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6单元 1 年、月、日-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6单元 1 年、月、日-人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10 06:0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年、月、日
第1课时 认识年、月、日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导航
一、教学内容
认识年、月、日。(教材第76页、第77~78页例1)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记住各月的天数。
2.会判断大、小月,初步建立年、月、日的时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渗透珍惜时间的观念。
三、重点难点
重点: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难点: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课件演示: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周;月亮绕地球运转一周,地球自转一周。
师: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周经过的时间就是一年;月亮绕地球运转一周经过的时间大约就是一个月;同时,地球自身也在旋转,地球自身旋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板书课题:认识年、月、日)
二、学习新课
1.认识年、月、日。
(1)课件出示年历卡。
让学生观察年历卡,看看这是哪一年的年历。
(2)让学生分别找到每年的10月1日,看一看,各是星期几。
师:10月1日是什么节日?(国庆节)你们知道是在哪一年的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吗?(1949年)
(3)请同学们在年历卡上找出你所知道的纪念日,爸爸、妈妈和自己的生日等,看一看,分别是星期几。
2.教学教材第77页例1。
(课件出示教材第77页例1)
师:观察年历卡,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
明确:①1、3、5、7、8、10、12月都有31天;
②4、6、9、11月都有30天;
③2月份的天数不一样……
(1)认识大月、小月。
师:通过同学们认真仔细地观察,我们已经知道了不管哪一年,1、3、5、7、8、10、12这7个月都是31天;4、6、9、11这4个月都是30天。它们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我们把每月天数是31天的这几个月叫做大月,把每月天数是30天的这几个月叫做小月。
年份不同了,哪个月的天数有变化呢?(2月)从这里可以看出,2月的天数比大月、小月的天数要少,所以2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
(2)记住大月、小月。
师:听老师介绍了那么多,你记住了多少?有没有简便的记忆大小月的方法呢?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记忆方法(课件出示方法)
方法一:拳头记忆法,伸出我们的左手,掌心向外握成拳头,然后从左手食指突节开始,数到小指突节为7,突出部分为大月,凹入部分为小月,到7后再返回食指,重新从8顺数下去到12止。
方法二:歌诀记忆法,背诵歌诀,以顺口溜的形式帮助记忆。
①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说明:腊,一般指农历十二月,在这里代表公历十二月。
②七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二月是个特殊月,其他各月是小月。
说明:七月前的单月(包括七月)和七月后的双月都是大月。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78页“做一做”。(先独立完成自己生日所在的月份的月历卡,再小组讨论有没有生日在同一个月的)
2.阅读教材第78页“你知道吗?”。(组织学生阅读,点名学生说一说有哪些信息)
3.观察2021年的年历。
(1)一、二、三月一共有( 90 )天。
(2)六一儿童节是星期( 二 )。
(3)四月份有( 4 )个星期零( 2 )天。
四、课堂小结
谈谈在认识年、月、日中有哪些需要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板书设计
认识年、月、日
一年有12个月,把天数是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把天数是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一年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一个特殊的2月。
教学反思
1.根据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几乎天天接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需要关注的是,不同的学生在这方面的积累是有差异的。而且学生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应该也是非系统的、模糊的,甚至也可能有错误的理解,但是这些都为他们学习年、月、日打下了基础。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时,教师首先安排学生观察年历,激发学生从年历中发现各月的天数,从而探索出大月、小月。
2.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和空间。
本节课,教师首先让学生收集了丰富的材料,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去发现知识;让学生通过交流与合作,产生思维的碰撞,去深化理解知识。接着让学生创作记忆大、小月的简单方法,学生在原有的经验上像诗人一样创作出了歌诀,像数学家一样发现了用拳头记忆的方法,他们经历了再创造的过程。
3.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典型例题准备
【例题】2019年7月24日至2019年8月9日,启阳小学开展了一年一次的夏令营,这次夏令营共多少天?
分析:七月份有31天,七月份夏令营的天数有:31-24+1=8(天),再加上八月份的9天即可。
解答:31-24+1+9=17(天)
答:这次夏令营共17天。
相关知识阅读
农 历
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又有阴历、华历、夏历、汉历、国历等名称,但农历并不完全是阴历,而是一种阴阳合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及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
古代典籍和甲骨文中均对农历多有记载,大量历史典籍记载农历始于黄帝时代。农历阴阳合一的历法规则一般认为产生于商代。我国各地区的传统节日均以农历计算,至今汉字文化圈的国家和民族大多仍遵循农历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七夕节等。
第2课时 认识平年和闰年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导航
一、教学内容
认识平年和闰年。(教材第79页例2)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闰年的判断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平年和闰年。
难点:闰年的判断方法。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PPT。
学生准备:各年份的年历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师: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
2.师:请大月出生的同学举左手,请小月出生的同学举右手。
3.师:为什么有的同学不举手?你的生日是在哪月哪日?
4.师: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它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它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认识平年和闰年)
二、学习新课
1.教学教材第79页例2。
(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例2)
(1)认识平年、闰年。
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每年中大月、小月的月份和天数都是固定不变的,只有二月的天数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当二月是28天时,这一年就是平年;当二月是29天时,这一年就是闰年(板书)。
(2)计算平年、闰年天数。
①师:请大家计算2011年全年有多少天,看谁的算法简便。
②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③点名学生回答,根据回答,课件出示方法:
方法一:31×7+30×4+28=365(天)
方法二:30×12+7-2=365(天)
④师:想一想,2012年一年有多少天,为什么?
点名学生回答。(课件出示:365+1=366(天))
⑤教师小结: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课件出示小结)
(3)判断平年、闰年。
①师:如果要知道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可以怎样判断呢?现在老师既不看全年天数,也不看二月份的天数,就能判断出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你们相信吗?
请学生用手中的年历卡考教师,学生查年历验证教师的答案。
②在学生觉得神奇而又意犹未尽时,教师向学生说明:这里面有窍门,你们想知道吗?下面我们共同来看一下。
(课件出示1997~2008年各年份2月的月历)
师:你发现了什么?(每4年中有一个闰年)闰年年份与4有什么关系呢?
③组织学生分组计算:
一组:2000÷4
二组:2004÷4
三组:2008÷4
四组:1900÷4
师:一、二、三组的计算结果有余数吗?(没有)
④教师小结:闰年的年份正好是4的倍数。所以,要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就看这一年的年份数是不是4的倍数。一般情况下,如果是4的倍数,这一年就是闰年;不是4的倍数,这一年就是平年。(板书小结)
⑤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79页下边的注释。
A.明确什么是公历年份。
B.理解“一般”和“必须”。
师: 1900÷4有余数吗?(没有)但它不是闰年,这是一种特殊情况,所以书上用了“一般”和“必须”这两个词,通常当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时候,年份数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板书)
⑥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79页“你知道吗?”。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79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1)圈2000年、2004年、2008年。
(2)4 2012
(3)闰 2016 2024(以今年是2020年为例)
(课件依次出示下面各题)
2.平年1年有多少天?是多少个星期零几天?
平年1年有365天,是52个星期零1天。
3.小明满4岁的时候,只过了1个生日。小明是哪一月哪一日出生的?
2月29日。
四、课堂小结
1.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
2.谈谈在判断闰年问题中有哪些需要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板书设计
认识平年和闰年
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
如果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这一年一般就是闰年;如果是整百数,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不是4的倍数,这一年就是平年。
教学反思
1.通过组织学生自主地进行两次探究活动,使观察、比较、思考、合作、交流等多种方式始终贯穿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过程中,提高了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归纳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典型例题准备
【例题】小马的爷爷每天早上散步都要上88级台阶,他今年(2020年)第一季度早晨散步一共要上多少级台阶?
分析:先判断出2020年二月份有多少天,再根据“总量=每天的量×时间”分别代入数据进行解答。
解答:31+29+31=91(天)
88×91=8008(级)
答:他今年(2020年)第一季度早晨散步一共要上8008级台阶。
相关知识阅读
公 历
据有关史料记载,公历也叫“格里历”,是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于1852年10月5日制定并颁布使用的。格里历的基础是古罗马的儒略历。因儒略历以前的罗马历法十分混乱,公元前46年,罗马皇帝儒略·凯撒决定改革历法,规定一年为12个月份,单月为大月,一个月31天,双月为小月,一个月为30天。儒略·凯撒为何要把单月定为大月,双月定为小月呢?原来他是7月降生的。7月是单月,所以为了显示自己的高贵,才做出了这样的规定。但他的这种规定却同历法相悖,因为按历法的计算,一年是365天,可按他的规定一算,一年却成了366天。这样,就必须在某一个月份中减去一天,才能确保历法的准确性。在哪一个月份减去一天?他想来想去,最后决定在2月减去一天,因为2月在罗马人的眼里是个不吉利的月份,原因就是当时的2月是行刑之月,即罪犯判刑都在2月执行。这样,2月这个双月就由30天减少到29天。
那又是什么原因使2月份变成28天了呢?这是因为儒略·凯撒死后,由继承他王位的他的养子奥古斯改变的。奥古斯生于8月,如按他的养父的规定,8月比单月少一天,可他偏偏想像他养父那样显示自己的高贵,但又不好意思把双月的天数变换过来,生怕这样做落下个不孝的名声。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经过苦思冥想,也想出了个解决的办法,就是把8月和8月以后的4个月进行了调换,即双月为31天,单月为30天。但这样一调换,一年又变成了366天。于是,他也效仿他义父的做法,从2月份中又减去了一天,这样,2月份就变成了28天。
既然2月份定为28天了,为什么后来有的年份又出现了29天呢?公元1576年,意大利天文学家利里厄斯精确地计算出地球公转一周是365天还多5小时48分46秒,到1582年,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在决定采用利里厄斯方案的时候,做了一下计算,若4年加一天,还少44分56秒,400年就要少3天多,从325年到1582年这1257年就要少10天,于是他决定把1582年的10月5日改为10月15日,这样,不但纠正了1200多年的误差,也使3月21日为春天开始的日期没有变更(因为公元325年,罗马大帝君士坦丁决定采用儒略历的时候,并决定每年3月21日为春分,是春天的开始)。为了使以后到400年的时候能减去多加的3天,他决定凡能被4整除的年份为闰年,即在这年的2月份28天的基础上加一天为29天的同时,又决定每逢公历年份是整百的那一年,即使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的,也不是闰年,即不在这年的2月份加一天。有了这种规定,就可以从每400年中减去3个闰年,扣去那多加的3天了。如1600年到2000年,其中2000年能被400整除,就是闰年,其2月份就是闰月,即可在28天的基础上加一天为29天。而1700年、1800年、1900年虽然能被4整除,但却不能被400整除,就不是闰年,各年的2月份就不是闰月,即不能加一天变为29天,这样每400年就少了3个闰年,也就少了3天。
因为上述种种缘故,公历每年2月份的天数才有的是28天(称2月平),有的为29天(称2月闰);又因为公历的精确度比较高,一年比太阳年的实际长度仅差26秒,3320年才同太阳年差一天,所以才能在全世界通行使用。我国是在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开始采用公历的。
第3课时 练习课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导航
一、教学内容
年、月、日的运用练习。(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七第1~3题)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年、月、日的认识。
2.掌握平年、闰年的特征及全年天数。
3.掌握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
重难点:掌握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课件出示题目)
1.哪些月是大月,哪些月是小月?记忆的歌诀是什么?(同桌之间说一说)
2.平年和闰年的区别是什么?怎样判断平年和闰年?(点名学生回答)
二、指导练习
(课件依次出示各题)
1.教学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七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第一问。
(2)①师:妈妈是5月5日回来的,要知道回来那天是星期几,只有4月的日历怎么办?
引导学生明确要根据4月的日历推出5月的日历。
②学生独立制作5月份的日历。(提醒学生只需要写到5月5日即可)
点名学生板演制作日历,教师订正。
③学生独立完成第二问。(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
2.教学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七第2题。
(1)①师:牛奶的保质期是7天,生产后的第7天是2月几日?
学生计算后得出:2月12日。
②师:知道了保质期的日子,如何判断牛奶还能不能喝?
引导学生知道:若没有超过2月12日,牛奶还能喝;若超过2月12日,就不能喝了。
③点名学生回答第一问。(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
(2)学生独立解决第二、三问。(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
教育小贴士:食物要在保质期内食用,物品的保修和检验也要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课件出示)
3.教学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七第3题。
(1)组织小组根据2014年的每月天数讨论计算方法。
(2)小组讨论。
(3)点名小组回答,根据回答,课件出示解题方法:
方法一:31×7+30×4+28=365(天)
方法二:2014÷4=503……2(天)
2014年是平年,有365天。
教育小贴士:一年中的每一天都很宝贵,我们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把握好时间。(课件出示)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81页“练习十七”第4、5题。(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指导学生检验的方法)
第4题:每个闰年有366天。366÷7=52……2(天),闰年有52个星期零2天。
用52乘7的积加2进行验算,结果是366,说明计算正确。
第5题:2月29日。
2.完成教材第81页“练习十七”第6题。(指导学生完成今年7、8月份的月历,再解决问题)
(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计划相互交流讨论。
(2)6次。
四、课堂小结
通过练习,你对年、月、日的知识还有什么疑问吗?
板书设计
练习课
1.5月的部分月历如下:
2013年5月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教学反思
1.教学应该是生动的,与生活相联系的,所以本节课不仅只是巩固课本中的知识,在解决问题之余,还应就题中涉及到的保质期问题以及本节中涉及的时间问题对学生进行了教育,让学生进一步真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典型例题准备
【例题】王老师是1976年2月29日出生的,按规定,男教师必须满60周岁才能退休,到退休的时候,王老师一共过了多少个生日?
分析:王老师是1976年2月29日出生的,也就是说王老师出生在闰年,要每4年才能过1个生日,所以看60里面有多少个4,就知道王老师到退休时过了几个生日了。
解答:60÷4=15(个)
答:到退休的时候,王老师一共过了15个生日。
解法归纳:明确每4年一闰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