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难忘的小学生活 回忆往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难忘的小学生活 回忆往事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10 13:0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回忆往事
这个版块以“回忆往事”为主题,设置了“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个栏目。
“活动建议”板块中共有“填写时间轴”“分享难忘回忆”“制作成长纪念册”三项任务,这三个任务层层递进,引导学生以多种方式回忆往事,珍藏成长记忆。“填写时间轴”利用图示帮助学生回忆小学生活。引导学生按时间顺序梳理成长记忆,并把难忘的人或事记录下来。“分享难忘回忆”是“填写时间轴”的延伸,要求学生选取时间轴上有代表性的内容与同学分享。从时间轴上选出有代表性的内容是学生挖掘成长资料的意义、筛选成长资料的过程,分享则是学生们共同追忆小学生活的过程。“制作成长纪念册”是“回忆往事”这一板块的核心任务。“填写时间轴”“分享难忘回忆”两项活动是学生制作成长纪念册的基础。制作成长纪念册是整理成长资料、留住珍贵记忆的关键一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三篇“阅读材料”具有启发学生回忆往事、激发情感、拓宽思路、提供制作成长纪念册的步骤和方法等作用。
《老师领进门》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作品。这是一篇回忆录,作者深情地回忆了自己童年时代的启蒙教师,老师的言传身教在他的心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师恩令他终生难忘。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田老师春风化雨般的课堂给学生带来的启迪和熏陶,表达了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作文上的红双圈》的作者是当代作家黄蓓佳。文中提到的《补考》一文是她的处女作,这篇作文的成功,给了作者自信和力量,从此以后她陆续发表文学作品,最终成为知名作家。所以作文《补考》可以说是她成长中的一块里程碑,而老师的九十八个红双圈,则开启了她文学创作的大门。文章赞颂了老师对自己人生的引领作用。
《如何制作成长纪念册》从收集、筛选资料,分类整理资料,编排成长纪念册三个方面,为学生制作成长纪念册提供了具体方法,是学生动手制作成长纪念册的实践指南。教材要求资料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要给收集的资料分类,并提供了“编年体”和“栏目式”两个资料分类的基本方式;提出了编排成长纪念册的基本要求,如,纪念册一般有封面、扉页、正文等几个部分,要有一个贴切的名字,正文内容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排,表现自己的独特个性。
前两篇“阅读材料”,呈现的是不同时代的作者回忆自己难忘的小学生活,侧重于回忆老师的教诲和老师给予自己的鼓励。教材编排这些怀念老师的文章,意在促使学生在阅读中联想起自己的老师教育自己的事,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和表达的欲望。后一篇“阅读材料”,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为学生制作出感情真挚、条理清晰的成长纪念册提供帮助。这些材料,或激发学生情感,或提供借鉴,可以根据学生的活动需要,组织相应的教学。
教学目标
1.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任务,激发学生回忆小学生活的美好情感。
2.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选取有代表性的内容与同学分享。
3.制作成长纪念册,珍藏小学阶段难忘的回忆。
4.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但也离不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充分运用多种语文形式,帮助学生回忆美好的小学生活。
2.制作成长纪念册,在活动中体会浓浓的惜别之情。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感受老师的辛勤耕耘,感受成长的快乐。
教学策略
1.阅读教学
引导学生阅读单元导语,明确活动的主要任务,并自主阅读本栏目所有内容。要求学生把“阅读材料”中的三篇文章读通顺,并理解文中蕴含的情感,针对第三篇《如何制作成长纪念册》的学习,可在活动计划中同步进行。在学生对这一单元的内容有了整体了解后,即可开始制定“回忆往事”板块的活动计划。明确“填写时间轴”和“分享难忘回忆”是“制作成长纪念册”的准备。明确了三者的关系后,可引导学生浏览《如何制作成长纪念册》这一“阅读材料”,了解制作成长纪念册的步骤,即“收集、筛选成长资料”“根据需要,给收集的资料分类”“编排成长纪念册”。再引导学生讨论,开展“填写时间轴”“分享难忘回忆”的活动时,可以开始“收集、筛选资料”。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为制作成长纪念册做准备,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回忆起更多的往事,更好地填写时间轴、分享难忘回忆。
2.实践教学
“制作成长纪念册”是本版块中的重点,在学生开始制作成长纪念册之前,教师可以利用课内时间与学生共同讨论成长纪念册的制作,以明确纪念册的基本要素、基本制作步骤、呈现形式等,并形成成长纪念册的评级标准;引导学生在课下实践,并能在最后将成果展示出来,在课堂上互相交流评价。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任务,激发学生回忆小学生活的美好情感。
2.引导学生收集、筛选令人难忘的人物或事件的资料,并完成填写时间轴。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明确课题,回忆往事
谈话:同学们,不久之后,大家就要告别我们美丽的校园,告别你们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带着无限的眷恋,带着美好的回忆,进入新的学校,开始初中生活。未来可期,往事可忆,相信在小学六年的学习中,你一定经历过一些让你难以忘怀的事情吧,细细回想,并罗列出来。(学生自主回忆)
板块二 材料引路,拓展思维
1.课件出示阅读提示,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阅读材料”中前两篇文章。
(1)默读短文《老师领进门》和《作文上的红双圈》,说说这两篇短文分别写了哪几件事,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你体会到了老师的什么品质?从哪些重点词句体会到的?
(3)体会两篇文章的写作特色。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学习前两篇文章。
(1)说一说,在《老师领进门》和《作文上的红双圈》两文中,哪个老师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为什么?(学生自主交流,教师可点名学生说一说)
(2)从《老师领进门》和《作文上的红双圈》两文中,你体会到怎样的情感呢?(学生自主交流)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在课文中找一找原句,并勾画出来。
《老师领进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作文上的红双圈》:永远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母校的报栏,感谢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
(3)这两篇文章都是有关回忆老师的文章,它们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老师领进门》:通过具体事例写人。
《作文上的红双圈》:以小见大,从细微处彰显大道理。
(4)在学生交流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小结:通过对两篇文章的学习,可以知道,我们可以通过文章中具体的词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也可以用一些具体的事例彰显人物品行。
①发散思维,搜寻脑海中与小学学习相关的那些令人难忘的事情,可以按照师生情、同学情、母校情进行选择。
②为了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挖掘素材,可以用课件展示下面的表格,进而帮助学生回忆,进行以“难忘的小学生活”为主题的“搜索”活动。
难忘小学生活——回忆往事
类别 时间 内容 难忘的理由
难忘的老师


舍不得的人


难忘的一次集体活动


有特别意义的礼物


难忘的一节课


难忘的运动会


最喜欢的同桌


难忘的文艺演出


难忘的……


3.教师搜集网上资料或自己制作时间轴,并用课件出示各种形式的时间轴,指导学生运用时间轴来记录小学生活的点点滴滴,让故事变得更加直观、清晰。
4.学生自主填写时间轴。自由选择水平线、垂直线或者S型线条绘制时间轴,或参照课本,绘制“成长树”,把印象深刻的人或事情填写在相应的时间点上,也可以通过画简笔画的形式,或文字+照片的形式进行展示。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记录事情。
5.布置作业:选取时间轴上你印象最深的事情,梳理好逻辑,组织好语言,在下节课和同学们分享。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选取时间轴上有代表性的内容与同学分享,勾起对往事的回忆。
2.为制作成长纪念册搜集资料。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导入,分享回忆
1.谈话:同学们,成长过程中,有鲜花,也有荆棘;有欢笑,也有眼泪。但无论酸甜苦辣,它们都将成为珍贵的回忆,上节课,我们填写了时间轴,这节课请大家选取时间轴上有代表性的内容与同学分享。
2.小组内分享难忘的事情。
3.小组代表在班内进行分享,教师适时指导。
(1)可结合课前对学情的了解,相机引导学生从回忆老师转到回忆同学,从集体活动转到校园景物,从分享成长关键词转到展示图片、实物等。
(2)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如,某位学生的发言在同学中产生了共鸣,可以及时追问;出现了精彩的发言,可以组织学生即时评价。
(3)最后,可引导学生说一说, 在分享难忘回忆的过程中,自己又联想到了哪些难忘的经历,产生了哪些感受,等等。可引导学生在课后结合课上的交流进一步完善时间轴,使之更为全面地呈现自己小学六年的成长记忆。
4.组织评价:刚才听了其他同学关于难忘小学生活的分享,现在请大家来评价。(相机给出评价要点)
谁讲述的人和事情最难忘?
谁讲述的活动最有意思?
谁介绍的物品最有意义?
…… ……
板块二 布置任务,搜集资料
1.引导学生在课下搜集最能反映自己小学生活的有代表性的资料,如有纪念意义的照片,与成长相关的习作、书法、美术作品,各种奖状、书本、日记本、奖牌,老师和同学的寄语与祝福等,激起对小学生活的回忆,为制作成长纪念册做准备。
2.可以从以下几个要点将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好。
(1)内容可以是照片、习作、绘画、获奖证书、简介等,搜集完成后汇集起来,统一装订成册。
(2)根据各自需要,给自己收集的材料分好类别。
(3)预想封面、扉页、前言、后记、封底和响亮的名字。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明确成长纪念册的意义,激起学生的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
2.交流探讨成长纪念册的形式、制定成长纪念册的制作方法,制作并展示成长纪念册。
3.以生活为本位,启发学生从自己的经历中选取材料;学会搜集、筛选材料,学会根据需要给众多的材料分类。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欣赏实物,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即将告别小学阶段的学习,告别老师、同学们,告别美丽的校园,相信你们也会有很多不舍,那么你们将会如何纪念这段成长的岁月呢?如何把在母校的点点滴滴、恩师的谆谆教诲、同学的浓浓深情永远地留下来呢?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学习制作成长纪念册,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把成长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无论多久以后,同学们再翻开它,依然能重获当时的快乐。
2.出示实物:现场展示毕业生的不同类型的成长纪念册,让学生欣赏后说一说自己对制作成长纪念册的想法。
3.激发兴趣:看到写满故事的成长纪念册,你有怎样的启发呢?(学生自主回答,教师相机点拨)对了,我们也可以学习他们制作纪念册的成功经验,用自己的生活照片、相关作品、获奖证书等资料,汇集成一本成长纪念册送给自己。
板块二 动手制作,记录岁月
1.明确要求。在讨论“编排成长纪念册”这一步骤时,可先由学生说一说成长纪念册包括哪几部分,每部分大致编排什么内容。(出示课件)
纪念册名字、个人信息、封面、扉页、正文、后记。
2.教师出示实例,学生简要评析。
名字:《成长纪念》。
个人信息:姓名、年龄、就读学校。
封面:自主选择。
扉页:含卷首语或家长感言。
资料准备:有纪念意义的照片;与成长相关的作品;获奖证书奖牌的复印件、照片;老师、同学的寄语和祝福。
后记:写好后记文字,配插图。
3.在结合实例的讨论中,明确以下要求:
(1)突出珍藏小学记忆的主题,体现真挚的情感。
(2)内容丰富,注意资料的整理,做到条理清晰。
(3)图文并茂,美观大方,体现出个性和创意。
4.集体讨论:相信同学们在课下已经搜集了很多有代表性的资料,做好了制作纪念册的准备,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学生自主讨论,教师相机指导)
5.呈现出编排步骤。
(1)给自己的资料分类。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分类,将资料按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时间顺序排列好;也可以按照内容分类,如“校园生活、同学情谊、学习竞赛”等;也可以按照人物分类,如“最敬佩的人、最喜爱的人”等。如果是图片+文字的形式,要注意在介绍图片内容的时候,用语生动,能简短、有趣地介绍清楚为佳。如果是长段的文字资料,可以只截取其中最有价值的句段。
(2)给自己的纪念册取名。根据个人喜好、资料特点取名字,然后在组内分享。如《成长足迹》《难忘的小学时光》《快乐的小学生生活》等。
(3)按照“封面、扉页、正文、后记、封底”等几个部分的顺序,编排自己的成长纪念册。
6.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资料袋或者整理箱,准备制作。
7.教师可以通过提炼要点给学生一定的指示。课件出示注意事项。
(1)不能直接拿来用的资料,要进行修改。
(2)最好能表现出你的独特个性和创意。
8.在初步制作完成后,可以和同桌互换,互相交流,征询意见,并自行修改。
9.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出。
板块三 展示成果,突显创意
1.过渡:很多同学在制作成长纪念册的过程中,都显露出了独特的才能,充分体现了他们搜集资料、利用资料和展示资料的能力。请大家分享一下吧。
2.请制作的比较有特色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要介绍。可以参照以下流程进行:
(1)按组内推荐、毛遂自荐的形式推举出作品。
(2)先组内翻看推举出的作品,然后组内成员做出评价,可以讲一讲自己阅读后对纪念册中的哪些内容感受深刻,还可以讲一讲自己的其他想法。
(3)请推举出的作品的作者说一说自己的设计意图。
(4)各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3.在活动结束之际,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这一板块的活动过程,梳理自己的活动收获。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1)在资料整理的方法上有收获吗?
(2)印象深刻的回忆是什么?
(3)你喜欢自己制作的成长纪念册吗?为什么?
(4)在这次活动中,你觉得自己表现得好不好?
4.小结:六年的小学生活,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让我们把那些珍贵的回忆留住,那不仅是对过去美好日子的回忆,也将是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激励。许多年后,当你们一个个长大成才,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的时候,成长纪念册还依然连接着你们和小学老师、同学的情谊。
5.安排任务:在“回忆往事”中,大家开展了许多活动,学到了不少知识。我们即将进入“依依惜别”,请大家准备好毕业赠言本,并初步了解“依依惜别”的活动内容。
6.制作装订:把制作的资料进行装订,制作成长纪念册,寻找成长的足迹。
1.侧重以生活为本位,启发学生关注生活。这是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制作“成长纪念册”,激发学生关注生活、热爱母校、珍惜同学情谊的热情。教师引导学生开拓思路,学会从众多的资料里筛选、整理,找到适合自己主题的资料,完成成长纪念册的制作。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关注美好生活的情趣。教师在指导学生制作纪念册的过程中,深入学生实际生活,对了解学生的心理有有很大帮助。
2.教师引导学生,在摸索中成长。在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在不断地摸索中成长、进步,一方面要以合作方法的指导为重点,把目标放在提高每个小组合作的实效性上,尽可能通过合作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发展,从而尽量缩小组与组之间的发展差距,最终实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另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对各项资料,包括“阅读材料”,合理利用,从众多的资料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