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案例
铁岭五中 韩春红
【设计依据与构想】
丰富多彩的自然界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大课堂,在自然界中动物运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留心观察是学生积累知识和学习经验的重要途径。动物的运动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现象。通过方方面面的渠道都能获得对动物运动最基本的认识。?
本节课内容在开始时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美丽的画面让学生去感悟、去发现,然后通过观察、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理解动物运动的意义,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2.举例说明动物运动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
1.学会利用各种渠道收集资料。?
2.提高观察动物运动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观察和小组活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关注自然、保护环境、团结协作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列举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2.举例说明动物运动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举例说明动物运动的重要性。?
【教学流程及分析】
一、导入新课(情景创设)
教师: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对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有何意义??
学生: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对生物的进化有重要意义。生物能够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进化。?
教师:正是由于地球环境的复杂、变化多端,地球上的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求得生存,保证种族的繁衍与延续。动物也不例外,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运动方式,以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设计思想 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同时也为讲解动物通过运动主动地适应环境埋下伏笔。
二、新课
活动:?
播放一段多媒体片断,请注意收集信息及时记录。画面中出现:游弋的鱼群、飞翔的海鸥、扑腾入水的企鹅、跳跃的猴群、飞跑的麋鹿、追逐的猎豹、悠然的丹顶鹤、开屏的蓝孔雀、快速旋转运动的草履虫。(配有节奏较快的背景音乐,随画面一幅幅闪过。)?
设计思想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美丽的画面,让学生去感悟、去思考、去发现。
学生:积极思维,收集信息,及时记录。?
教师:从刚才的片断中,你收集到哪些信息??
学生:近十种动物,它们的状态都不一样,有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和地上跑的、跳的……
教师:动物生活环境的多样性决定了其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问题一: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方案一:?
活动:收集动物运动方式的资料(课前布置)?
收集资料:收集有关草履虫、水螅、蚯蚓、河蚌、乌贼、蜜蜂、鲫鱼、青蛙、蛇、家鸽、兔等动物以及它们的运动方式的相关资料。?
整理资料:将各种动物的运动方式按其栖息环境的特征进行分类。
栖息环境 运动方式 动物名称
水 游泳 鱼、虾、蛙、草履虫、鲫鱼、海豚等
爬行 蟹、蚌等
陆地 行走 大象、狗、猫等
奔路 鸵鸟、马、豹等
爬行 蛇、蜗牛、蜘蛛、猴子、蚯蚓等
跳跃 蝗虫、袋鼠等
空中 飞行 家鸽、蝙蝠、蜻蜓、蜜蜂等
教师:指导学生将收集到的各种动物的运动方式按其栖息环境的特征进行分类。?
学生:利用多媒体填写表格,然后分组、讨论、汇报、得出结论。?
设计思想:这个环节锻炼学生的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案二:?
分别探究动物在水中、陆地、空中的运动方式。?
(一)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
教师:出示实物金鱼?
学生:认真观察并描述实物展台上的金鱼是如何在水中运动的??
设计思想 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自己去感知金鱼的运动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一定是游泳吗??
先做个吹气球比赛的小游戏,将充满气且未扎口的气球放手。?
学生:观察?
教师:用语言描述它是怎样运动的?思考哪种动物是这样运动的??
设计思想 通过对气球运行轨迹的描述,学生很轻松地说出乌贼是这样运动的。这个小游戏使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乌贼的运动方式。
播放草履虫、水母、龟、青蛙、鱼等水中动物运动的视频。?
学生:仔细观察它们在水中的运动,描述它们是怎样在水中运动的呢??
设计思想 通过观看视频,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感受水中动物运动方式是多样的。
学生讨论总结出水中各种动物的运动方式。?
水母、乌贼、草履虫、蛙、鸭、鹅、鱼。?
联系生活实际,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1.火箭升空与水母、乌贼等动物的倒退运动的相似之处是什么??
2.船是模仿哪种动物制成的??
设计思想 联系神舟六号,让费俊龙、聂海胜这两位英雄的名字再一次在学生脑海里辉煌,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联系仿生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举几个仿生学的例子,如雷达、飞机、悉尼歌剧院等,然后提出希望,希望学生将来在这个领域能有所作为。
教师:水生动物的运动形形色色,游泳是适应水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
(二)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
活动:观察几种动物的运动?
学生自由选择,只要是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观察哪种小动物都可以。?
请学生把课前准备的小动物拿出来,以组为单位,观察它们运动的情况。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请小组代表描述他们观察的小动物是怎样运动的。?
设计思想 学生通过实物观察,能真切地体会到陆地动物的运动方式,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通过对动物运动的描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观察结束之后,用提示性的语言问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这些小动物?有的同学说放掉。?
教师:对。我们要把它们送回到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中去,让它们回归大自然。任何一个生命都是无数机缘的巧合,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呵护,哪怕是一草一木,都有生存的权利,因此我们更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
设计思想 在这一活动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关爱生物,唤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
学生总结出动物在陆地上的4种运动方式:爬行、行走、奔跑、跳跃。?
(三)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
活动:?
1.看多媒体展示的图片、影像资料。?
2.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的有关空中动物运动方式的信息。?
3.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
4.课外观察:?
分组汇报,得出结论:空中的动物主要包括鸟类和昆虫,还有蝙蝠。运动的主要方式是飞行和滑翔。?
设计思想 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获得自身的充分发展,以及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共同进步。
教师:出示4张鸟类飞翔时的图片。?
设计思想 让学生领略鹰击长空的风采,暗示学生“天高任鸟飞”,只要你有鸿鹄之志,并为之不懈努力,终会大展宏图。
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学生:游泳、飞行、跳跃、行走、奔跑、爬行等。?
教师:动物的运动是盲目的吗??
学生:不是。动物的运动是主动、有目的地改变自己的空间位置、占领生活领域。?
教师:这也是动物和植物的区别之一。?
教师:同一种动物在不同的环境当中,它们的运动方式也不相同,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设计思想 让学生知道动物在不同生活环境里,为了生存,采用一种或多种运动方式。
学生:青蛙,它在水中会游泳,在陆地上还会跳跃和爬行。蝗虫,它在空中能够中行,在陆地上能爬善跳。?
……?
师:动物的运动方式与什么有关??
学生:与环境有关。引出下一个问题。?
问题二:动物通过运动主动地适应环境。?
方案一:?
多媒体演示动物通过运动捕食、迁徙等画面。?
学生观察。?
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1)“夏来冬去”大雁为什么有长距离飞行本领??
(2)鸭子为什么能在河里游来游去??
(3)金钱豹奔跑时为什么要奔跑的这样快??
(4)草原上的一些食草动物往往奔跑迅速,这对动物有什么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出动物运动的意义:?
动物可以通过运动捕食,躲避敌害,有利于个体生存;通过迁徙等寻找适宜的生活环境以便繁衍后代。?
设计思想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和教师的角色都发生了变化:学生成了合作学习的“参与者”,真正的主人,同时也是教师合作的伙伴,学生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参加小组学习,主动与人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成了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又是学习的“协作者”,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提高。
方案二:?
教师: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运动来适应环境,以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这也是动物运动的重要性。?
多媒体出示文章《由动物的奇异运动方式想到的》?
学生朗读。?
教师:文中树蛙、蛇、蜥蜴为适应环境的变化,都变得会飞,这个变化是由于变异而进化成的,这种变异是有利的吗?是可遗传的吗?生物正是由于这种遗传和变异而不断地得以进化。
多媒体出示表格,学生填表:
名称 变异 运动方式 原因
树蛙 蹼比普通树蛙大得多 跳跃、滑翔 大规模的地壳运动使这里变为孤岛
蛇 强劲的肌肉使身体拉成扁平 爬行、滑翔
蜥蜴 身体两侧有庞大的肉垫,扁平的尾巴 爬行、滑翔
教师:由此可见,动物通过运动主动地适应环境,那些没有发生变异的、不能适应环境的都将死亡。人类也是如此,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设计思想 通过师生共同完成填表,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归纳理解能力,把遗传变异的知识与这节所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说明动物通过运动主动地适应环境,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同时也使学生了解要奋发向上,不思进取将被社会所淘汰,从而进行情感教育。?
教材中,介绍鸟的南北迁徙,也是鸟通过运动来主动地适应环境。
三、陶冶情操
古往今来,描写动物的诗词美文数不胜数,请你列举描写动物的诗词或成语,并把涉及到的动物的运动方式一并说出来。?
设计思想 活跃课堂气氛,并且让学生知道,任何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生物学的学习,我们同样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
四、课堂评价
1.独立完成教科书P52“自我评价”,小组内互相评价。?
2.小组讨论:思维拓展题,组内选代表发表观点,全班交流,教师总结。?
3.列举你最熟悉的动物,说明它是如何通过运动适应其生存环境的??
设计思想 教师对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通过学生举例,培养学生深入探究的意识,将生物课堂延伸到日常生活中,鼓励学生多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索。
五、知识梳理
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应该掌握哪些知识??
请学生回答,归纳出知识点:?
1.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1)动植物主要区别之一(运动)。?
(2)方式:水中运动方式、陆地运动方式、空中运动方式。?
2.动物运动的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3.动物运动的意义:?
(1)有利于个体生存。?
(2)有利于种族繁衍。?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观察学习,请同学们谈谈感受和收获。必要时教师帮助学生补充、完善。
【教学感悟】
本课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观察、讨论交流为主。教师仅在必要时予以提示和补充。这节课学生课前准备较多,课上的活动也多,在教师积极引导和教学机制的控制下将会是最大的优点,但如果任何一方准备不足,本课都会失败。因此课前准备一定要做好、做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