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 3.1.1欢欣的日子 空山鸟语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 3.1.1欢欣的日子 空山鸟语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2-09 14:3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欢欣的日子
教学内容
了解常见民族乐器的名称及其分类。
欣赏民乐合奏《欢欣的日子》原名《翻身的日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认真听赏民乐合奏《欢欣的日子》,体验乐曲表现的情感与韵味。
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熟悉并记住民族乐器分组及音色特点。
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传统民族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传统音乐的兴趣,感受传统音乐的艺术魅力,感受《欢欣的日子》作品中音响音色(民乐队全奏的音响与气氛,板胡、管子、笛子的音色和性格)、乐曲的风格情绪、音乐主题和三段体的结构。
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引导学生了解《欢欣的日子》中合奏乐器、主奏乐器的音色特点,以及作品中音乐要素的运用来感受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情绪
教学用具
多媒体,民族乐器实物
教学课时
1课时 40分钟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多媒体展示公开课主题,播放音乐
随音乐进入课堂 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导入新课 播放带节日气氛的民乐合奏《步步高》等
师:同学们,我们过年的时候都听什么歌?请同学们说几首跟春节有关系的歌。 聆听生:新年好、喜洋洋、春节序曲...等等
创设音乐情景诱发兴趣引入
二、讲授新课 (一)欣赏民乐合奏《春节序曲》 1师:好的,同学们都了解的非常多,今天呢,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关于春节的曲子,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都会拿他做背景音乐,这首曲子的名字叫《春节序曲》。
《春节序曲》是《春节组曲》的序曲部分,集中表现中国人过春节的热闹景象。
它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焕之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这是一首民乐合奏,大家注意听,试试能听到什么乐器。
师:请同学起来回答一下,听到了哪些乐器的声音。
师:是的,有二胡、琵琶、阮、扬琴等这些民族乐器,他们属于长什么样子呢,又是怎样分组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乐器。
认真聆听音乐
3、笛子、二胡、
扬琴、琵琶等等
用熟悉曲目
吸引学生注意力,导入新课程
(二)_??????_活动分组 师:我国的民族乐器经过长期的改造与完善,现已形成四大类别。现在咱们来做一个游戏,屏幕上有四个乐器组的名字,你认为你手中拿的这种乐器该归到哪个乐器组,就坐到哪一组去。(课件展示)
领取实物后,分组坐好。(部分乐器用图片代替)合作探究 更加直观的了解民族乐器。加强多民族乐器的认知和辨别能力
(三)八音和鸣 师:观察分析手上的乐器,制造乐器的原材料有哪些?(中国古代乐器制作的八种原-“金、石、丝、竹、土、革、匏、木”的总称)。
对于学生可能说不上来的“土、石、匏”进行举例(课件) 分组讨论研究并回答问题 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民族乐器的材质
(四)了解民族乐器及其分类
提问:乐器的四大组每组具体有哪些乐器?同学们都已找好了位置,那你们坐的对不对,我们来看一看
师:大家翻开课本第24页,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乐器。(课件展示)
1、吹管乐器,简单的说就是吹奏的乐器。
有气息经由吹孔,引起空气柱的振动而发音的, 如笛子、箫、埙、排箫等;
有的是气息经过哨子,引起空气柱的振动而发音的,如唢呐、管等;
还有的是气息经由簧片,引起空气柱的振动而发音的,如笙、芦笙、把乌等。大家看一下图片,认识一下这些乐器张什么样子。
弹拨乐器:比较常见的有琵琶、筝、扬琴、阮、三弦等等,同学们有学习弹拨乐器的吗?那么请你告诉大家它是如何发声的呢?
【请学琵琶、扬琴或古筝等弹拨乐器的同学回答】
师:是的,弹拨乐器是用手指或拨子拨弦,及用琴竹击弦而发音的乐器总称。
拉弦乐器:拉弦乐器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二胡了,我国拉弦乐器是在胡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种类繁多,包括二胡、京胡、板胡等。其音色柔和,擅长演奏歌唱性旋律。它以各种不同的弓法、指法等技巧塑造多种多样的音乐形象,具有丰富、细腻的表现力 。
还有一类,打击乐器:是一种以打、摇动、摩擦、刮等方式产生效果的乐器族群。打击乐器可能是最古老的乐器。有些打击乐器不仅仅能产生节奏,还能作出旋律和合声的效果。
多媒体出示:民族管弦乐队编制 自主回答
1、学生认真看书听讲,了解知识。多媒体图片展示,聆听部分乐器音色
2、生:琵琶是用手指拨弦发声的,扬琴是用琴竹敲击发声的...等
3尝试部分实物简单演奏聆听民族乐器原音
简单实操排列,模拟演奏 师生交流,促进知识掌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兴趣,了解知识,为学生探讨作品做准备,唤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相互合作交流,自主探究,通过实物观察,加强认知。
直观呈现。加深认知
(五)欣赏《欢欣的日子》
1、师:这些民族乐器呢,都各自有着不同的音色,非常丰富,以后老师会带大家一一领路。这么多丰富的声音同时演奏一首旋律,这就形成了器乐合奏,除了刚刚我们欣赏的《春节序曲》之外,老师还带来一首好听的曲子,同样是民乐合奏,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欢欣的日子》,大家在欣赏的时候感受一下音乐的情绪,认真聆听乐器合奏的音色效果。试试划分一下,乐曲分为几个部分。
【播放《欢欣的日子》】
师:这首乐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呢?
师:是的,同学们听的很认真,这首乐曲又名《翻身的日子》。乐曲以流畅的旋律、跳跃的节奏和热烈的情绪,表现了解放初期农民分得土地后欢天喜地的情景。想一想,假如你是那个时期贫苦的农民,在分到赖以生存的土地后是怎样的心情?会不会分享这个天大的好消息?乐曲里有没有农民分享这个好消息的对话,作曲家是选用什么乐器来展现对话的?
这首曲子是由作曲家朱践耳作于1952年。原是大型纪录片《伟大的土地改革》的插曲,由
中西混合乐队演奏。后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乐曲的结构短小,风趣生动,是一首广泛流传的民乐合奏曲。
3、师:同学们觉得这首乐曲分为几个部分?
师:是的,全曲由三个部分和引子、尾声组成。

1、生:欢快、跳跃、欢天喜地等等
2、生:三部分
3生:自我探究并回答
自主探究,加深知识
通过介绍创作背景、创作意图,同时渗透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六)再次欣赏《欢欣的日子》(分主题欣赏)
师: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这首曲子,同学们感受一下每一部分的情绪以及用到的演奏乐器。
我们先从引子开始。
这首乐曲的引子为乐队全奏,旋律是怎样的呢?
师:对,热烈欢快的。
师:接下来我们听一下第一部分,大家注意听听主奏乐器的音色。
第一部分是由板胡奏出富有陕北风味的主题,明亮活泼。 我们来哼唱一下第一部分的主旋律。(课本21页)
师:接下来欣赏第二部分。大家试着听一下,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师:第二部分呢,采用对答形式,上句用管子和笛子领奏,下句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及笙合奏。管子、笛子与乐队呼应,相映成趣。大家感受一下。
师:第三部分又是怎样的情绪呢?
热烈高亢的旋律、不同乐器的欢快对答,使情绪层层推进,达到高潮。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乐曲的尾声跟引子很相似?
是的,最后的尾声是引子的变化再现,乐曲前后呼应,完整统一。
8、同学们按编制跟随《欢欣的日子》模拟演奏(播放旋律)

1、认真聆听音乐
2、生:旋律热烈欢快。
生:可能是笛子
自主回答,个体体验
模拟编制演奏
重复聆听,增强感受力
感受音乐
教学互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民族乐器的活动

三、拓展欣赏 师:欣赏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茉莉花》,感受一下新民乐的表现力。通过视频的展示
师:有什么区别?
(历史发展到今天,民族音乐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于是在传统民乐的基础上产生了“新民乐”。 新民乐把民族器乐、电声乐队和数字音乐结合在一起,加上流行的配器手法,使民乐的个性有了更好的展现,丰富了民乐的艺术表现力)。?新民乐最有代表性的乐队是女子十二乐坊。
认真聆听作品,感受新民乐
课外延伸,增加学生知识面
四、合作探究 师:由学习小组互相交流,说说应该怎样保护、传承和发展我们的民族音乐。我们许多年轻人都不了解它,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作为中华文明的继承人,又该怎么办呢 小组交流、讨论,分组回答 渗透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注民族音乐。
(五)小结 师: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对民族音乐那些新的认识?
师总结:“民族音乐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化的精品,作为华夏子孙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使富有民族性的音乐更加辉煌灿烂。”只有民族的才是国际的!

自主回答
回顾总结
巩固知识让学生通过总结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巩固新知,老师也可以了解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再次渗透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注民族音、学习、继承、发扬民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