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色彩》
教材分析:
春天里万物复苏、万树萌绿、百花争艳、绿草如荫,一派迷人的景色。人们穿上轻便漂亮的春装,迎着温馨的春风领略着生机勃勃的春意。让学生接触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去观察春天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了解和感受春天的色彩美。本课旨在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自然界的变化,感知春的意韵,并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把春天的色彩表现出来,以此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能够了解和感受春天给自然界带来的变化,知道表现春天的常用色彩。
(2)情感性目标:感受利用各种媒材,大胆表现所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3)能力性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对色彩的感受能力和识别能力。
(4)发展性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大胆表现、乐于交流、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和记忆色彩,能够利用各种方法进行表现,并体验到活动的乐趣。
教学难点:表现方法的运用以及整体色彩的把握及创新表现。
四、教学准备:
(1)教师:电脑设备、各种颜色彩纸、工具材料、板刷。
(2)学生:彩笔、各色彩纸、水粉色、有关春天色彩的图片材料。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流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说:听说我们一5班同学都很聪明的,今天我来看看到底有多聪明。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四张图片,大家看看这几张图片,想想说说,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呢?
(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原有的自然界的体验产生回忆,启发学生的想象。)
2、教师说:你们喜欢春天吗?想用画笔画下来吗?除了构图,我们还要涂上美丽的颜色呢,想了解有哪些颜色画好作品吗?让我们到大自然中去,看一看春天的景色吧,找找春天的色彩吧!(教师用媒体展示春天的画面)。 (学生观察、记忆、想象,感受春天的色彩。)
3、导出课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建立在民主、自由与浓厚兴趣的学习氛围中是对生活回忆的推进,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界的关注,并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二、交流想法,启思联想
1、教师说: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呀?
教师说:大自然是神奇的化妆师,这是大自然画的第一笔——桃花,迎春花等类似的花。这美丽的花儿随风舞动,展示它那婀娜的身姿,简直是人间美景。是什么颜色?大家一起说? 这张是什么颜色?
2、教师说:哇,太美了,这是什么?
看到这么美的柳姑娘,我忍不住想起一首诗呢,大家愿意跟我一起背吗?(背咏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看看这张图片有哪些颜色?
教师:这黄灿灿的一大片是什么?油菜花盛开时间正是四五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
5、欣赏了这么多的花与树,我们再看看天空,这两幅画的天空中有什么?有了风筝,说明春天属于你们,天空属于你们。
三、欣赏感受,拓展思维
1.走进艺术家,欣赏俄罗斯弗拉基米尔的油画作品。
走进儿童艺术馆,欣赏儿童作品
展示四张不一样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可以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线条,表现的一年四季的画面。
(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绘画作品中“线”的艺术魅力,)
展示小蜜蜂采蜜图,表现的春天的色彩。你看到了什么?猜猜看,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
(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绘画作品中颜色的艺术魅力,了解其表现方法。)
(3)展示用各种不同的颜色,表现的春天蝴蝶飞舞的画面。你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
(4)展示小朋友们春游活动的场面,来表达春天的色彩
四、 愉快表现,合作做画。
1.教师:是不是迫不及待想创作啦?请听我的温馨小提示:
通过水彩笔,油画棒等 ,画出你所了解到的春天的色彩,
画出印象中春天的美景。
(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创新设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合作学习的能力。)
2.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随机展示有闪光点,有创新的作业,给予鼓励)
五、成功展示,教学评价
1.学生展示作业,并告诉大家是怎样想的,怎样表现的。
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让学生大胆发表想法,成功展示自我,体验美术学习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