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平均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活动,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知道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
2.让学生学习平均分的第一种常见情况: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的分。
3.使学生学习在分一分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分一分的过程中,感知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磁性实物图片。
学具准备: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
1.谈话导入。师:同学今天小动物们要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举行一次有趣的运动会,咱们一起瞧瞧去吧?(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奖品是6个桃,准备分给前三名,你打算怎么分?
2.猴爸爸也采来三只桃,准备分给他三个孩子,可以怎样分?
3.这两种分法有什么不同?
指名让学生回答。
4.揭示并板书课题:平均分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课件出示 6个桃子的主题图。要求学生把6个桃分成两份,可以怎么分?
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桃,自己分分看。(教师巡视,看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分的?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⑴○ ○○○○○ ⑵○○ ○○○○
⑶○○○ ○○○
同学们分得真不错。
想一想,这三种不同的分法,哪种分法最公平呢?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把它叫做“平均分”。
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2.练习: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课件展示)
看下面的分法是不是平均分?
⑴萝卜图:(不是平均分)因为每份分得的不是同样多。怎样分,
就是平均分了。(让学生思考后再交流)
⑵草莓图:(是平均分。因为每堆分得同样多,都是3个。)
同学们真聪明,各个都是火眼金金。
三、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
1.教学例2
谈话:大家认识了“平均分”这个新朋友,那你们想想如果把8个桃子平均分,可以怎样分?
在分之前,谁来说说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每份分得同样多,才是平均分)
好!现在动手用8根小棒来代替桃分一分。分好以后把自己的分法讲给同桌听一听。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分的?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⑴ ○○ ○○ ○○ ○○
⑵ ○○○○ ○○○○
⑶ ○ ○ ○ ○ ○ ○ ○ ○
为什么这三种方法都是平均分呢?
因为它们每份分得同样多,所以是平均分。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题。(课件展示)
先让学生看饼干图,读题目要求,说说是每几块一圈,再圈一圈,并完成填空。第二小题也是如此,先读题,圈一圈,再填空。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引导学生根据题意用小棒先分一分,再说说15个气球,每3个给1人,可以分给( )人。(课件展示)
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教学“试一试”
把12根小棒,平均分,你想怎样分?(师口述分的方法,学生分,然后在书上填空。)
⑴∕∕ ∕∕ ∕∕ ∕∕ ∕∕ ∕∕
每2根一份,分成( )份。
⑵∕∕∕ ∕∕∕ ∕∕∕ ∕∕∕
每3根一份,分成( )份。
⑶∕∕∕∕ ∕∕∕∕ ∕∕∕∕
每4根一份,分成( )份。
⑷∕∕∕∕∕∕ ∕∕∕∕∕∕
每6根一份,分成( )份。
比较上述四种分法,你们发现什么?学生交流。
小结:要分的总数不变,每份分的数越少,分得的份数越多;每份分的数越多,分得的份数就越少。
四、 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开心吗?你们知道什么是平均分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板书设计:
认识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例1 例2
⑴○ ○○○○○ ○○ ○○ ○○ ○○
⑵○○ ○○○○ 8个○,每2个一份,可以分成4份;
⑶○○○ ○○○ ○○○○ ○○○○
8个○,每4个一份,可以分成2份;
○ ○ ○ ○ ○ ○ ○ ○
8个○,每1个一份,可以分成8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