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
本次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轻叩诗歌大门”,围绕现代诗这一内容展开,要求学生在收集、创作诗歌的基础上,能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用不同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本次综合性学习贯穿整个单元教学,在课文后的“活动提示”中已经布置过任务。《短诗三首》课后的“活动提示”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报纸、杂志、书籍等方式,收集自己喜欢的现代诗并摘抄,旨在激发学生阅读和收集现代诗歌的兴趣,了解摘抄的一些基本要求。《白桦》课后的“活动提示”布置了两个任务,其一是组织学生对目前收集摘抄的现代诗进行交流,这是对前一课任务的承接与提升,旨在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增长学生诗歌方面的知识,同时也丰富了学生收集现代诗的途径和摘抄的类型;其二是让学生尝试写现代诗,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教材提出了写诗的格式要求,为后续活动做铺垫,也丰富了“小诗集”的素材。在完成课后布置的任务后,在此基础上,进入综合性学习的阶段,即展示交流学习成果。
本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共分为两种形式,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旨在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锻炼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能力。第一种展示方式为“合作编小诗集”,教材首先帮助学生明确编排的内容,可以是“收集的诗”“自己写的诗”,也可以是“与诗有关的故事或资料”,形式多样,充分体现了与之前两个“活动提示”的关联。其次,教材提示了编排的方式,如分类的形式、设计的形式。最后要求给诗集命名,简单装帧。第二种展示方式是“举办诗歌朗诵会”,这一活动是在“合作编小诗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明示了前期准备的任务和流程,首先开展小组讨论,思考朗诵的内容和形式,再全班明确朗诵会的流程,最后根据讨论结果来做准备。教材右下方还通过小贴士的形式提示了朗诵现代诗歌的两个要点,一方面帮助学生明晰现代诗朗诵的总体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口语交际,需要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加以关注。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感受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2.通过收集诗歌、创作诗歌、朗诵诗歌等多种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感受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教学难点
通过收集诗歌、创作诗歌、朗诵诗歌等多种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策略
1.适时指导
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第一种成果展示方式是“合作编小诗集”,教学时应重视课内的分组分工指导和课外合作过程的推进。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分组,根据学生的情况,给出五种选择,让学生分组收集诗歌,指导学生采用不同形式、多种渠道收集诗歌。接着可以通过范例展示来引导学生明确小诗集在内容编排和呈现形式等方面的注意点,让学生对合作任务及具体要求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范例的选择可以是正式出版物,也可以是教师或学生自编的小诗集,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内容编排和呈现形式上面的规范,再让学生结合阅读活动的导语部分,进一步明确编排小诗集的相关要求。在合作编小诗集时,提示学生从编排内容和编排形式两个方面讨论本组打算编排的小诗集框架,然后再商议如何分工。教师可以设计一张任务分工表,也可以让学生边讨论边记录,以便明确自己后续的具体任务。第二种成果展示方式是“举办诗歌朗诵会”,在筹备过程中,为了便于学生了解班级范围内可选择的朗诵素材,教师可以先组织各小组进行节目推荐,并将推荐的节目展示于班级的指定区域。在学生阅读了活动导语后,教师可以设计一张表格,从活动时间、主持人、节目顺序及具体节目安排等方面,帮助学生明确活动前期要商量的内容。在了解了备选素材,明确了需要商量的内容后,教师再组织各小组讨论、填写朗诵会安排表,并提交班委会。班委会根据各小组建议,规划设计班级“诗歌朗诵会”前期准备安排表,并组织同学按照规划分步落实。
2.成果分享
组织学生交流书面形式的成果时,为了调动学生参与交流的积极性、提升成果展示的效度,教师还可以设置若干奖项,如“最佳编排奖”“最佳插图奖”“最佳装帧奖”“最佳诗集名”等,然后组织全体学生参与投票,并让获奖小组分享合作过程中的小故事或者编小诗集的相关经验。
口头形式的成果展示,要注意根据活动目标,科学评价。“用恰当的语气朗读,表情、体态自然大方”是此次成果展示的活动目标,所以在诗歌朗诵会前,教师应组织学生阅读综合性学习页的小贴士,理解诗歌朗诵的评价标准。教师可以选取学生编写的小诗集中不同类型的诗歌,通过教师或部分学生的示范朗读,让全体学生体会如何“用恰当的语气读出诗歌表达的情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名家朗诵视频,建立对“表情、手势要自然”这个要求的具体认识。明确了评价标准后,还应提示学生在朗诵会前按此标准进行练习。诗歌朗诵会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按照小贴士上提示的朗诵标准,科学评价同学们的表现,并评选出最受大家欢迎的朗诵节目。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LLL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中外诗人创作的优秀现代诗,感受诗歌的魅力。
2.通过阅读报纸、杂志、书籍和上网查找等方式,收集自己喜欢的现代诗。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单元回顾,明确主题
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回顾单元主题(课件出示):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学生齐读单元主题)
2.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诗歌,学生分组有感情地诵读。
3.学生选择本单元内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交流分享。
4.过渡: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诗歌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知道了一些关于诗歌的知识或故事。你们想不想进一步走近诗歌,去了解更多有关诗歌的知识和趣事呢?这次综合性学习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的王国,轻叩诗歌大门吧!(课件出示主题:轻叩诗歌大门)
板块二 确定任务,讨论交流
1.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现场分组收集诗歌,教师给出“喜欢的诗人”“中国现代诗”“外国诗”“叙事诗”“抒情诗”这五种选择。
2.课件出示选组规则。
选组规则:
①每组限六人,超出的同学请自行换组;
②小组内自行推选组长;
③限时两分钟。
3.确定各小组成员和要收集的诗歌主题后,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任务:收集喜欢的现代诗。
4.课件出示《断章》《七律 ·长征》《云》,引导学生发现现代诗的特点。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指名读。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现代诗的简单分类。
(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相机出示课件。
①按韵律分:格律诗、自由诗。
②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韵脚诗等。
③按长短分:长诗、短诗、小诗等。
④按内容分:叙事诗、抒情诗。
(4)拓展思维,小组内讨论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收集自己喜爱的诗歌。
5.确定收集诗歌的方法和形式,提示学生可以采用阅读报纸、杂志、书籍和上网查找等方式。
6.出示教师的诗歌摘抄本,一页一页展示给学生看,并相机提出摘抄要求。
(1)摘抄内容提示
①收集路径:报纸、杂志、书籍、网络等;
②选编原则:自己喜欢的;
③范围尽量广一些,类型、作家丰富一点。
(2)摘抄方法提示
①摘抄诗歌时要写清楚作者和出处;
②可以用活页本作摘抄本,以便随时在其中增删内容。
7.学生组内分工,形成书面内容,依次填写表格。
时间 收集诗歌(或有关资料、诗歌故事等) 获得材料的渠道
板块三 利用资源,收集诗歌
1.学生利用校园资源开展活动。
(1)分组利用图书馆、网络教室等信息渠道收集诗歌。
(2)收集到后,用准备好的摘抄本,工整地抄写下来。
2.利用课余时间采用多种形式继续收集并记录。
3.教师根据学生收集的诗歌,梳理总结。
(1)收集的过程中,思考对自己启发和帮助最大的是谁。
(2)总结在以后的摘抄中,需要改进和调整什么。
①为使摘抄格式更加美观,诗行居一页的正中间处,而且要左对齐。
②并非每一行诗句都有标点,要仔细看并认真摘抄。
③收集、摘抄诗歌的类型及角度尽量丰富一些。
LLL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合作编小诗集,培养学生编辑、合作的能力,进一步感受诗歌的魅力。
2.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热爱诗歌,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整理诗歌,合编诗集
1.导入: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诗人的佳作,也收集了许多好诗,有些同学还自己动手写诗,当起了小诗人。我们喜欢的诗犹如一颗颗散落的珍珠,让我们把这些珍珠串成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吧!(板书:合作编小诗集)
2.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收集或创作的诗歌,课件出示小组合作的学习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收集或创作的诗歌。
(2)在同伴朗读展示时认真倾听。
(3)说说自己喜欢这些诗歌的理由。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评,从资料收集角度、类型方面点评。
4.引导学生根据教师举例出示的部分诗歌题目将诗歌分类。
几种树(叶圣陶)
春天(谢武彰)
鸽子(胡适)
猫([英国]艾莉娜·法琼)
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英国]拜伦)
在我心灵深处([日本]岛崎藤村)
(1)按作者分:中国的、外国的。
(2)按内容分:写动物的、写植物的、写季节的、写人物的。
(3)按读后感受分:读了觉得开心的、读了觉得悲伤的、读了获得启发的。
5.出示诗歌分类导图,布置任务。
想一想,如果要合作编一本小诗集,如何给自己收集的诗歌分类?
6.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7.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要求小组合作分类整理。
(1)确定分类:小组讨论并确定诗集的分类。
(2)整理标示:根据分类整理摘抄的诗歌,选出要收录进诗集的诗歌。
8.组织学生进一步讨论如何完善诗集,提问:小诗集的内容除了我们前期摘抄的诗歌和自己写的诗之外,还可以有什么?
(1)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①所摘抄诗歌的作者简介。
②诗人创作这首诗歌的背景。
③自己写的诗背后的故事。
④现代诗歌的小知识。
以上内容不是每首选用的诗歌后面都要有,可以有选择地补充。
(2)引导学生考虑编小诗集的其他因素,如诗集的名字、封面设计、目录、插图等。
(3)教师随机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诗集的名字,小组再讨论诗集名字。
(4)组织学生讨论装订方式:可以用订书机装订,也可以用夹子固定。
9.出示小组分工表,组织各小组讨论填写,有序完成合作编小诗集的任务。
板块二 成果展示,交流分享
1.组织各小组讨论如何介绍本组编写的小诗集的名字、内容、最大的特色或亮点,选择一名小组代表进行发言。
2.组织各小组代表依次上台汇报,然后将本组的小诗集放置在教师指定的展示区域。
3.教师和学生共同评议,可从书写、编排、美化等方面评价。
4.各小组讨论并投票,选出优秀诗集,教师宣布有关奖项:“最佳编排奖”“最佳作品奖”“最佳诗集名”“最佳封面奖”“最佳装帧奖”。
5.请获奖小组选派代表简单发表获奖感言。
板块三 分工合作,准备朗诵
1.活动组织方面的准备。
(1)组织各小组讨论表演的篇目、形式及表演者。
①让学生明确朗读的内容,可以是本单元学习的诗歌,也可以是收集到的诗歌,还可以是自己创作的诗歌。
教师引导:可以利用教材,本单元《白桦》就是一首典型的朗诵诗,《在天晴了的时候》也可以作为选材,还可以是自己写的诗歌。
②小组内商议朗读形式,根据本组朗读的内容讨论,可以是个人朗诵,也可以是小组合作朗诵,还可以配上适当的音乐或PPT。
③选择朗诵表演者,可以自我推荐,也可以小组内投票产生,还可以邀请其他小组成员。
(2)全班交流入选节目,确定分工,讨论主持人、场地布置等工作安排,教师相机指导。
(3)组织学生填写朗诵会安排表。
朗诵会名称
时间
地点
表演形式
主持人
串词准备
场地布置
道具准备
评委安排
活动报道
其他准备
2.节目表演者的准备。
(1)根据各组商定的朗诵形式进行彩排,做好音乐、PPT等方面的准备。
(2)表演者在练习朗诵时,要注意教材中“小贴士”的要求。
(3)彩排过程中可以让教师或其他同学给出指导。
板块四 实施活动,评比总结
1.按照朗诵会安排表组织学生举办班级诗歌朗诵会。
2.教师对学生的朗诵进行点评,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朗诵及欣赏水平。
(1)朗读篇目选择。
(2)朗读形式选择。
(3)朗读要求体现。
3.设立“最佳表演奖”“优秀表演奖”“最佳配乐奖”“最佳合作奖”“最佳贡献奖”等相关奖项,组织学生评选。
4.教师和学生对本次综合性学习进行总结。
5.总结:我们在诗的海洋中徜徉,在诗的海洋中拾贝,诗歌的大门已经打开,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美丽的诗的世界。希望同学们以这次活动为起点,今后能在诗歌的世界里走得更远,收获更多的乐趣,让生活充满诗意,让诗歌陪伴我们一生。
1.注重学生实践的能力。 本次综合性学习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故只有让学生自己参与实践才能使学习变得更有意义。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收集自己喜爱的诗歌,不但是对知识的丰富和拓展,尊重了学生的学习差异和个性差异,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教学中,教师既要针对不同学习内容设计不同的学习方式、活动方式,也要在同一学习任务中考虑到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要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尝试机会,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2.注重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通过让学生收集自己喜爱的现代诗,让学生对现代诗有更系统、深刻的认识,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致。在合作编小诗集时,让学生自制封面,自绘图画,自编脚本,自撰诗歌,几乎每一位学生的诗歌作品都被编进了他们的诗歌集中,更激发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在参与朗诵会时,引导学生通过大声地诵读诗歌,吟诵出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能更深入地了解诗歌,感受诗歌带给他们的乐趣,以此来达到综合性学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