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导航
一、教学内容
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教材第3~4页例1、例2)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
2.让学生参与活动,能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掌握在平面图上确定东、南、西、北的方法,能够在平面图上表示出各建筑物的位置关系。
三、重点难点
重点: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知道平面图是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绘制的。
难点:1.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
2.能够在平面图上准确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经过一个假期的休息,你们都长高了。新学期,我们重新安排了座位,现在请大家看一看你们座位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我们的教室在第几层?楼上是几年级的教室?楼下是几年级的教室?(点名学生回答)
师:我们一起来看教材第2页,这是北京天安门广场及其周边建筑的航拍照片和相应的平面示意图,大家可以自己先观察观察,然后同桌间相互交流,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同桌间交流讨论)
师:同学们想象一下自己站在天安门广场内,并用“前”“后”“左”“右”来描述天安门广场内各建筑的位置关系。(点名学生回答)
师:从刚才同学们的回答来看,观察者所站的位置不同,同一物体描述出来的方向也不同,那么,有没有另外一种描述位置与方向的方法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二、学习新课
1.教学教材第3页例1。
(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1情境图)
(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太阳每天早上从哪个方向升起吗?傍晚又从哪个方向落下呢?(学生齐答)
引导学生观看情境图,明确以下信息:
①小明的周围有图书馆、教学楼、体育馆、学校大门。
②小明面向太阳的方向。
③小明张开双手,左手指向教学楼,右手指向大门的方向。
师:你知道图书馆在校园的哪个方向吗?(点名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小明面向太阳,而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所以小明面对的方向就是东方。图书馆在小明的前面,因此,图书馆就在校园的东面。
师:通过太阳的方向我们可以确定东方,那么西方、南方、北方又在哪里呢?(小组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明确:小明面对的方向是东方,那他背对的方向就是西方。小明左手指向的方向是北方,右手指向的方向就是南方。
师:根据上面的知识,大家能说说体育馆、教学楼、学校大门分别位于校园的哪个方向吗?(点名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生活中常用东、南、西、北表示四个方向。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板书)
(2)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师:你知道教室的东面是哪一面吗?(点名学生回答)
师:教室的南面、西面、北面又各自在什么方向上?说说你是如何思考的。(小组交流讨论,点名小组代表回答)
师:通过例1和上面这个问题,同学们能够发现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的排列规律吗?说说看。(小组交流讨论,点名小组代表回答,教师总结点评)
师: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是按顺时针排列的,我们可以先确定一个方向,再依顺序辨别其他三个方向。(板书)
2.教学教材第4页例2。
(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例2情境图)
(1)绘制校园平面示意图。
师:例1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借助已知的一个方向观察校园内四个方向各有哪些建筑物,现在我们要把这些建筑物画在一张平面示意图上,怎样才能表示出它们的位置关系呢?(学生独立作图,完成后同桌间相互展示交流)
师:同学们都绘制完成了自己的校园平面示意图,老师想请问同学们,你们在画图的时候有遇到什么问题吗?与例2中的平面示意图相比,自己画的图清楚简明吗?(点名学生回答)
师: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绘制的。(板书)另外,这节课我们也知道了,根据一个方向我们就可以辨认出其余三个方向,因此,平面示意图上只需要标明一个方向就可以了。
(2)认识示意图上的方向。
师:观察示意图时,应该如何确定方向?(小组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明确示意图中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
师:已知北方在示意图中的方向,应该如何确定其他的方向?(小组交流讨论,点名小组代表回答)
引导学生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得到其他三个方向。
师:现在示意图中的四个方向都已经确定了,同学们能说说学校建筑物间的位置关系吗?(点名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描述物体在示意图上的方向时,先明确观测点,再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板书)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学生齐答)
西 南
2.完成教材第5页“练习一”第1题。(点名学生回答)
先在教室里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再结合自己教室里的实物说一说,略。
3.完成教材第4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如何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学们都掌握了吗?
板书设计
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生活中常用东、南、西、北表示四个方向。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是按顺时针排列的,我们可以先确定一个方向,再依顺序辨别其他三个方向。
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绘制的。
描述物体在示意图上的方向时,先明确观测点,再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教学反思
1.教学内容要面向学生,面向生活。
《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本课的开始,创设了小明站在操场上辨认方向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学习辨认方向的重要性。
2.通过观察对比,学习数学知识。
为了让学生体验东、南、西、北的位置关系,先让学生在操场上通过观察太阳升起的方向,辨认出东方,再辨认出其他三个方向;然后回到教室,通过观察比较,得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顺时针排列的位置关系。在活动中,采用了自主观察与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 学生比较轻松地学到了东、南、西、北的有关知识。
3.通过数学活动,学习数学知识。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面图,认识平面图上的方向,教学中设计了学生画校园平面示意图的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描述物体的位置的过程,感受方位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参与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到了数学知识。
4.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典型例题准备
【例题】看小区平面图填空。
(1)( )号楼在⑥号楼的南面,小广场的西面是( )号楼。
(2)④号楼在大门的( )面,①号楼在大门的( )面。
分析:根据方向的规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找准参照物,看以谁为观察点,此题即可解。
由图可知,⑦号楼在⑥号楼的南面,小广场的西面是②号楼。④号楼在大门的北面,①号楼在大门的西面。
解答:(1)⑦ ② (2)北 西
相关知识阅读
指南针
指南针是一种判别方位的简单仪器,又称指北针。指南针的前身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使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等方面。
中国是世界上公认发明指南针的国家。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磁石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石性质的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吸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面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实用的指南针。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发明之一,它出现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的指南针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像一只勺,底部光滑,可以在平滑的铜质或木质的“地盘”上自由旋转,等它静止下来,勺柄就会指向南方。人们管它叫“司南”。
大约在北宋初期,我国古人又创制了一种新的指南工具——指南鱼。指南鱼用一块薄钢片做成,形状像鱼,鱼的肚皮部分凹下去一些,像小船一样浮在水面上。宋代还有用木头做的指南鱼和指南龟。木指南鱼是用木块刻成的,鱼腹里放入一块磁性强的天然磁石,用蜡封好,在鱼口插入一根针,此鱼就能指南了。指南龟的制法和原理与木指南鱼基本相同。
据史料记载,东汉的张衡发明过指南车。指南车上装有非常复杂巧妙的机械。它的中央是一个大平轮,木头人就竖立在上面,在大平轮的两旁,还装有很多小齿轮,如果车子向左转,右边的车轮就会带动小齿轮,小齿轮再带动大平轮,使大平轮相反地向右转。于是,木头人的手臂始终指向南方。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指南针指南“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沈括第一次发现,磁针虽然朝着南方,但不是指的正南,而略有些偏东。这就是磁偏角现象,它的产生是由于地球的磁极与地理的南北极不重合,略有些偏差。这一发现在当时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在西方,直到公元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时,才发现有磁偏角存在,比我国沈括晚了四百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