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
订
线
课
题
数据、信息与知识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
教 学 过 程
授课教师
:
授课班级
:
教学目标
1. 理解数据、信息及知识的含义,理解信息的特征,领会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关系。
2.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数据和信息,感受数据与信息的基本特征。
3. 通过生活中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案例,感受数据和信息在学习、生活及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培养信息意识及信息社会责任感。
一、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内容及课堂要求。
二、了解学生的基本操作水平和认知能力,引导学生摆正学习态度。
三、1.利用多媒体教室观看信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视频(1)消毒机器人的应用.mp4(2)剪发机器人.mp4
2.观看视频“未来的生活.mp4”
(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发展对社会和人们生活的影响,感受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本学科的热情。)
四、介绍信息技术必修1《数据与计算》的知识体系及内容。
五、直接导入本节课题及学习目标。
六、新知探索:
1.体验生活中的数据,认识计算机中的数据。
2.列举生活中数据的实际应用。
3.探究信息的概念,通过游戏“你做我猜”体验并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4.给出知识的概念。
七、小组探究:数据、信息与知识三者之间的关系。
小组汇报本组的探究结果,其他同学加以点评,教师总结。
八、作业:
在使用智能运动手环时,你应该如何保护其中包含的隐私数据?(信息意识)
九、师生共同总结本节内容。
(教师引出思维导图软件“Xmind ”)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数据、信息与知识之间的关系。
难点:能从信息中提炼和归纳知识,并能运用其解决问题。
教学 方法
讲授法、讨论探究法、游戏互动法、实例分析法等
板书设计
1.1数据、信息与知识
一、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信息的载体、可加工可处理
二、信息:经过加工、具有意义的数据。
信息的特征:(1)普遍性(2)传递性(3)共享性(4)依附性和可处理性(5)时效性
(6)真伪性(7)价值相对性
三、知识: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四、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教学反思
本节是信息技术第一课,让学生了解消毒机器人和剪发机器人,感受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观看“未来的生活”让学生畅想信息技术发展的美好未来,感受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课堂探究活动、游戏互动等方法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达到预期教学计划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