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000以内数的认识
第1课时 1000以内数的认识(一)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导航
一、教学内容
1000以内数的数法。(教材第75页例1)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数1000以内的数,体会数的含义和作用。
2.使学生能大致估出1000以内物品的数量,培养学生的数感。
3.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数1000以内的数,掌握十进制关系。
难点: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数的数法。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计数器。
学生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一节非常有趣的数学课。这是宽敞、明亮的体育馆,你能猜猜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吗?(课件出示教材第74页主题图,学生自由回答)
师: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百以内的数是怎么数的吗?(学生自由回答)
引导学生明确:一个一个地数,一十一十地数……
师:如果数目比较大,我们还是一个一个地数,显然就不恰当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研究1000以内的数。[板书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一)]
二、学习新课
1.教学教材第75页例1。
(1)引导学生一个一个地从1数到10。
(课件出示教材第75页最上面的10个小正方体)
师:先看这幅图,同学们能数出图上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吗?(学生集体回答)
师:每人数一数10个小正方体,并说一说是怎么数的。(组织学生数一数,并互相说一说)
教师板书: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
(2)引导学生十个十个地数,从10数到100。
(课件出示教材第75页中间的100个小正方体)
师:现在图上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呢?(学生集体回答)
师:同学们是怎么数出这100个小正方体的呢?(学生互相交流、说一说)
教师板书: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
(3)认识计数单位“千”。
(课件出示1000个凌乱排列的小正方体)
师:估一估,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学生随意估计到底有多少个)
师:同学们想一下,怎样才能数得又快又准?(引发学生思考)
师:请你从一百往后数,数到一千,你可以吗?你们觉得要数到什么时候呢?有没有更好的、更快速的方法呢?(由学生自由数正方体,并进行小组交流)
师:看老师把它变成了什么形状?(课件变成10×10×10的正方体图)这个大正方体上一共有多少块小正方体?怎样数?
大家齐数,教师板书: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师:“千”是我们今天学到的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前面我们还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呢?(学生集体回答:个或一、十、百)
2.归纳总结。
师:关于数数,你们有什么新发现?观察后小组讨论。(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交流数数经验,然后教师指名学生说一说)
(1)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一十一十地数,还可以一百一百地数。
(2)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
三、巩固反馈
1.一千里面有( )个百;一百里面有( )个十;十里面有( )个一。(课件出示题目,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答案:10 10 10
2.完成教材第75页“做一做”。(学生先独立边拨珠边数数,再在小组内交流)
3.教材第79页练习十六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互相检查,相互交流。教师指名学生汇报,全班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
1000以内数的认识(一)
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
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
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深入实际生活,通过学生经常看到的体育馆的座位,帮助学生形成对较大数的初步印象。教学过程重视创造学习情境和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观察、讨论活动中体会、思考数数的方法。这些数数的方法不是教师教给学生,而是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自己感悟、总结出来的。
2.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相关知识阅读
青年财富
有一个青年总是抱怨自己时运不济,发不了财,终日愁眉不展。这天,他无意中遇到一个须发俱白的老人,老人见他愁容满面,于是问道:“年轻人,你为什么这样不开心?”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总是那么穷?”年轻人说。
老人由衷地说:“穷?你很富有啊!”
年轻人问道:“富有?我怎么不知道?这从何说起?”
“假如去掉你一只手,给你10000元,你愿意吗?”老人问道。
“不愿意!”年轻人肯定地回答。
“给你100万让你马上变成80岁的老人,你愿意吗?”
“不愿意!”
“用1000万来换取你的生命,你愿意吗?”
“当然不愿意!”
“这就对了。你已经有超过1000万的财富了,为什么还哀叹自己贫穷呢?”老人微笑着说。
年轻人恍然大悟。
第2课时 1000以内数的认识(二)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导航
一、教学内容
千以内数的读、写和组成。(教材第76~77页例2、例3)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读、写千以内的数,知道每个数的组成。
2.使学生正确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的数字的意义。
3.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数感。
三、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读、写1000以内的数。
难点:掌握1000以内数的组成。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小棒、计数器。
学生准备: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开火车数数。
(1)从一百二十起,一百一百地数到九百二十。
(2)从四十八起,两个两个地数到七十八。
2.全班齐数数。
(1)从一百倒数到七十八。
(2)从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一百。
3.小游戏:分组抽签数数。(数5个)
(1)数出一千以内尾数是0的数。
(2)数出一千以内尾数是5的数。
(3)数出一千以内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
(4)数出一千以内个位是9的数。
二、学习新课
1.教学教材第76页例2。
(课件出示教材第76页例2主题图)
(1)解决问题。
师:能估一估它们大约有多少个吗?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圆点)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最后一列的圆点缺了几个。
师:很好,那你们估得准不准呢?下面请大家数一数,看看到底一共有多少个圆点。数完的同学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数的。(组织学生数一数,同桌交流数的方法)
(方法一)这些圆点是规则排列的,可以先横着数,再竖着数,最后乘起来。
(方法二)先数出100个圈起来。
师:10个十就是100,先圈出一个100,再圈出一个100,还剩3个十和5个一,那么一共有多少个圆点呢?(教师边演示课件边问学生)
引导学生明确:有235个小圆点。
师:如果用小棒来表示,应该怎样表示?(指名学生到前面演示)
(2)数的组成和读、写。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图上总共有235个圆点。同学们知道怎么读这个数吗?(学生集体回答)
师:这个数是怎么组成的呢?
引导学生明确:二百三十五是由2个百、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师:那如果用计数器表示是什么样的呢?
先指导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子:个位上拨5个珠子,十位上拨3个珠子,百位上拨2个珠子,再引导学生分别说一说个位、十位、百位上分别是几,表示多少。
引导学生明确:个位上是5,表示5个一;十位上是3,表示3个十;百位上是2,表示2个百。
师:这个数是多少?(引导学生自己认一认,然后指名学生说一说)
教师再讲解这个数的写法和读法。
写法:百位上写2,十位上写3,个位上写5。
读法:先读几百,再读几十,然后读几。
板书:千 百 十 个
写作: 2 3 5
读作:二百三十五
师:如果计数器的个位没有珠子,写数时个位什么也不写,直接写23可以吗?(组织学生讨论)
师:虽然个位没有珠子,但是我们在写数的时候要用0占好个位的位置。像这样0不读,但在写数时要用0占位的数还有吗?你能举出例子吗?(指名学生举例)
(3)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写数时从百位写起,哪一位上是几就写几。读数时从百位读起,先读几百,再读几十,然后读几。教师注意强调数位中间有0的要读“零”,而末尾的0不读。
2.教学教材第77页例3。
(课件出示教材第77页例3及彩点图)
(1)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知道这图上有多少个彩点吗?(学生自由回答)
引导学生明确:我们也可以用上面的方法,100个100个地圈起来,再看有多少个100就可以了。
(组织学生圈一圈,数一数)
师:那这里总共有多少个彩点呢?
引导学生明确:有1000个彩点。
(2)归纳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上面的观察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指名学生汇报、交流)
①10个100是1000。
②900和100合起来是1000。
③1000里有100个10。
……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77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仔细观察,看图填写,集体订正)
答案:4 6 8 468
2.填空。
(1)由6个百、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数是( )。
(2)由5个百和9个十组成的数是( )。
(3)由1个一、2个十和7个百组成的数是( )。
(4)由9个百、5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数是( )。
(5)由4个百、3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 )。
(6)由3个百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 )。
答案:(1)632 (2)590 (3)721
(4)957 (5)436 (6)306
3.完成教材第77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先在计数器上拨数,然后写出来。指名学生板演,全班评价)
答案:187 400 605 320 290 846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
1000以内数的认识(二)
千 百 十 个
写作: 2 3 5
读作:二百三十五
教学反思
1.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学生的数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建立的,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本节课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先估计,再动手数235个圆点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在现实情境中充分感受与体验数数。把对学生数感的培养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2.提供空间,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认识数的组成、数的读法和数的写法,掌握了数的组成、数的读法和数的写法就基本认识了这个数。让学生在读数、写数的过程中悟出方法:写数时从百位写起,哪一位上是几就写几;读数时从百位读起,先读几百,再读几十,然后读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和探索,学生才有自主建构知识的可能,学生才有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学生才能形成积极主动学习的心态。
3.把握数学教学特点,促进学生数学的学习。
切入生活,关注认知起点。数学是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就容易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的枯燥感,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学习更主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探究新知。数学教学的重点是利用生活经验学习数学,充分发挥例题的作用,让学生充分运用比较和类推的方法。教学时,突出重难点,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4.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相关知识阅读
多位数写法歌
写数要从高位起,
哪位是几就写几。
哪一位上无单位,
用0占位要牢记。
第3课时 用算盘数数和记数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导航
一、教学内容
用算盘数数和记数。(教材第78页例4)
二、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算盘数数和记数。
2.经历用算盘表示数、数数的操作过程,掌握用算盘记数的方法,初步渗透位值思想。
3.了解算盘的历史,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算盘的热爱。
三、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算盘,会用算盘表示数。
难点:掌握带有上珠的数的读、写方法。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算盘。
学生准备:算盘。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看同学们能不能猜出来。
(出示课件)谜面:一座城,四面墙,一群珠宝里面藏。若用小手拨一拨,噼里啪啦连声响。
学生猜一猜后,教师出示算盘图,揭示谜底:算盘。
师:你们认识算盘吗?(学生齐答)
师:那你们认识算盘各个部分的名称和功能吗?(学生自由回答)
师:那我们现在就来认识一下算盘。(板书课题:用算盘数数和记数)
二、学习新课
1.介绍算盘的历史。
教师边讲解边用课件演示。
师: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开始用石子计数,后来用木棍或者竹签计数(就是算筹),再后来人们用摆珠子的方式计数,它是用小棍子把珠子串起来,用上面蓝色的珠子表示5,下面黄色的珠子表示1,再合起来表示数。像这样就表示563(课件演示)。后来这种计数和计算的工具,就慢慢地改进成了现在用的算盘。
师: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我们的祖先在汉代就已经发明了算盘,开始用算盘进行计算,一直流传到现在。所以算盘是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算盘还传到日本、朝鲜、美国、东南亚、欧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
2.教学教材第78页例4——认识算盘。
(1)让学生仔细观察算盘,并用手摸一摸算盘的各个部分。
师:你摸到的算盘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教师讲解的同时在课件上出示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师:算盘四周叫框,根根小棒叫档,一根横梁分上下;梁的上面是上珠,梁的下面是下珠;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板书)
(2)游戏巩固。
师:看来大家都认识了算盘,下面我们玩一个看谁说得快的游戏。我指算盘上的某个部分,请你快速说出它的名称。(教师指一指,学生一起说一说)
师:算盘的个位在哪儿?(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定数位的方法)
引导学生明确:必须从右往左依次定位。
师:把最右边的一档作为个位有什么好处?
引导学生明确:将最右边的一档作为个位符合数位顺序表的排列方式,同时也符合学生对数位的习惯。
3.用算珠表示数。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拨珠过程:通常用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根手指拨珠,拇指和食指用来拨下珠,拇指向上拨叫拨入下珠,食指向下拨叫拨去下珠。中指用来拨上珠,向下拨叫拨入上珠,向上拨叫拨去上珠。
师:你能用算盘表示1~9各数吗?注意在拨下一个数字前,要把这些珠子都清空,再拨下一个数。(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1~4的拨法:直接用下珠表示。
5的拨法:5一般不用5个下珠,而是用一个上珠表示。
6~9的拨法:拨6,7,8,9时,依次在5的基础上,即1个上珠的基础上添上1,2,3,4个下珠。
师:那10是怎么拨的呢?(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10的拨法:一般不用个位上1个上珠和5个下珠(或2个上珠)表示,而是用十位上1个下珠表示。这一点和在计数器上表示数是一致的,在算盘上,满10就要向前一位进一。
师生共同小结:个位上拨几表示几个一,十位上拨几表示几个十……某个数位上是0,则不拨珠以空档表示。(板书)
4.拨数。
师:在算盘上拨出563,说说563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组织学生拨一拨,然后互相说一说)
引导学生明确:百位上的数刚好是5,一般用一个上珠表示;十位上的数字是6,比5大1,用一个上珠和一个下珠表示;个位上的数是3,用3个下珠表示。
师生共同小结:定位是用算盘记数的特殊要求。个位在哪里都可以,只要你标记一个档位是个位,其余的数位也就确定了,一般情况下,我们现在把最右边的一档定位为个位,依次往左推算,分别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78页“做一做”。(指名学生拨数,其余学生在下面拨,检查自己拨得对不对)
提示:拨数时,要先确定个位档。
2.猜一猜。
下面几个谜语都与算盘有关,它们分别是什么?
(1)它有四条边,最爱帮助人,不让珠乱跑。( )
(2)虽然只有它,本领却很多,一个可顶五。( )
(3)它是一条线,横在框里面,管住上下珠。( )
(4)它有许多根,穿着小珠子,噼里啪啦响。( )
答案:(1)框 (2)上珠 (3)梁 (4)档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板书设计
用算盘数数和记数
算盘四周叫框,根根小棒叫档,一根横梁分上下;梁的上面是上珠,梁的下面是下珠;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
个位上拨几表示几个一,十位上拨几表示几个十……某个数位上是0,则不拨珠以空档表示。
教学反思
1.在教学例4时先介绍算盘,让学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了解算盘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接着让学生通过自学认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拨数。另外,让同桌之间互相说数和拨数,加深他们对算盘的认识,巩固他们对算盘的使用。同学们对算盘比较感兴趣,上课的积极性也较高。
2.本节课的重点是能够在算盘上拨出指定的数,关键是能够在算盘上拨出1~9的数,这中间由4拨到5是最关键的。这节课重点的地方就是紧紧抓住一个上珠表示几,一个下珠表示几。首先让学生学会在个位上拨1~9的数,其他再根据数的组成在各个数位档拨出相应的数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了。
3.在算盘上体会“满十进一”的知识显得有点困难,在课堂上尽量避免这个知识点,直接利用数的组成拨出指定的数。在学生互相说数、拨数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4.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相关知识阅读
算 盘
算盘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中国是算盘的故乡,在计算机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盘不仅没有被废弃,反而因它的灵便、准确等优点,在许多国家方兴未艾。因此,人们往往把算盘的发明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提并论。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赵太云家药铺柜上就画有一架算盘。珠算方便、快速,几千年来一直是汉族劳动人民普遍使用的计算工具,即使现代最先进的电子计算器也不能完全取代算盘的作用。
第4课时 1000以内数的认识(练习课)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导航
一、教学内容
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运用练习。(教材第79~81页练习十六)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0以内数的组成特点及10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帮助学生形成1000以内数的良好的数感。
2.让学生经历巩固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重点难点
重难点:能正确地读、写1000以内的数及掌握数的组成。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计数器、卡片、算盘。
学生准备:计数器、算盘、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数的组成和读数方法。
(1)出示计数器。请学生从右向左,依次说一说每个数位的名称及其计数单位。
(2)在计数器上任意拨出一个数,指名学生口述:这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是多少?怎么读?
教师小结:一个数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就是几百几十几。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可以读出1000以内的数。
2.复习写数方法。
(1)卡片出示:一百二十七。
指名学生口述这个数的组成,并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说一说拨数时是怎么想的。
(学生独立写出这个数,集体订正)
教师小结:在计数器上拨数时,可以根据这个数的组成来拨珠。有几个百,就在百位上拨几个珠;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拨几个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拨几个珠。写数也是按这种方法,在各个数位上写出数字来表示,如果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哪个数位上写0占位。读数时要注意末尾的0不用读出。
二、指导练习
1.教学教材第80页练习十六第6题。
(学生独立练习,全班集体订正)
第一幅图百位上有1个珠子,表示1个百;十位上有2个珠子,表示2个十;个位上有6个珠子,表示6个一。这个数写作:126,读作:一百二十六。
同样地,第二个数写作:304,读作:三百零四。
第三个数写作:580,读作:五百八十。
2.教学教材第80页练习十六第7题。
(指名学生读一读,然后齐读,再说一说数的组成)
回顾:一个数的中间有0时是怎样读的?末尾有0的数是怎样读的?
867读作:八百六十七,由8个百、6个十和7个一组成。
580读作:五百八十,由5个百和8个十组成。
208读作:二百零八,由2个百和8个一组成。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十六第5,8,9题。(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5题:涂色略。
第8题:432 120
第9题:(1)256 (2)408 (3)920
2.完成教材第81页练习十六第10~12,15题。(指名学生读一读,然后组织学生独立在算盘上拨一拨)
第10题:(在算盘上表示略)三百六十四 六百二十 八百零五 七百 九百五十一 五百一十九
第11题:第一个算盘——538——计数器
第二个算盘——406
第三个算盘——270
第12题:512——第三幅图
305——第一幅图
850——第二幅图
第15题:(读一读略)(1)700 900 1000
(2)970 990 1000
(3)997 999 1000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还有什么疑问吗?
板书设计
1000以内数的认识(练习课)
1.一个数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就是几百几十几。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可以读出1000以内的数。
2.在计数器上拨数时,可以根据这个数的组成来拨珠。有几个百,就在百位上拨几个珠;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拨几个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拨几个珠。
3.写数也是按这种方法,在各个数位上写出数字来表示,如果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哪个数位上写0占位。读数时要注意末尾的0不用读出。
教学反思
1.充分挖掘教材练习题的内涵,灵活地对练习题进行加工与设计,利用练习后的订正与反馈进行知识、方法的归纳与提升。练习形式多样,并且层次清晰。通过拨一拨、涂一涂、读一读、写一写、连一连等方式,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氛围中完成课堂练习。这样的设计就是要让学生能及时运用新知来解决问题,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更大地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相关知识阅读
算盘术语
空档:某一档的上、下珠都离梁的时候,叫空档。空档表示这一档没有记数,或者表示0。
空盘:算盘的各档都是空档时,表示全盘没有记数,叫空盘。
内珠:靠梁记数的算珠,叫内珠。
外珠:离梁不记数的算珠,叫外珠。
拨上:是指将下珠拨靠梁。
拨下:是指将上珠拨靠梁。
拨去:是指将上珠或下珠拨离梁。
本档:是指正要拨珠记数的这一档。
前档:是指本档的前一档,也叫左一档(位)。
后档:是指本档的后一档,也叫右一档(位)。
漂珠:提珠时用力过轻,不靠梁不着框,浮漂在档中间的算珠。
带珠:拨珠时,把本档或邻档不应拨入或拨去的算珠带入或带出叫带珠。
置数:也叫布数,按照计算的要求,把数字拨入算盘,为计算做准备。
档位:也叫档次,是指档的位次。
进位:是指本档加上一个数后,大于或等于10,需向前面一位加1,叫进位。
退位:是指在本档减去一个数时本档不够,需从前面一位减1,叫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