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09 18:0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程标准】
认识辽宋夏金元经济与社会方面的新变化。
【学习目标】
多角度分析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进步,以唯物史观了解农业是古代封建政权的经济基础。运用联系、比较的观点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关系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了解宋元时期商业兴盛和城市繁荣的史实,理解边境榷场贸易、民间贸易与宋元政治形势、经济发展情况的关系。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分析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历程,了解其对科举制度的影响,掌握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
从多方面分析宋元时期社会的变化,了解市民阶层的崛起,理解经济与社会的关系。
【时空坐标】
【自主预习】
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一)农业
1、耕作制度:宋朝时一年两熟的
制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有些地方还可以一年三熟,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2、经济结构:一些地区出现了
的农户,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
3、棉纺织业:
在内地的种植始于宋朝,在元朝得到大力推广,带动了
的发展。(元代黄道婆对纺车进行了改造,发明了脚踏式三锭纺车,一人可同时纺三要棉纱,轻巧省力。)
4、边疆开发:在辽夏金元统治下,
获得进一步开发。
【思考点】宋朝经济作物发展的特点
中国古代经济作物,主要有棉、桑、麻、茶、甘蔗等。在古代,能够形成商品化生产的种植业,首先还是经济作物。宋朝在全国经济作物的生产空前扩大,其显著的特点是:传统的经济作物产区在继续扩大、发展;新的农业分支和新专业区不断产生。宋代形成了许多专业化产区,在这些专业化产区内,专业户的商品生产是主要生产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分散的小农经济。
(二)手工业
1、制瓷业:
(1)宋朝:出现了以
(汝窑、官窑、定窑、哥窑、钧窑)为代表、风格各异的众多特色瓷器。
【思考点】阅读教材P61“宋朝五大名窑出产的瓷器”: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宋代陶瓷业兴盛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宋代的制瓷工艺高超。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陶瓷器的普遍使用;对外贸易促进了宋代陶瓷业的发展;窑炉的改造和烧制技术的革新;宋人饮茶风习的盛行。
(2)元朝:出现新型彩绘瓷器


(3)宋元时期:瓷器大量
,成为丝绸之路之后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2、矿冶业:普遍使用
作燃料,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思考点】阅读教材P61“史料阅读”:我们可以获取什么历史信息?
提示:宋代采煤业、冶铁业的发展。
3、印刷业:
发明,推动了文化的普及,进一步带动了
的发展。
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一)商业
1、商品市场:面向大众的
蓬勃涌现。
2、边境贸易:宋与辽夏金各政权之间,不仅官方设
进行互市交易,
也相当活跃。
【历史名词】榷场
宋与辽、西夏、金等在边境地区所设的互市市场,设有官吏监督贸易和收税,商人在榷场交易需缴纳商税和牙钱。榷场地点时有变更。榷场贸易是因各地区经济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对于各政权统治者来说,榷场有控制边境贸易、提供经济利益、安边绥远的作用。所以榷场的设置,常因政治关系的变化而兴废无常。
3、货币:
(1)北宋:钱币年铸造量多,开始出现
(2)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
作为主币发行。(元朝币制演进主要经历了中统钞、至元钞、至大钞至正钞四个时期元朝建立起世界上最早的完全的纸币流通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纸币作为主要流通货币的朝代。然而因滥发纸币也造成通货膨胀削弱了政权统治的基础。)
4、海外贸易:
成为宋元国库的重要财源。主要外贸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等。
(二)城市
1、宋:北宋
和南宋
人口多时均超出百万,市场活跃,交易频繁,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出现娱乐场所“瓦子”)。
【思考点】阅读教材P62“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提示:绘画生动记录了北宋东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东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2、元:临安改称
,被称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元
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思考点】阅读教材P63“元朝运河、海运路线图”:元朝开凿运河的条件有哪些?
提示:国家统一的完成;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封建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
经济重心南移
(一)过程
1、魏晋南北朝:江南初步开发。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2、中唐以后:开始南移。
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越过北方。
3、北宋:继续南移。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
的格局也已定型。
4、南宋:南移完成。
(1)北宋灭亡,大批中原人口
,进一步奠定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
(2)

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5、元朝: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
(1)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
(2)为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重新开通了
(3)创造性地开辟了
,运输江南的粮食。【元朝的长途海运航线(刘家港---东海(黄海)---渤海---直沽---大都)】
(二)影响: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
1、科举考试:北宋时,朝廷在科举考试中被迫采取
制度。
2、人才优势:自南宋起,
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
【思考点】如何认识北宋科举考试中南北分卷的做法?
北宋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并单独录取,这是因为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为了维持南北地区在取士人数上大体均衡,被迫采取此措施。就其积极方面而言,分卷考试一定程度上照顾到了落后地区知识分子的利益,有利于国家稳定;但是该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地域歧视。
四、社会的变化
宋朝
门第观念淡化
宋朝科举制度比唐朝更为完善,大批出身于平民的
进入政坛。不少人官居高位,给政治增添了活力。
人们的
也以政治、经济地位为重,不再关心祖先名望。
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1)
阶层数量显著减少。
(2)家内服役更多的来自

(3)宋朝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
,租种土地,也较少受到契约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
3、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1)
、典当基本不受政府干预,仅办理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
(2)对于百姓
、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
(二)金元时期
受女真、蒙古族自身社会发展进度的影响,上述变化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逆转。但从长时段来看,发展趋势没有大的改变。
【学思之窗】阅读教材P64“学思之窗”:你理解他的观点吗?他是怎样看待宋朝历史地位的?
陈邦瞻在这里提出了中国社会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的理论,他所谓的“鸿荒”,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原始社会,“唐、虞”是出现了王与庶民等级的阶级社会,从原始社会经夏商周三代至于战国,也就是先秦时期,这是第一个阶段。自两汉到唐、五代,这是第二个阶段。宋代再次发生社会变革,从而进入第三个阶段。
陈邦瞻认为,直到他所处的明代,无论是国家制度、民俗风情,还是思想观念,无一不与宋代相似,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可见宋代社会变化对后世影响之大。
【重点阐释】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因素及影响
影响因素
①自然因素:北方开发较早,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南方自然条件适宜。
②政治因素:北方战乱频繁,社会动荡;南方相对稳定,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也有一定影响。
③经济因素:北民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影响
①对城市发展:推动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元明清时期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
②对人口分布:人口南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促进了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方人口迅速膨胀,导致我国南方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③对文化教育:经济重心的南移带动了文化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自唐至明清,状元籍贯地理分布呈现明显的由北向南逐渐推移的趋势。
④对民族关系: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游牧民族南迁,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中原人口南下,和南方少数民族不断融合,促进了民族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⑤对生态环境: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如“放火烧荒、围湖造田”等,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
总体趋势:政府严格限制(从周到唐)到放松限制(宋至明清)。
从周到唐
坊市分开,商业活动受地域、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城市的主要职能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城市中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
唐代商业都市有所发展,农村集市贸易进一步发展。
宋元
坊市界限被打破,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地域限制;农村“草市”发展。
商品经济繁荣,早市、夜市昼夜相接,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加强。
海运的兴盛带动了沿海港口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客观评价古代中国科举
(1)积极影响
①社会整合功能:打破了历史上世袭的传统模式,促进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
②推动儒学发展: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
③巩固国家统一: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对统一意识形态的需要,强化了中央集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交融,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④推动世界文明: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并改造成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
(2)消极影响
①重才轻德:过于侧重才学标准,忽视了对品德的考察,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
②官本位思想: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有消极影响。
③禁锢思想: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租佃关系
(1)过程
①战国时期:租佃方式产生。
②汉代:租佃现象比较普遍。
③宋代: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土地出租时,多订立契约作为解决纠纷的依据,地租以实物租为主。
④明清时期:人口增多,人地矛盾突出使租佃关系进步发展。
(2)影响
①在租佃关系下,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②随着租佃制度的发展,佃农通过抗租、减租的斗争,争取到一些权利,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的稳定发展,
③无地或少地的农民通过租种地主的土地,获得了一定的劳动收入,生活相对稳定,有利于缓和矛盾,保持社会稳定。
【本课小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