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课件(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课件(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2-08 21:1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第六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第一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万物生长靠太阳”
为什么绿色植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呢?
绿色植物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17世纪,范·海尔蒙特的实验
18世纪,普利斯特莱的实验
19世纪,萨克斯的实验
20世纪,希尔的实验
……
一、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
17世纪
1.比利时科学家范·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
柳树苗:2.5Kg

壤:100Kg
五年中,只浇水
柳树苗:82.5Kg

壤:99.9Kg
说明:
植物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水。
忽视:
其他物质,如空气、无机盐等的作用。
2.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莱的实验一和实验三
说明:
植物可以改变“坏空气”。
对照实验
2.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莱的实验二和实验三
说明:
燃烧的蜡烛和老鼠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是植物所需要的原料。
对照实验
3.其他科学家的实验
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的实验证明普利斯特莱的实验只有在光下才能完成;
你能利用普利斯特莱的实验装置,设计出一个实验来证实吗?
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的实验证明普利斯特莱的实验只有在光下才能完成;
1785年,明确绿叶在光下释放的是氧气,吸收的是二氧化碳;
1845年,梅耶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1864年,萨克斯的实验,证明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
3.其他科学家的实验
1864年,萨克斯的实验
萨克斯的实验,证明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
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20世纪,希尔的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3.其他科学家的实验
1.实验的过程:取植物的绿色叶片研磨过滤后,放到两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在阳光下和黑暗中,阳光下的有气泡产生。

二氧化碳

氧气
有机物
CO2
O2
H2O
叶绿体
二、光合作用的定义
绿色植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
合成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
氧气的过程。
二氧化碳
+

有机物
+
氧气

叶绿体
海尔蒙特实验
萨克斯实验
普利斯特莱实验
希尔的实验
英格豪斯实验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和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