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在天晴了的时候 教案+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12在天晴了的时候 教案+反思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4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08 21:3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 在天晴了的时候
《在天晴了的时候》是现代诗人戴望舒写的一首诗。整首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形象生动,描写了雨过天晴的景色。诗人将真实与想象融合,勾勒了一幅富有诗意的自然风光图。
这首诗节奏舒缓,叙述紧凑有序,依次描写了雨后的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等景物及雨后漫步小径的独特感受。诗人观察细致独特,想象富有诗性,赋予文字一种宁静而不乏灵动的美感。
全诗共有三个小节,语言清新明快,结构完整紧凑,感情真挚自然,富有韵律美,能让人们领悟春天的魅力、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第1节中“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抖去水珠的凤蝶儿”等,一连串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运用,让雨后天晴的景象充满了生机。“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用了美妙而贴切的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凤蝶儿“五彩”的翅膀幻化为一开一收的智慧书页,凤蝶儿在木叶间闲游,借凤蝶儿的“闲游”巧妙地完成了诗人对自己悠闲心态的表达。
第2节中的“到小径中去走走吧,/在天晴了的时候”没有与第1节的前两句完全重章叠句,而是运用回环的方式,呼吁读者在天晴了的时候,到小径中去走走,突出和强调了诗人悠闲愉悦的情感。
第3节中“新阳推开了阴霾了”用一个“推”字将“新阳”拟人化,展现了一幅雨后天晴的明丽画卷。画卷中,小溪在温暖的和风中泛起微微涟漪,浮云在天空中自在飘移,投影在青山间。这一节中云的“闲游”照应了第2节中凤蝶儿的“闲游”,抒发了诗人宁静平和、自在悠闲的心绪。
全诗押韵(候、走、柔、垢、头、透、游、收、手、皱),韵与诗歌节奏、自然景物、诗人情感和谐相融。如“赤着脚,携着手,/踏着新泥,涉过溪流”,借助跳跃的节奏和音韵的变化,将亲近自然的愉悦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是一首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儿童诗,诗人通过对小径雨后美丽景象的生动描写,引导人们到雨后的小径上走一走,去感受亲近自然的自由和快乐,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认读、小组合作互相正音的方式会认“炫、垢”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品悟课文。
3.结合自己喜欢的诗句,与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4.尝试用诗的形式,写写自己看到过的雨后天晴的景象。
5.通过学习课文,激发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能自主阅读诗歌,与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难点
用诗的形式,写写自己看到过的雨后天晴的景象。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学生自主识字为主。在预习和自读课文时,提出识字要求:借助字典和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词,并用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的方式来理解词语的意思。生字教学时,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炫、垢、怯、曝、晕”等字容易误读,为了保证练读时能正确认读,可以在学生自读前,安排这些易误读字的正音,重点指导“曝、晕”等字的读音。
2.阅读理解
学生在前几课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朗读现代诗的一些基本方法,本课的朗读,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由练读。学生在练读诗歌时,要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对于朗读方面的疑问点或者难读处,提醒学生做好标记,然后组织交流。学生在自读练习后,以小组或同桌为单位,进行朗读展示及互评。在小组或同桌互评朗读的基础上,练习完善自己的不足之处。最后组织全班层面的朗读展示,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点拨,引导学生通过停顿和重音,体现出诗歌的韵味。
在对诗歌进一步理解时,可以根据学习提示,以“结合自己喜欢的诗句,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这一任务组织学生自读自悟,交流分享。学生在自读自悟后,以小组或同桌为单位,组织学生交流阅读感受,互相分享。在学生分享其阅读感受时,教师可以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运用前几课所学的方法,如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等,将自己的感受说具体。
3.表达运用
学生运用已掌握的阅读方法自学,通过讨论、合作学习、诵读等形式学习后,能逐层理解重点字词和关键句子,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再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回忆雨后天晴所见的景象,并尝试以诗的形式,写写自己看到过的雨过天晴的景象。
课前准备
1.搜集戴望舒的相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图片导入,引入课题
1.课件出示一组雨过天晴的图片,导入:看着这组图片,你想到了哪些词语?也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
2.学生自由交流,指名回答。
示例:雨后初霁、云开日出、云消雾散、风止雨霁……
3.过渡:雨过天晴,正是我们出去走走的好时候,你有这样的经历吗?你们还记得空气中充满的泥土味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美丽的情怀,去学习一首清新的诗歌——《在天晴了的时候》。(课件同步出示课题和作者)
4.介绍戴望舒,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戴望舒(1905—1950) ,名承,字朝安,又名戴梦鸥。是诗坛上负有盛名的“雨巷诗人”。他的诗歌和诗论极富个性,虽然总量不多,却“以少胜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是一位现代派象征主义诗歌代表人物,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他的《雨巷》《母爱》《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诗篇,堪称杰作。
5.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这首诗写于1944年6月,当时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况,可以说作者怀有一颗心在静静等待——以一种在希望之中守望的精神姿态。所以诗人写这首诗就是歌唱光明和解放的。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教师巡视指导。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将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圈画标注不理解的字词。
2.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相互纠正读音。
“赤、涉”都读翘舌音;“晕皱”的“晕”读第四声,读 yùn;“怯”读qiè,不要读成了què。
3.教师指名学生分节读诗歌,注意读出节奏和韵律。
4.学生自由读诗歌,说说诗歌写了什么内容。
雨过天晴的时候,风景很美,告诉大家可以到大自然中去走走。
5.过渡:刚刚同学们自由朗读了诗歌,相信大家对诗歌有了一定的体会。下面四人为一组或同桌两两为一组再次朗读,互相点评,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练习完善。边读边思考:哪些地方写得特别优美、生动?
6.学生分组合作读后互评。
7.全班齐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停顿和重音,读出诗歌的韵味。
板块三 深入研读,欣赏美景
1.学习第1节。
(1)齐读第1节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诗中景物。
(2)指名反馈,教师相机出示课件。
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
(3)过渡:雨过天晴,一切都是新的,所有的景物都变得十分美好。请大家默读诗歌并想一想,自己最喜欢哪一种景物?为什么?默读时在相应的地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4)找出相关诗句,读一读,结合词语,想象画面,交流感受。
句段1:给雨润过的泥路,
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①引导学生在朗读诗句的同时,抓住关键词“雨润过的”“凉爽”“温柔”,想象雨后小路的画面。
②师:结合生活实际读诗句,想象自己此时正走在雨后的小路上,呼吸着野外的新鲜空气……试着说说雨后的小路给你留下的印象。(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示例:温润的、凉爽的、温柔的、散发着泥土芳香的、柔软的、空气新鲜的……
③学生理解“凉爽”“温柔”两个词语,探究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体会雨后的泥路带给人的具体感受。
“凉爽”是指被雨水滋润过的泥路,让人感觉很凉爽。“温柔”是指泥路让人感到柔软和美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④引导学生赏析句子,感受雨后泥路的美好。
雨后的小径满是泥泞,一脚踩下去就会沾一鞋的泥,这原本是让人难以接受的,可是到了诗人的笔下,黏糊糊的泥巴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母亲的手,亲切而又温情脉脉地抚摸着你的双脚。
⑤再读诗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理解融入到朗读中,语气轻柔,读出泥路的凉爽和温柔。
句段2:炫耀着新绿的小草,
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⑥速读诗句,抓住“炫耀”“洗净”“尘垢”想象画面。(画面:小草在雨后特别干净碧绿,像人一样洗净了灰尘和污垢,仿佛在夸耀自己)
⑦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理解“炫耀”一词,并结合诗句体会这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
炫耀,夸耀。小草在雨后洗净了身上的灰尘和泥垢,干净碧绿,仿佛在夸耀自己,体现了小草的快乐与自豪。
⑧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炫耀”,体会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⑨学生相互交流:雨后的小草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尘垢,看起来生机勃勃,想象一下它们会说些什么。
示例一:刚刚洗过澡,真是舒服极了!
示例二:瞧呀,小雨滴落在我的身上,就像是给我戴上了一条漂亮的项链呢!
⑩师引导:结合生活实际读诗句,想象被雨水洗净的小草是什么样的,带给自己怎样的感受。(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示例:新绿的、充满生机的、干净的、顶着小雨滴的、戴着珍珠的、快乐的、可爱的、活泼的……
?教师指导朗读(用欢快的语气读出小草的开心)。学生再读诗句(齐读)。
句段3:不再胆怯的小白菊,
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试试寒,试试暖,
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引导学生朗读时画出关键词“胆怯”“慢慢”“抬起头”“试试”,学生动作表演,体会小白菊的谨慎和勇敢。
?抓住“胆怯、慢慢、抬起头、试试”,体会诗人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胆怯”说明小白菊经历了风吹雨打;“慢慢”“试试”体现了小白菊的勇敢和生命力的顽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后小白菊的姿态之美。
?教师指导理解“绽透”。(播放花儿绽放的视频)
?引导学生在脑海中想象雨后小白菊一瓣瓣绽放的情形。
?师:结合生活实际读诗句,想象经历过风吹雨打的小白菊有了雨水的滋润慢慢绽放的场景,说说带给自己怎样的感受。(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示例:小心翼翼的、文静的、美丽的、自信的、绽放的、幸福的……
?教师指导朗读(读出小白菊的自信、幸福)。学生再读诗句(指名读)。
句段4:抖去水珠的凤蝶儿,
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
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教师范读,学生在脑海中想象凤蝶儿抖落水珠、自由飞舞的画面。
?指导多音字“曝”的读音。
“曝着阳光”中的“曝”读pù,不要读成了 bào。
?课件出示凤蝶儿自由飞舞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理解“自在闲游”,体会凤蝶儿的自由与快乐,感受雨后的美好。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感受诗人的奇妙想象和凤蝶儿翅膀的美丽。
诗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凤蝶儿的翅膀比喻成书页,描绘出了凤蝶儿翅膀的多彩和美丽。
说话练习,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自在闲游”。
A.教师出示课件相关练习。(仿写“有的……在……”)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
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瞧,
有的落在娇艳的花朵上,
在和花儿说着悄悄话呢;
有的________,
在________。
B.四人小组内练习说话,全班交流。
2.过渡:通过第1节的学习,我们在雨后初晴的小径中看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为什么作者能写出这么美的诗歌?
3.学生交流,指名回答。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节。
板块四 发散思维,丰富画面
1.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同学们,学习了这首诗第1节的内容,大家想一想,除了可以看到湿润的泥路、炫耀着新绿的小草、绽放的小白菊、自在闲游的凤蝶儿,还可以看到哪些景物呢?(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板书:看到——)
示例:小蚂蚱、小蚂蚁、小花、小鸟、蝴蝶……
2.过渡:雨后的景色多美呀,可以看到这么多景物!让我们继续跟随诗人的脚步去小径中走走吧!
3.学习第 2节。
句段1:到小径中去走走吧,
在天晴了的时候:
赤着脚,携着手,
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1)学生齐读第2节。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一节“到小径中去走走吧,/在天晴了的时候”与第1节“在天晴了的时候,/请到小径中去走走”的相同之处,讲解“反复”是如何体现的及其作用。
诗人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到小径中去走走吧,/在天晴了的时候”照应第1 节“在天晴了的时候,/请到小径中去走走”。诗人再次向人们发出号召,呼吁人们去雨后的小径中走走,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抓住“携着、踏着、涉过”这一系列动词,引导学生感受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快乐和惬意。
4.学习第3节。
句段2:新阳推开了阴霾了,
溪水在温风中晕皱,
看山间移动的暗绿——
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1)学生齐读,找出诗歌中描绘的天晴后所看到的景象。
新阳、溪水、云。
(2)抓住关键词“推开、晕皱、脚迹、闲游”,体会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展现出的大自然给人的清新、舒适之感,让学生增强投身大自然的渴望。
“推开”描绘出太阳的伟大力量。“晕皱”表现出溪水的美丽与陶醉之态。“脚迹”“闲游”体现了云的悠闲、美丽。在诗人笔下,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新阳推开阴霾、溪水陶醉、云生出脚闲游,一切都是那么清新和舒适。
(3)引导学生想象雨过天晴,浮云遮住太阳,使山间的树木与草丛呈现暗绿色的画面,体会“山间移动的暗绿”与闲游的云之间的关系,体会诗人的观察细致,感情至深。
(4)小结: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乌云散了,一切都显得那样的明朗。溪中波光荡漾,林中树影婆娑,天空云儿闲游……多美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节诗句。
(5)过渡:你留心观察过雨后天晴的景象吗?把你看到的、听到的说一说。
(6)学生尝试用诗歌的形式写雨过天晴所见的景象,教师巡视指导。
(7)学生自由发言,交流分享。
5.结合诗歌的背景资料,引导学生找出诗歌中描写的对象,赏析其象征意义。
“泥路”象征新生的国土。“小草、小白菊、凤蝶儿”象征被解放的各阶层人民。“新阳”象征胜利的曙光。“温风”象征解放的力量。
6.小结:通过赏析描写对象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感受诗人运用象征的手法,歌颂光明和解放,对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板块五 图示回顾,课文总结
1.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课文内容,并利用图示结构指导学生背诵。
2.总结:读了这首生动活泼的小诗,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瞧这雨后的小径,是多么的清新美丽!大自然是迷人的,在天晴了的时候,千万别错过了去体验自然的馈赠。让我们在闲暇之余,走出家门,亲近自然吧!
练习设计
完成对应训练。
1.本次诗歌教学的设计意在积极落实自主阅读。自主阅读最本质的特点是整篇阅读文章教学任务的完成,主要依靠作为个体的学生和作为群体的学生的自主读书、自主解读、自主鉴赏、自主感悟。
(1)自主读书: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如个别读、集体读、齐读等,让学生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和理解,再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2)自主解读:学生凭自己的知识积累、从篇章结构、表达技巧到一词一句,通过与同学交流、探究,获得更精准、更独到的感悟。
(3)自主鉴赏:学生通过多媒体手段、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获得具有审美享受的自主赏析权。
(4)自主感悟:让学生获得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教师以自己更加成熟、更加睿智的感悟平等地与学生交流碰撞,让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情感体验。
2.在教学中,对学生的点评要以鼓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励学生充分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