据。辩论后,教材提示要展开交流,总结经验,以便今后做得更好。
小贴土揭示了本次口语交际的两个要点。一是 “听出别人讲话中的矛盾或漏洞”,提示学生倾听的时候要关注什么,只有听出对方讲话中的矛盾或漏洞,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反驳。二是“抓住漏洞进行反驳,注意用语文明”,提示学生在双方观点对立时不要情绪激动,不说不礼貌的、过激的话,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有礼有节地进行辩论。
教学目标
1.能围绕辩题搜集、整理材料;能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己方)的观点,以理服人,用事实说话。
2.善于倾听,能听出对方辩手话语中的矛盾或漏洞;能抓住对方讲话中的漏洞进行反驳,用语文明。
3.通过辩论活动,引导学生辩证、全面地看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辩论能力和辩证思维。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能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己方)的观点,以理服人,用事实说话。
教学难点
能听出对方辩手话语中的矛盾或漏洞,抓住对方讲话中的漏洞进行反驳。
教学策略
1.做好准备工作
为了辩论的顺利开展,辩论会前要引导学生做好辩论话题选择、材料搜集等准备工作。
2.选择辩论话题
教师可以在讲完《两小儿辩日》后,安排学生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四个辩题,明确每个辩题中正方和反方的观点,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辩题,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也可以全班商量选择一个共同的辩题,然后每个人抽签决定做正方还是反方。
3.准备辩论材料
选择好辩题后,教师根据抽签结果将学生组成小组,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辩论前,要作充分的准备”的内容,让学生明确准备材料的方法,分工合作,有针对性地搜集材料。搜集好材料后,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个“主辩”,其他学生为“自由发言人”,根据分工,每个人各有侧重地熟悉大家搜集的材料。
4.明确辩论规则
辩论会前,可以组织学生把教室布置成一个辩论会场,营造真实的辩论环境,调动学生辩论的积极性。教师出示辩论规则,让学生了解辩论流程。如果有可能,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段辩论视频,让学生了解辩论的形式、场景,感受辩论的氛围,对辩论有更加直观感性的认识。教师要鼓励学生,尽量让每一个学生参与辩论,避免出现只有少数人参与辩论的局面。
5.活动与评价
举行班级辩论会时,一个辩论小组展示,其他小组学生可以担任评委进行评价。如基于教材要求,出示“辩论评价单”进行小组星级评价。评价的方式也可以多样化,如评选“最佳辩论团队”“最佳辩手”等。教师应注意,评价旨在以评促辩,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辩论过程,明确辩论要求,提高辩论能力。对于辩论的结果,教师不必过于强调对错、优劣,学生能用搜集到的材料证明自己的观点、抓住对方讲话中的漏洞进行反驳、用语文明即可。
活动结束后,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辩题继续搜集材料,课余和同学继续进行辩论。也可以引导学生寻找现实生活中有分歧的问题,形成辩题,搜集材料,进行辩论,激励学生在辩论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活动评价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教师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容易产生分歧的问题,比如:(课件同步出示)
(1)电脑时代需要/不需要练字
(2)不可以说谎/可以讲善意的谎言
(3)人们通过竞争/合作取得更大的成功 (4)现代信息交流方式会/不会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
2.继续谈话引导:遇到这些问题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3.学生自由讨论。
4.小结过渡:遇到容易产生分歧的问题时,我们可以展开辩论,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丰富认识,帮助我们全面地看待事情,处理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开一次辩论会吧!
板块二 指导辩论,明确规则
1.观看视频,指导辩论。
(1)课件播放辩论赛视频片段。
(2)教师提问:看完视频后,同学们对辩论会也有所了解了。那么,我们该怎样展开辩论呢?
(3)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观看感受。
(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课件出示)
①辩论前,要作充分的准备。首先,既要搜集能证明自己观点的材料,也要搜集能反驳对方观点的材料;可以是具体事例,可以是名人名言,也可以是数据等,力求材料具有说服力。其次,根据观点对搜集的材料进行梳理、归纳。如果材料很多,可以把要点记在卡片上,便于辩论时能够简洁、清晰地表达,如:
辩论话题
我的观点
辩论 材料
要点 1
2
3
②辩论时,既要证明自己,又要反驳别人。
2.指导分组,选择辩题。
(1)全班分成若干辩论小组,每组人不等,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2)每个小组推选一个组长。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辩论活动,并担任主持人。
(3)各组经过商量、推荐,确定本组的“主辩”和“自由辩论人”。
(4)各小组讨论,选择一个大家感兴趣的辩题。(最好每组不重复)
(5)每个人抽签决定做正方还是反方,正方和反方的人数原则上要一样多。
3.明白规则,指导辩论。
(1)教师引入:活动开始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辩论流程。(课件出示)
①两个小组根据不同观点,分成正方和反方两个方阵。
②主持人组织辩论会,宣布正方、反方的观点。
③正方、反方进行“主辩”陈述,各自陈述时间不超过两分钟。
④正方、反方“自由辩论人”进行自由辩论,时间不超过三分钟,每人发言时间在半分钟内。
⑤正反和反方推选一名代表总结陈词,各自发言时间不超过一分钟。
(2)教师引入:在辩论的过程中,怎样做到既证明自己,又反驳别人呢?(课件出示)
①己方陈述时,要充分利用时间,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
②对方陈述时,要注意倾听,抓住对方的漏洞。 ③自由辩论时,进一步强调己方观点,并针对对方观点进行有效的反驳。
板块三 小组尝试,感受辩论
1.全班推选一个小组尝试辩论。
(1)请两位学生当计时员。
(2)小组主持人宣布辩论会开始,并简要说明辩论会的相关规则。
(3)学生辩论。基本流程:
①各方主辩表明观点。
②自由辩论:此时双方争先恐后,阐述观点,各抒已见,针锋相对地反驳对方,掀起辩论的高潮。
③各方三辩总结陈述,重申所持观点的正确。
2.教师及时发现问题。(有的学生可能会跑题;有的学生列举了很多事例,但无法证明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列举的事例只能说明个别现象,没有普遍性;有的学生只是陈述观点,没有注意倾听对方讲话中的漏洞,进行有效的反驳)
3.教师进行指导。(可以辩友的平等身份加入辩论,或支持并引导辩论中的弱势一方,或适时补充事实材料,或发现辩论的漏洞予以反驳,或及时引导辩论方向,形成直观而有效的现场示范指导。如果学生在辩论中偶有不文明语言,教师要予以制止和引导,让学生认识到文明用语在辩论中的重要性)
4.各小组轮流进行辩论。一个辩论小组展示时,其他小组学生担任评委,进行评价。(教师发放事先准备好的辩论评价表,人手一份)
辩论话题 评价要点 评价星级
(1)准备的材料十分翔实,能围绕辩题、证明观点 ☆☆☆
(2)能抓住对方的矛盾或漏洞,表达清晰,反驳有理有据 ☆☆☆
(3)声音洪亮,仪态大方,用语文明 ☆☆☆
……
5.辩论示例。(电脑时代需要/不需要练字)
正方主辩:各位观众、主持人,大家好。我方的观点是电脑时代需要练字。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最优美、最富表现力、最有魅力的语言。汉字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拼音文字,它的独特性决定了它必将长期存在。因此,我们要学好汉语,写好汉字。
主持人:下面有请反方辩手发言。
反方主辩:谢谢主持人。我方的观点是电脑时代不需要练字。首先,因为科技在迅速发展,有了先进的工具,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练习陈旧落后、操作不便的东西呢?对于传统文化,优秀的要继承,落后的就要舍弃。书写汉字已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经济的变化、社会的要求了。现在,编辑文字完全可以在电脑上完成,我们也不用在练字上浪费时间了。
正方二辩:反方辩友强调练字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认为汉字是落后的文化。我方却认为不管时代怎样发展,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也是不可抛弃的。比如过年的习俗,已经绵延了几千年,现在中国年俗文化的影响已经扩展到全世界,难道就因为时代进步了,科技发达了,我们就得抛弃珍贵的传统文化吗?书法是我国的一种艺术形式,练习书法可以提高个人素质、提高人的文化修养,所以我方认为对方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反方二辩:正方辩友说练习书法可以提高个人素质、提高人的文化修养,但练字并不是唯一提高素质和文化修养的方式。最重要的是,现在是高科技时代了,写字速度慢,耽误时间。作为21世纪的学生,我们应该争分夺秒地学习。就像现在有了电风扇和空调,谁还用扇子啊?有了高铁、飞机等交通工具,谁还会从北京骑马、走路到上海?有了电子邮件、手机微信,谁还会托朋友捎信带话?所以说,为了节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我们不需要练字。
…… ……
板块四 师生交流,总结评价
1.教师组织学生对本次活动进行回顾总结。
(1)引导学生总结对辩题的看法,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全面看待事物,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2)引导学生总结辩论的策略。如,选用的材料是否能证明自己的观点,辩论是否抓住对方讲话中的矛盾或漏洞进行反驳,表达观点时语言是否清晰、用语是否文明,辩友之间的合作是否有效,等等。
2.收集评价表,讨论、评议:在辩论过程中,哪些小组、哪些同学表现得特别出色。
3.全班评选“最佳辩论团队”“最佳辩手”。
4.教师表扬在辩论中表现出色的学生和团队,既起到激励作用,也给其他学生树立榜样。
板块五 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学生交流。全班畅谈活动收获,正视问题,找出不足,总结经验,共同提高。
2.教师小结:这堂课虽然结束了,很多同学还意犹未尽。大家可以继续寻找现实生活中容易产生分歧的问题,形成辩题,然后搜集材料,课余和同学组队,进行辩论。愿大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本次口语交际课安排的是辩论。对比以往的内容,“辩论”是首次出现。因此,教学中呈现出了几个特点:
1.恰当的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兼顾了指导的层次性和有效性。首先,播放辩论会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从而形成感性认识。接着,结合教材整理出辩论要点,引导学生进行了辩论实践。最后,师生一起进行了总结评议,积累经验。
2.以学生为本。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关键是要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教学时,教师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辩题,而不是规定辩题;抽签决定做正方还是反方,而不是硬性规定谁做正方或反方;让学生推荐辩手,而不是指定辩手。
3.注重实践。课前,教师即已安排学生自己搜集、整理资料,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在小组辩论时,力求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做到了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语言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