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段考
生物试卷
命题人:陈科灵 审题人:欧阳磊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说、得出结论”四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有性生殖生物中的一切遗传现象
2.萝卜的根形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现用两个纯合的圆形块根萝卜作亲本进行杂交,F1全为扁形块根。F1自交后代F2中扁形块根、圆形块根、长形块根的比例为9∶6∶1,则F2的圆形块根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A.2/3 B.6/16 C.8/9 D.3/16
3.下面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C.黑藻细胞中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
D.细胞呼吸中有机物的分解必须有水和氧气参与才能释放储存的能量
4.关于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的全过程都能看到染色体
B.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单体数量随着染色体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C.细胞分裂后期和末期核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同
D.有丝分裂的全过程中核DNA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始终保持一致
5.右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个阶段,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
B.C3生成C6H12O6需要[H]、ATP和多种酶
C.提高温度一定能促进C6H12O6的生成
D.无光条件有利于暗反应进行
6.如下图表示某同学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改进装置,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应向培养皿中倒入层析液
B.应将滤液滴在a处,而不能滴在b处
C.实验结果应是得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近似圆形)
D.实验得到的若干个同心圆中,最小的一个圆呈橙黄色
7.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有( )
A.正常细胞癌变后在体外培养可无限增殖
B.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
C.人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细胞凋亡的结果
D.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对于生物体不一定是有害的
8.如图是对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不同时期的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和组成染色体的DNA分子数(c)的统计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①只可以用于表示细胞分裂的前期
B.分裂后期可以用图③表示
C.图③表示的细胞一定处于分裂末期
D.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时的细胞在图①中
9.有关细胞生命历程中各种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胰岛细胞和垂体细胞中的DNA和蛋白质均不存在明显差异
B.在不断增长的癌组织中,癌细胞DNA量始终保持不变
C.随着细胞的生长,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会有所减小
D.细胞的衰老受基因的控制,细胞凋亡则不受基因的控制
10.以下几类细胞分裂时能观察到纺锤体的是
A.细菌细胞 B.根的成熟区细胞 C.蛙的红细胞 D.蛙的受精卵
11.对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进行比较,它们的主要区别发生在( )
A.前期和末期 B.间期和中期 C.前期和间期 D.间期和末期
12.如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呼吸过程图解,对此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的是①③④
B.整个②过程都发生在线粒体中
C.④过程比②过程释放的能量多
D.人在剧烈运动产生的CO2只来源于②过程
13. 关于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C.相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相同
D.相同环境下,表现型相同,基因型则不一定相同
14.具有下列各基因型的个体中,属于纯合体的是
A.YYrr B.AaBBCc C.Aa D.Yr
15.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Rr,在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该生物产生的配子类形有
A.ABR和aBR B.Abr和abR C.aBR和AbR D.ABR和abR
16.32.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是显性,黄粒(G)对绿粒(g)是显性,则Ttgg和TtGg杂交后代的基因型
和表现型种类依次是
A.5、3 B.6、4 C.8、6 D.9、4
17.人类多指基因(T)对正常指基因(t)为显性;白化基因(a)对正常(A)为隐性,这两对基因都是独立遗
传。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 他们有一个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只有一种病和有两种病的几率分别是
A.1/2、1/8 B.3/4、1/4 C.1/4、1/4 D.1/4、1/8
18.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F2植株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抗病植株的比例为( )
A.1/8 B.3/8 C.5/8 D.3/16
19.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 )
A.2:1 B.9:3:3:1 C.4:2:2:1 D.1:1:1:1
20.已知绵羊角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下列 判断正确的是 ( )
基因型 HH Hh hh
公羊的表现型 有角 有角 无角
母羊的表现型 有角 无角 无角
A.若双亲无角,则子代全部无角
B.若双亲有角,则子代全部有角
C.若双亲基因型为Hh,则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1
D.绵羊角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6小题,共60分。
21.(10分)请你解读与酶有关的图示、曲线:
(1)图1和图2是与酶的特性相关的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和图2分别表示了酶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
(2)图3是与酶活性影响因素相关的曲线,请分析回答:
当pH从5上升到7,酶活性的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
从图示曲线我们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4和图5是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曲线,请分析
回答:
图4中A点后酶促反应的速率不再增加,其限制性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从图5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底物足量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1分)如下图所示,图甲表示某大棚蔬菜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其中a~f代表O2或CO2。图乙表示该植物在适宜的条件下O2净产量(光合作用的O2产生量-呼吸作用的O2消耗量)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甲中,b可代表________,物质b进入箭头所指的结构后与________结合,生成大量的______ ___________。
(2)在适宜的条件下,若用CO2、H218O供给植物进行代谢,则甲图中的d所代表的物质应是__________。
(3在图乙中,A点时叶肉细胞内生成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在N点后O2净产量的增长逐渐减慢并趋向平衡,其制约的内在和外在主要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棚内的温度,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此时乙图中P点向______(左、右)移动。
(5)在图乙P点所处的状态时,叶绿体内ATP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A点状态时,可以发生图甲中的哪些过程(用图中字母表示)?______;D点时发生(字母表示)________。
23.(8分)下图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据图回答:
(1)此为________细胞有丝分裂________期图,细胞内共有________个DNA分子。
(2)此细胞的下一个时期细胞内共有_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_个染色单体,________个DNA分子。
(3)写出图中标号的结构名称:标号1是________;标号3是________。
24.(7分)鸡的毛腿(F)对光腿(f)是显性,豌豆冠(E)对单冠(e)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均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现有A和B两只公鸡,C和D两只母鸡,均为毛腿豌豆冠,它们交配产生的后代性状如下:C×A毛腿豌豆冠;D×A毛腿豌豆冠;C×B毛腿豌豆冠和光腿豌豆冠;D×B毛腿豌豆冠和毛腿单冠。
(1)这四只鸡的基因型分别是;A ;B ;C ;D 。
(2)D×B交配后代中,毛腿单冠鸡的基因型为 。C×B交配后代中,光腿豌豆冠鸡的基因型为 。
(3)从理论上分析;假设C×B交配后代中的光腿豌豆冠鸡全部为雄性,而D×B交配后代中的毛腿单冠鸡全部为雌性,在它们生育能力相同,随机交配的条件下,其后代中出现光腿单冠性状的个体约占后代总数的比例为 。
25.(16分)玉米植株的性别决定受两对等位基因(B—b,T—t)的支配,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玉米植株的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型 B和T同时存在(B_T_) T存在,B不存在(bbT_) T不存在(B_tt或bbtt)
性别 雌雄同株异花 雄株 雌株
(1)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BBtt的雌株杂交,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_;F1自交,F2的性别为________,分离比为________。
(2)基因型为________的雄株与基因型为________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
(3)基因型为________的雄株与基因型为________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1:1。
26.(8分)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但是,即使是纯合长翅品系的幼虫,在35℃条件下培养(正常培养温度为25℃)时,长成的成体果蝇却为残翅。这种现象称为“表型模拟”。
(1)这种模拟的表现性状能否遗传?为什么?
(2)现有一只残翅果蝇,如何判断它是属于纯合vv还是“表型模拟”?请设计鉴定方案:
方法步骤:
结果分析:
新余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段考
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