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4单元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4单元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人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10 06:2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第1课时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导航
一、教学内容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材第38页例1)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确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初步会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
2.让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求商,并会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难点: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快乐的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同学们已经开始为庆祝自己的节日做准备啦。你们看,他们在做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37页主题图)
生1:他们在做小旗子。
生2:有的学生在折星星,有的学生在准备气球,气氛很热闹。
师:这里的场面的确很热闹。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你们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引导学生总结有用的信息,并派学生代表回答)
生1:教室里有三组小朋友在布置教室,第一组小朋友在做小旗子,第二组小朋友在做五角星,第三组小朋友带来彩球。
生2:第一组做了许多小旗子,要挂在教室里。
生3:第二组做了49颗五角星,平均分给7个小组。
生4:第三组小朋友带来了27个彩球,每9个摆一行。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小组讨论,教师预设问题并展示)
问题1:共有多少面小旗子,挂成几行,平均每行挂几面?
问题2:有49颗五角星,分给7个小组,平均每个小组得几颗五角星?
问题3:有27个彩球,每9个摆一行,可以摆几行?
板书:(1)平均每行挂几面?
(2)平均每个小组得几颗五角星?
(3)可以摆几行彩球?
师:真了不起,大家收集了这么多的信息。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板书: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二、学习新课
教学教材第38页例1——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例1主题图)
师:二(1)班的小朋友做了很多面鲜红的小旗子,并且按照图中所示方式进行排列,同学们可以从图中得出哪些信息?(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指名学生回答)
生:图中有8行小旗子,每行有7面。
师:同学们知道二(1)班的小朋友做了多少面的小旗子吗?同学们有哪些方法呢?(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并派学生代表进行汇报)
(方法一)可以一面小旗子一面小旗子地数,数出小旗子共有56面。
(方法二)有8行小旗子,每行7面,可以利用乘法进行计算。
师:同学们说一面一面地数,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方法,但是这个方法要花比较多的时间,而且在数小旗子的过程中还有可能会发生失误,所以用乘法计算的方法更加快捷和准确。接下来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进行求解,同学们知道怎么计算吗?(让学生分组讨论,指名学生代表回答)
生:8行小旗子,每行7面,那小旗子的数量就可以列式为7×8。
师:同学们运用乘法口诀,可以快速得出答案吗?(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生:七八五十六,共有56面小旗子。
板书:7×8=56
师:那同学们知道下面这两个算式的结果是多少吗?
板书算式:56÷8=  56÷7=
(让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解决,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生:除法算式可以用乘法口诀来计算。56÷8,就想(   )八五十六,用刚刚的乘法口诀,七八五十六,答案是7。
师:那56÷7呢?(指名学生回答)
生:计算56÷7,可以想七(   )五十六,也是同样一个乘法口诀,七八五十六。(教师补充板书算式结果)
师:从上面的计算,你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生:用同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解决3个算式,一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教师小结并板书:根据乘除法互逆运算,可以求出除法的商。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38页“做一做”。
第1题:(竖排)28 7 4 16 8 2 48 8 6
第2题:7 五七三十五 7 六七四十二
7 七七四十九 4 四八三十二
3 三八二十四 8 八八六十四
第3题:21÷3=7  64÷8=8  35÷7=5
18÷6=3 42÷7=6 32÷8=4
40÷8=5 56÷8=7 21÷7=3
8÷8=1 14÷2=7 28÷4=7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2.学习过程中有什么不懂或不理解的地方吗?
板书设计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七八五十六
7×8=56  56÷8=7  56÷7=8
根据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出除法的商。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7,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的逆向思考学习。在这节课的开始先由学生喜欢的“儿童节”作为进入课堂的钥匙,自然过渡到装扮教室,引入主题图的内容,循序渐进地进入课堂的学习。然后用问答和引导思考的方式引领学生的学习步骤,让学生一步一步掌握课堂的知识。同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2.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相关知识阅读
国际儿童节的由来
国际儿童节的设立,和发生在二战期间一次屠杀——利迪策惨案有关。1942年6月10日,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地经济萧条,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儿童的处境更糟,有的得了传染病,一批批地死去;有的则被迫当童工,受尽折磨,生活和生命得不到保障。为了悼念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各国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第2课时 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导航
一、教学内容
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材第39页例2)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确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初步学会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2.让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求商,并会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加强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交流意识。
三、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难点:会利用除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上课之前,老师先来考考大家,看哪位小朋友的反应快。老师出题,你们快速地说出得数,并说说你使用的是哪句乘法口诀。(学生独立解决,指名学生回答)
24÷3=      48÷6=
40÷8= 42÷6=
28÷4= 35÷5=
56÷7= 48÷8=
2.引入课题:同学们计算得很正确,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板书课题: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二、学习新课
教学教材第39页例2——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课件出示教材第39页例2主题图)
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明确:这些气球每行9个,共3行。
师:同学们知道二(1)班的小朋友带来了多少个气球吗?同学们有哪些方法呢?(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并派学生代表进行汇报)
(方法一)可以一个气球一个气球地数。
(方法二)可以利用乘法进行计算,列式为9×3=27。
教师板书:9×3=27 三(九)二十七
师:如果我们带来27个气球,每9个摆行,一共可以摆儿行?(根据信息,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
师:你们摆的结果和主题图一样吗?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指名一个学生展示摆放的结果)
师:同学们能根据摆出来的气球列出算式吗?
组织学生列出算式:27÷9=
师:我们利用乘法口诀得出三(九)二十七,共有27个气球,那同学们可以计算出这个算式的答案吗?(分组讨论,集体订正)
生:除法算式可以用乘法口诀来计算。计算27÷9,就想(  )九二十七,用刚刚的乘法口诀,答案是3。
教师板书:27÷9=3
师:那27÷3这个式子的答案是多少呢?(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并派学生代表进行汇报)
生:27÷3=9,可以想三九二十七。
板书:27÷3=9
师小结:在口算这两道除法算式的时候,我们要根据算式想所对应的乘法口诀,也就是先看除数,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39页“做一做”。
第1题:(竖排)63 9 7 72 9 8 54 9 6
第2题:(竖排)3 6 2 5 4 2 5 3
第3题:16÷2=8 54÷6=9 14÷2=7
36÷4=9 32÷4=8 28÷4=7
64÷8=8 21÷3=7 48÷6=8
81÷9=9 35÷5=7 56÷7=8
27÷3=9 42÷6=7 45÷5=9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是不是已经感受到掌握乘法口诀的重要性,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板书设计
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三九二十七
3×9=27 27÷9=3 27÷3=9
教学反思
1.本课时的教学目的是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从而解决用除法计算的简单的实际问题。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教学时,在学生初步认识除法计算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呈现“气球排列”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画面收集信息,既要计算总共有多少个气球,又要让学生观察这些气球是怎么排列的。接着让学生思考怎样用除法算式表示,写出算式。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极力发挥学生的主人公的课堂角色,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学习过程,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对于教师来说要多思考教学的方式,针对教学的接受者设计出灵活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相关知识阅读
除号的由来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上说:“凡除之法,与乘正异。”当时,人们用算筹和口诀来计算除法。阿拉伯人曾用过两个数之间加一条短线“-”的方法表示相除。1631年,数学家奥特雷德曾设想过用符号“∶”表示除法,但没有推广开来。数学中正式把目前的除号作为除法运算符号的,是瑞士数学家哈纳。哈纳在计算时,遇到一个整数分成几份的问题,却没有恰当的符号表示这种算法。于是他把阿拉伯人表示除法的小短线“-”和奥特雷德的除法记号“∶”合二为一,用一条短线“-”和两个小圆点“∶”从中间分开,产生了表示除法的新记号“÷”,即除号。
第3课时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练习课)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导航
一、教学内容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运用练习。(教材第40~41页练习八)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让学生能够熟练、准确地进行表内除法计算。
2.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过程,感受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方法,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培养学生认真读题,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三、重点难点
重难点: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口算。(教师用口算卡片出示下列计算题,指名先说乘法口诀,再计算出结果)
27÷9=    48÷8=
24÷8= 36÷9=
35÷7= 16÷2=
42÷7= 18÷9=
72÷9= 56÷8=
45÷9= 21÷7=
2.看口诀想算式。(教师用卡片出示下列乘法口诀,指名学生根据乘法口诀说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三九二十七   六八四十八
四七二十八 四九三十六
五八四十 五七三十五
二、指导练习
1.教学教材第41页练习八第6题。
(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从主题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指名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组织学生讨论,指名学生板演)
54÷6=9(盒)
师:你是怎样计算54÷6的?(同桌交流,集体汇报)
生:想六(九)五十四,则54÷6=9。
2.教学教材第41页练习八第7题。
(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每队有8个人。胜队的奖品是48本书,负队也有奖,是24本书。
师:获胜队员平均每人可得几本书?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引导学生得出:获胜队的奖品是48本书,平均分给8名队员,求每人可得几本书,是平均分的问题,用除法计算:48÷8=6(本),计算的时候,想乘法口诀“六八四十八”,所以商是6。
师: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小组交流探讨,互相说一说,教师指名小组汇报)
学生汇报:
答案不唯一:如负队队员平均每人可得几本书?
24÷8=3(本)
(对于学生的汇报的结果,教师要给予肯定)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八第1,3,4题。
第1题:1 一七得七  4 四八三十二
6 六八四十八 8 七八五十六
8 八八六十四 3 三七二十-
7 七七四十九 5 五八四十
第3题:
7×7 48÷6 56÷8 36÷6 35÷7
第4题:
左边一列:3 9 3 4 8 4 2 2 2
右边一列:6 2 8 7 5 8 8 6 4
2.有72人一起坐车去旅游,一辆车坐9人,共需要几辆车?
答案:72÷9=8(辆)
3.买一张动物园门票需要9元,丽丽有63元,可以买几张动物园门票?
答案:63÷9=7(张)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板书设计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练习课)
54÷6=9(盒)
48÷8=6(本) 24÷8=3(本)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是一节练习课,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基础练习,做完后组内交流,有疑问的再展开讨论。通过利用多种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熟练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能力,并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认真、正确地计算和检查的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讨论时间,让他们展示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方法。使大家对所学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又在“指导练习”时让他们讲解每一道题的思考方法,并通过集体说、指名说、同桌之间互说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通过这一节练习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2.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