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 (36张PPT)+教案+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 (36张PPT)+教案+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08 15:51:5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导学案(附答案)
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了解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王羲之和《兰亭集序》、顾恺之和《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等基本历史事实;
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魏晋南北朝科技文化成就的取得与阶段的时代特征有着内在联系;
3.研读材料和图片,直观感受其魏晋南北朝文化艺术魅力,接受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熏陶,提高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
教学难点:祖冲之和圆周率
学习过程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齐民要术》的作者;
2.《齐民要术》的内容;
3.《齐民要术》的价值和意义。
(二)合作探究:阅读材料:《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想一想,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二、科学家祖冲之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概括下列问题:
1.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成就;
2.祖冲之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
3.祖冲之在机械方面的成就。
(二)合作探究:
材料一祖冲之使用的运算工具是竹棍,即古人所说的“算筹”。他计算圆周率,必须用算筹对九位数字的大数进行130次以上的计算,这其中包括开方,运算异常艰巨。
材料二祖冲之勤奋好学、博学多才。他制造了指南车、千里船和水碓磨等机械。他还经过多年测算,编制了一部新的历法《大明历》。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到,祖冲之在推算圆周率时付出了异常艰辛的努力,其努力的结果是怎样的?
(2)材料二反映的是祖冲之在哪两个领域内取得的重大成就?你认为祖冲之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概括下列问题: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成就;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成就;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雕塑艺术。
(二)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材料:纵观(云冈石窟)群佛,在这绵延一公里的石雕群中......他们的形态、神采动人。......这些佛像、飞天、供养人面目、身上、衣纹上,都留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艰辛。这些佛像与乐伎刻像,还明显地流露着波斯色彩。这是我国古代人民与其他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云冈石窟,是在我国传统雕刻艺术的基础上,吸取和融合印度犍陀罗艺术及波斯艺术的精华所进行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晶。
——国家文物局官网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南北朝时期政府为什么不惜巨资凿刻石窟?今天,我们从这些石窟可以看到哪些历史信息?
课堂达标检测:
1.下列历史人物与其成就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贾思勰——《齐民要术》
B.刘徽——《大明历》
C.祖冲之——最早提出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
D.蔡伦——《女史箴图》
2.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当代科学家利用巨型电子计算机已计算到小数点后约100万兆位。而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的数学家是(

A.
阿基米德
B.
张衡
C.
祖冲之
D.
宋应星
3.王羲之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在他的名作中被号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

A.《女史箴图》
B.《兰亭集序》
C.《水经注》
D.《洛神赋图》
4.石窟艺术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之一,其艺术成就为世界所瞩目。南北朝时期的石窟群的兴建是当时哪一宗教广为流传的历史见证(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道教
答案: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齐民要术》的作者:
贾思勰(xié),青州益都(今山东寿光市
)人。北魏、东魏时期大臣,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曾任高阳太守,著有综合性农书《齐民要术》。为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彰显贾思勰对人类所作的巨大贡献,临淄区在淄博市齐城农业开发区万亩农业示范园内建馆以志纪念。
2.《齐民要术》的内容:
(1)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
(2)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不误农时;
(3)强调农业生产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4)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思想。
3.《齐民要术》的价值和意义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这部农业科学技术著作,突显了我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合作探究:
想一想,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所谓“任情返道”,是指任凭主观意志,违背客观规律。这样做,不会有好结果。所以一定要顺应自然规律。这里的“自然规律”,既包括“天时”“地利”,也包括“物宜”。不同作物和不同品种有不同的特性,在安排农业生产中是必须予以考虑的。在农业生产中对物性的高度重视,这是《齐民要术》不同于前代农书的显著特点之一。
二、科学家祖冲之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概括下列问题:
1.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成就
(1)三国时期的刘徽最早提出了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
(2)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领先世界近千年。
2.祖冲之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
祖冲之对历法进行精细的观测和推算,他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算的结果相比较,只差50秒。他创制的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后来由朝廷正式颁行。
3.祖冲之在机械方面的成就:
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二)合作探究: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到,祖冲之在推算圆周率时付出了异常艰辛的努力,其努力的结果是怎样的?
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
(2)材料二反映的是祖冲之在哪两个领域内取得的重大成就?
你认为祖冲之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
机械制造、天文历法。勤奋好学、持之以恒、不断创新的精神。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概括下列问题: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成就:
(1)魏晋书法成就:
锺繇(yáo)和胡昭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家,他们兼采汉末众家书法之长,都擅长行、草、隶书,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锺繇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西晋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书法,规定用锺、胡书法作为标准书体。
(2)王羲之的书法成就: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的是东晋的王羲之。他刻苦学习书法,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所作楷、行、草书尤为精湛。他的行书、楷书摆脱了以往带有隶、篆的痕迹,当时的人就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由于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书圣”。
(3)魏碑:北魏统治者崇尚汉族文化,重视书法艺术,流传下来的碑刻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成就:
东晋的顾恺之擅长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顾恺之绘画的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雕塑艺术:
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这些佛像,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二)合作探究:
(1)原因:统治者为了宣传佛教。
(2)历史信息:石窟凝聚了深厚的宗教感情,是一个朝代的历史印记。通过这些佛像,我们完全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各阶级人物的生活面貌,为研究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提供了很好的佐证;石窟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向中国传播的过程,反映出佛教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石窟是巨大的文化宝藏,融汇了中国绘画和雕塑等,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课堂达标检测:1A2C3B4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6张PPT)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正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导入新课
1967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
祖冲之何许人也?他有哪些突出的贡献?
今天我们就会学习到。
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了解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王羲之和《兰亭集序》、顾恺之和《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等基本历史事实;
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魏晋南北朝科技文化成就的取得与阶段的时代特征有着内在联系;
3.研读材料和图片,直观感受其魏晋南北朝文化艺术魅力,接受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熏陶,提高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
教学难点:祖冲之和圆周率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齐民要术》的作者;
2.《齐民要术》的内容;
3.《齐民要术》的价值和意义。
《齐民要术》书影
齐民:平民百姓。
要术:谋生的主要技术。
《齐民要术》
1.《齐民要术》的作者:
贾思勰(xié),青州益都(今山东寿光市
)人。北魏、东魏时期大臣,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曾任高阳太守,著有综合性农书《齐民要术》。为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彰显贾思勰对人类所作的巨大贡献,临淄区在淄博市齐城农业开发区万亩农业示范园内建馆以志纪念。
贾思勰种植农作物
2.《齐民要术》的内容:
(1)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
(2)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不误农时;
(3)强调农业生产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4)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思想。
3.《齐民要术》的价值和意义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这部农业科学技术著作,突显了我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所谓“任情返道”,是指任凭主观意志,违背客观规律。这样做,不会有好结果。所以一定要顺应自然规律。这里的“自然规律”,既包括“天时”“地利”,也包括“物宜”。不同作物和不同品种有不同的特性,在安排农业生产中是必须予以考虑的。在农业生产中对物性的高度重视,这是《齐民要术》不同于前代农书的显著特点之一。
(二)合作探究

《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想一想,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二、科学家祖冲之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概括下列问题:
1.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成就;
2.祖冲之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
3.祖冲之在机械方面的成就。
1.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成就
(1)三国时期的刘徽最早提出了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
(2)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
和3.1415927之间,领先世界近千年。
2.祖冲之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
祖冲之对历法进行精细的观测和推算,他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算的结果相比较,只差50秒。他创制的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后来由朝廷正式颁行。
3.祖冲之在机械方面的成就:
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为了纪念祖冲之对我国和世界科学文化作出的伟大贡献,紫金山天文台已将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1967
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他的彩色大理石雕像镶嵌在莫斯科大学“世界大科学家陈列”的走廊上。
(二)合作探究
:材料一祖冲之使用的运算工具是竹棍,即古人所
说的“算筹”。他计算圆周率,必须用算筹对九位数字的大数进行
130次以上的计算,这其中包括开方,运算异常艰巨。
材料二祖冲之勤奋好学、博学多才。他制造了指南车、千里船和水
碓磨等机械。他还经过多年测算,编制了一部新的历法《大明历》。
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到,祖冲之在推算圆周率时付出了异常艰辛
的努力,其努力的结果是怎样的?
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
(2)材料二反映的是祖冲之在哪两个领域内取得的重大成就?
你认为祖冲之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
机械制造、天文历法。勤奋好学、持之以恒、不断创新的精神。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概括下列问题: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成就;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成就;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雕塑艺术。
《女史箴图》(摹本·局部)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成就:
书法
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使书写的载体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为书法发展成一门独特的艺术提供了物质条件。
汉字演变过程
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1)魏晋书法成就:
锺繇(yáo)和胡昭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家,他们兼采汉末众家书法之长,都擅长行、草、隶书,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锺繇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西晋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书法,规定用锺、胡书法作为标准书体。
(2)王羲之的书法成就: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的是东晋的王羲之。他刻苦学习书法,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所作楷、行、草书尤为精湛。他的行书、楷书摆脱了以往带有隶、篆的痕迹,当时的人就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由于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书圣”。
《兰亭集序》(摹本·局部)
唐太宗酷爱书法,尤其对王羲之的作品喜爱有加。他曾亲自为《晋书·王義之传》写评论,认为“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唐太宗得到《兰亭集序》后,爱不释手,“置于座侧,朝夕观赏”。相传,他在临终前,要求太子将《兰亭集序》真本随同下葬,以便他在地下也能随时欣赏。今人所见到的《兰亭集序》都是摹本。
(3)魏碑:北魏统治者崇尚汉族文化,重视书法艺术,流传下来的碑刻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魏碑《比丘道匠造像题记》(拓片)
魏碑《张猛龙碑》(拓片)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成就:
东晋的顾恺之擅长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顾恺之绘画的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女史箴图》(摹本·局部)
《洛神赋图》
以曹植《洛神赋》为脚本,绘曹植于洛水遇美丽的仙女洛神的浪漫故事,运笔细劲古朴,色彩艳丽厚重,人物刻画生动传神,山石、树木和人物的配置比例都反映了魏晋画风。
顾恺之(约346—407),东晋画家,字长康,小字虎头。今江苏无锡人,出身士族,多才艺,工诗赋,尤精绘画,长于人物肖像、山水,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雕塑艺术:
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这些佛像,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云冈石窟第20窟中的主佛
龙门石窟北魏《帝后礼佛图》(局部)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北朝
雕刻
《洛神赋图》
《女史箴图》
顾恺之
东晋
绘画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王羲之
东晋
楷书《宣示表》
钟繇
曹魏
书法
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祖冲之
南朝
数学
《齐民要术》
贾思勰
北朝
农学
成就
人物
时代
领域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特点:
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南北方民歌的风格迥异;南方民歌缠绵婉转,多描写爱情;北方民歌慷慨激昂,又有战歌,牧歌)。
体现了民族融合的特色。
思想领域的异常活跃。
科技成果突出(科学、农学)。
(二)合作探究:材料:纵观(云冈石窟)群佛,在这绵延一公里的石雕群中......他们的形态、神采动人。......这些佛像、飞天、供养人面目、身上、衣纹上,都留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艰辛。这些佛像与乐伎刻像,还明显地流露着波斯色彩。这是我国古代人民与其他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云冈石窟,是在我国传统雕刻艺术的基础上,吸取和融合印度犍陀罗艺术及波斯艺术的精华所进行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晶。
——国家文物局官网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南北朝时期政府为什么不惜巨资凿刻石窟?今天,我们从这些石窟可以看到哪些历史信息?
(1)原因:统治者为了宣传佛教。
(2)历史信息:石窟凝聚了深厚的宗教感情,是一个朝代的历史印记。通过这些佛像,我们完全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各阶级人物的生活面貌,为研究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提供了很好的佐证;石窟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向中国传播的过程,反映出佛教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石窟是巨大的文化宝藏,融汇了中国绘画和雕塑等,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下列历史人物与其成就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贾思勰——《齐民要术》
B.刘徽——《大明历》
C.祖冲之——最早提出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
D.蔡伦——《女史箴图》
2.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当代科学家利用巨型电子计算机已计算到小数点后约100万兆位。而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的数学家是(

A.
阿基米德
B.
张衡
C.
祖冲之
D.
宋应星
C
课堂达标检测
A
3.王羲之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在他的名作中被号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

A.《女史箴图》
B.《兰亭集序》
C.《水经注》
D.《洛神赋图》
4.石窟艺术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之一,其艺术成就为世界所瞩目。南北朝时期的石窟群的兴建是当时哪一宗教广为流传的历史见证(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道教
B
A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课题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历史
年级
七年级
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了解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王羲之和《兰亭集序》、顾恺之和《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等基本历史事实;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魏晋南北朝科技文化成就的取得与阶段的时代特征有着内在联系;3.研读材料和图片,直观感受其魏晋南北朝文化艺术魅力,接受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熏陶,提高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重点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
难点
祖冲之和圆周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967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祖冲之何许人也?他有哪些突出的贡献?
今天我们就会学习到。
阅读材料
用材料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齐民要术》的作者;2.《齐民要术》的内容;3.《齐民要术》的价值和意义。
阅读教材,找出所列问题,标记疑难问题。
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二)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1.《齐民要术》的作者:
贾思勰(xié),青州益都(今山东寿光市
)人。北魏、东魏时期大臣,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曾任高阳太守,著有综合性农书《齐民要术》。为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彰显贾思勰对人类所作的巨大贡献,临淄区在淄博市齐城农业开发区万亩农业示范园内建馆以志纪念。2.《齐民要术》的内容:(1)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
(2)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不误农时;
(3)强调农业生产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4)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思想。3.《齐民要术》的价值和意义《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这部农业科学技术著作,突显了我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学生一边回答一边记忆,认真听讲,记笔记,可以提问。
通过师生互动,夯实基础,解决疑难,精讲点拨。
(三)合作探究:
《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想一想,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所谓“任情返道”,是指任凭主观意志,违背客观规律。这样做,不会有好结果。所以一定要顺应自然规律。这里的“自然规律”,既包括“天时”“地利”,也包括“物宜”。不同作物和不同品种有不同的特性,在安排农业生产中是必须予以考虑的。在农业生产中对物性的高度重视,这是《齐民要术》不同于前代农书的显著特点之一。
阅读教材,探究问题
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复习教材内容,夯实基础,深化理解,提升能力.
二、科学家祖冲之(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概括下列问题:1.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成就;2.祖冲之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3.祖冲之在机械方面的成就。
阅读教材,找出所列问题,标记疑难问题。
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二)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1.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成就(1)三国时期的刘徽最早提出了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2)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领先世界近千年。2.祖冲之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祖冲之对历法进行精细的观测和推算,他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算的结果相比较,只差50秒。他创制的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后来由朝廷正式颁行。3.祖冲之在机械方面的成就: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学生一边看图片一边回答一边记忆,认真听讲,记笔记,可以提问。
通过师生互动,夯实基础,解决疑难,精讲点拨。
(三)合作探究:材料一祖冲之使用的运算工具是竹棍,即古人所说的“算筹”。他计算圆周率,必须用算筹对九位数字的大数进行130次以上的计算,这其中包括开方,运算异常艰巨。材料二祖冲之勤奋好学、博学多才。他制造了指南车、千里船和水碓磨等机械。他还经过多年测算,编制了一部新的历法《大明历》。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到,祖冲之在推算圆周率时付出了异常艰辛的努力,其努力的结果是怎样的?
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2)材料二反映的是祖冲之在哪两个领域内取得的重大成就?你认为祖冲之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机械制造、天文历法。勤奋好学、持之以恒、不断创新的精神。
阅读教材,探究问题
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复习教材内容,夯实基础,深化理解,提升能力.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概括下列问题: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成就;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成就;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雕塑艺术。
阅读教材,找出所列问题,标记疑难问题。
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二)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成就:(1)魏晋书法成就:锺繇(yáo)和胡昭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家,他们兼采汉末众家书法之长,都擅长行、草、隶书,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锺繇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西晋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书法,规定用锺、胡书法作为标准书体。(2)王羲之的书法成就: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的是东晋的王羲之。他刻苦学习书法,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所作楷、行、草书尤为精湛。他的行书、楷书摆脱了以往带有隶、篆的痕迹,当时的人就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由于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书圣”。(3)魏碑:北魏统治者崇尚汉族文化,重视书法艺术,流传下来的碑刻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成就:东晋的顾恺之擅长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顾恺之绘画的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雕塑艺术: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这些佛像,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学生一边看图片一边回答一边记忆,认真听讲,记笔记,可以提问。
通过师生互动,夯实基础,解决疑难,精讲点拨。
(三)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材料:纵观(云冈石窟)群佛,在这绵延一公里的石雕群中......他们的形态、神采动人。......这些佛像、飞天、供养人面目、身上、衣纹上,都留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艰辛。这些佛像与乐伎刻像,还明显地流露着波斯色彩。这是我国古代人民与其他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云冈石窟,是在我国传统雕刻艺术的基础上,吸取和融合印度犍陀罗艺术及波斯艺术的精华所进行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晶。
——国家文物局官网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南北朝时期政府为什么不惜巨资凿刻石窟?今天,我们从这些石窟可以看到哪些历史信息?(1)原因:统治者为了宣传佛教。(2)历史信息:石窟凝聚了深厚的宗教感情,是一个朝代的历史印记。通过这些佛像,我们完全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各阶级人物的生活面貌,为研究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提供了很好的佐证;石窟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向中国传播的过程,反映出佛教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石窟是巨大的文化宝藏,融汇了中国绘画和雕塑等,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教材,探究问题
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复习教材内容,夯实基础,深化理解,提升能力.
请同学们画出本课的知识树或者知识网络图
画出本课的知识树或者知识网络图
通过这一环节,是同学们对本课内容形成知识体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