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
本单元语文园地共安排了四个板块,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
“交流平台”主要是引导学生围绕本单元现代诗的初步认识展开交流,学习伙伴分别从诗歌的节奏感、独特表达、丰富想象、真挚情感等角度阐释了现代诗的特点,旨在引导学生从自己的阅读体验出发,交流对现代诗的感受,加深对现代诗的认识。
“识字加油站”这一板块按朝代顺序编排了几位古代文人的名字。学生在认读这些古代文人名字的过程中,可以认识“屈、渊”等生字。这一板块的设置不但可以让学生认识生字,还能通过交流,增进对古代文人的了解,也是对本单元诗歌学习的延伸与拓展。
“词句段运用”部分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部分编排了几个描写颜色的句子,其中第1句是出自本单元的现代诗《白桦》。每句话的加点部分采用不同形式描写颜色,体现了语言表达的丰富性。第二部分是仿照示例写短诗,学生需要注意加点部分的形式,要仿照加点部分写短诗。这个部分的设置旨在通过言语实践,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诗歌用词的丰富、生动、独特。
“日积月累”编排了几句关于诗歌的中外名言。第1句和第2句是中国名言,分别指出了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感和现代诗歌的阅读价值;第3句是外国名言,指出了现代诗歌情感强烈的特点。
教学目标
1.交流学习现代诗歌的感受,加深对现代诗的认识。
2.能在了解古代文人的过程中,会认“屈、渊”等生字。
3.朗读并积累描写颜色的句子,感悟写法。
4.能积累关于诗歌的名言,并在积累的过程中加深对诗歌的认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交流学习现代诗歌的感受,加深对现代诗的认识。
教学难点
1.能积累关于诗歌的名言,并在积累的过程中加深对诗歌的认识。
2.朗读并积累描写颜色的句子,感悟写法。
教学策略
1.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应重点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现代诗歌的特点。教师要让学生结合本单元的课内学习及课外活动,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对现代诗歌的认识,自由交流时不要对学生的表达提出过高要求。学生可以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并梳理、总结观点,在形成相对一致的认识后再进行全班交流。学生在回顾、梳理的基础上,可以先读读“交流平台”中的内容,再仿照学习伙伴“观点+例子”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进一步交流现代诗的特点。
2.识字加油站
“识字加油站”首先要让学生借助拼音,认读古代诗人的名字,再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了解的古代诗人。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交流内容给出指导,如,当学生介绍的内容较简单时,教师可以适时追问其代表作品或创作的名句,若学生回答不上来,教师可拓展补充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发现书中名字按朝代顺序排列的规律,教师可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补充不同时代的代表文人,拓展积累其名篇佳句。
3.词句段运用
“词句段运用”的第一部分可以先在课前布置学生从阅读过的书籍、文章中去收集自己喜欢的描写颜色的句子的任务,再在交流完教材中的3个句子后将收集的句子进行分享。在课上朗读3个句子时,要注意加点字,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其作用,并说说自己的发现,然后让学生选择一句读给大家听,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最后得出“描写颜色,表达方式也可以多样”的结论。
第二部分要先让学生在理解第2首诗中加点词语的基础上练读短诗,并指名展示朗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交流“你的记忆深处有没有难忘的经历?”“春天的早晨又给你怎样的印象?”等相关问题,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调动情感,再仿照示例写短诗。学生在完成短诗后,先在小组内交流分享,再在全班交流分享。教师在全班交流环节中要适时点评,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现代诗歌语言表达的独特。
4.日积月累
“日积月累”旨在引导学生能积累关于诗歌的名言,并在积累的过程中加深对诗歌的认识。教师先要提示“潜”的读音,再指导学生将名言读正确。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先让学生互相交流,理解名言的意思,教师再相机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描写颜色的句子。
2.搜集古代文人的相关资料。
3.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交流学习现代诗歌的感受,加深对现代诗的认识。
2.能在了解古代文人的过程中,认识“屈、渊”等生字。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回顾交流,总结特点
1.导入: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许多现代诗,“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知不觉地得到了真善美的熏陶。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去看看有什么收获吧!(课件出示:语文园地“交流平台”)
2.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对现代诗的认识,相机引导学生读读“交流平台”中的内容。
3.学生交流第1句,课件出示《繁星》(七一)的内容。
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1)学生自由朗读。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3)引导学生发现第一位学习伙伴告诉的诗歌的特点。
(4)课件出示教材上第一位学习伙伴的话,让学生轻声读。
我很喜欢本单元的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
(5)学生自由交流还有哪些诗句让自己觉得朗读上口、悦耳动听,指名读诗句。
4.学生交流第2句,课件出示相关内容。
①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
②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
③炫耀着新绿的小草。
(1)学生自由朗读后,教师范读。
(2)引导学生发现第二位学习伙伴告诉的诗歌的特点。
(3)课件出示教材上第二位学习伙伴的话,学生齐读。
诗歌常常表达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因此,语言表达也很独特,如,阳光是“绿的”,寂静是“朦胧的”,小草“炫耀”着新绿。
(4)引导学生思考诗人运用这样的表达方式有什么效果,教师相机指导。
①诗中“绿”是生命力的象征,在诗人眼里,自然界的万物都是充满绿色,充满生命力的,诗人写“风、雨、水、阳光”是“绿”的,能更好地表现出一派充满生机的景象。
②诗人认为“寂静”是“朦胧的”,是运用了通感的手法,将视觉和听觉这两种感觉相互沟通、转换,诗人这样的表达方式更能表现出白桦含蓄而高洁的精神。
③小草“炫耀”着新绿,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这样的表达方式能够体现出小草的快乐与自豪。
(5)引导学生结合前一阶段的摘抄,仿照书中“观点+例子”的表达方式,进一步交流现代诗的特点。
(6)学生齐读,在读的过程中想象画面,感受诗人丰富的想象,体会语言表达的独特。
5.学生交流第三句,课件出示相关内容。
①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②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学生自由朗读。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3)引导学生发现第三位学习伙伴告诉的诗歌的特点。
(4)课件出示教材上第三位学习伙伴的话。
诗歌往往饱含着真挚的情感,如,“永不漫灭的回忆”和“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让我体会到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依恋。
(5)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交流自己是如何从“永不漫灭的回忆”和“我只躲到你的怀里”体会到诗人对母亲深深的依恋的。
①“永不漫灭的回忆”表示儿时与母亲的旧事对诗人来说是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
②“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说明每当诗人遇到烦恼、忧愁和痛苦时,想到的都是母亲,因为母亲能为诗人提供一个安全、温暖的港湾。
(6)引导学生交流所学诗歌中饱含真挚的情感的句子,体会现代诗饱含真挚情感的特点。
①“赤着脚,携着手,/踏着新泥……”中,体会到诗人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②“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中,体会到诗人对白桦的赞美与崇敬。
③“好像是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都是绿的……”中,体会到诗人对绿的赞叹之情。
板块二 读读认认,拓展延伸
1.过渡:我们了解了现代诗歌的特点,下面我们再来认识一些古代文人吧!(课件出示“识字加油站”的内容)
屈(qū)原 陶渊(yuān)明
孟(mèng)浩然 杜甫(fǔ)
韩( hán )愈(yù) 刘禹(yǔ )锡(xī)
范仲(zhòng)淹 龚(gōng)自珍
(1)学生根据拼音自由认读。
(2)教师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2.课件出示生字。
屈(qū) 渊(yuān) 孟(mèng)
甫(fǔ) 韩( hán ) 愈(yù) 禹(yǔ ) 锡(xī) 仲(zhòng)
龚(gōng)
(1)学生自由认读生字。
(2)同桌间互相认读生字。
(3)教师指名认读,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3.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了解这些古代的文人吗?
(1)学生交流课前查找的相关资料,教师适时追问其代表作或创作的名句。
(2)课件出示文人资料。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陶渊明,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辞赋家。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孟浩然,唐代诗人,世称“孟襄阳”。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
杜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被后世尊为“诗圣”,对历代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韩愈,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范仲淹,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龚自珍,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3)组织全班交流下面这些作者及其句子。
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孟浩然: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引导学生发现书中名字按朝代排列的规律,组织学生补充不同时代的代表文人或拓展积累其名篇佳句。
4.小结:不论是现代文人,还是古代文人,都为我国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应该记住他们,记住他们的作品,记住他们的名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并积累描写颜色的句子,感悟写法。
2.能积累关于诗歌的名言,并在积累的过程中加深对诗歌的认识。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朗诵积累,感悟写法
1.导入:上节课我们在“识字加油站”中了解了一组古代文人的名字,还认识了一些生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在“词句段运用”中去学习一组描写颜色的句子吧!
2.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中的三个句子。
①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②白雾与远天晴空连在一起,晶白中透着淡蓝、青苍,一碧万顷。
③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那菜花的黄,黄得蓬勃;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那么醉人啊!
(1)教师指名朗读,强调带点的词句读重些。
(2)引导学生发现带点的词句的特点。
这些词句都是描写颜色的。
(3)学生自由读句子,从修辞手法的角度交流讨论还有什么发现。
每个句子中的颜色描写都十分特别、生动。
第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雪花比作银霜,突出了白桦的高洁。
第二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不仅写出了雾的颜色,还突出了它的轻、薄。
第三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不仅写出了颜色的程度深,还让人感觉到草滩、菜花、湖水的生机与活力。
(4)学生交流分享其他诗歌中描写颜色的句子。
(5)拓展延伸诗歌中描写颜色的句子,学生摘抄在本子上。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唐]王涯《游春曲二首》(其一)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唐]张籍《春别曲》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唐]丘为《题农父庐舍》
(6)小结:描写颜色的表达方式有很多,这样描写颜色不但可以使句子生动优美,还可以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
3.学生朗读“词句段运用”中的两首诗,说说诗中加点的部分有什么特点。
是作者意象的罗列,不是简单的重复。
4.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更欣赏哪首诗,说出原因。
5.组织学生交流“你的记忆深处有没有难忘的经历”“春天的早晨又给你怎样的印象”等相关问题,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调动情感。
6.过渡:其实我们也可以试着写诗,写生活中的一些事,只要我们大胆想象,锤炼语言,就能写出有趣的诗。
7.学生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8.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仿写或创作的短诗,并推荐优秀诗作在全班朗诵。
板块二 日积月累,丰富知识
1.过渡: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是诗歌,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丰富我们的知识,愉悦我们的心情。“我不能离开诗歌而生活”,不止一位文人、哲学家、音乐家这样赞扬诗歌的存在,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日积月累”去读读更多关于“诗”的名言吧。
2.课件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名言。
①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朱光潜
②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艾青
③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英国]华兹华斯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指导“潜”的读音。
“潜”读 qián,不要读成qiǎn。
(2)教师指名读后,全班齐读。
(3)引导学生试着理解名言,相互交流。
(4)学生任选一句名言,结合本单元学过的诗歌或者自己摘抄的诗歌,说说自己的理解。
①诗和音乐一样,重在节奏,即诗的节奏对于诗具有重要意义,没有节奏的诗歌则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
②诗寄托了人类对未来的向往与憧憬,同时又给人以走向未来、走向理想的勇气和信念。
③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是鲜明、强烈的,这种情感是从诗中自然流露出来的真实情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体现。
(5)组织学生在小组里说说自己对诗歌的理解,相互补充对名言的理解。
诗是鼓励人们奋发向上的。
诗是有节奏的,是语言的音乐。
(6)课件出示名人相关资料,丰富知识。
朱光潜,字孟实,安徽桐城人。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家》《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谈美》等。
华兹华斯,英国诗人,曾被封为“桂冠诗人”。其诗歌理论动摇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他是文艺复兴运动以来最重要的英国诗人之一,其诗句“朴素生活,高尚思考”被作为牛津大学基布尔学院的格言。
3.学生齐读名言,尝试背诵。
4.总结:我们的世界因诗歌而美好,我们的生活因诗歌而丰富,让诗歌洗涤我们的心灵,充实我们的灵魂吧!
本次语文园地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教学目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相信学生的能力,鼓励学生开阔思路,大胆去说、去练,教师再适时指导。在“交流平台”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由于学生对现代诗歌还处在初步认识阶段,一些认识还不够全面,教师要注意正确的引导。整个交流过程中,教师应考虑学情,以学生的感性认知为主,不能拔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