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时间:100分钟)
倾听思考
1、认真听老师读短文两遍,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1.因为猫头鹰(
),所以人们叫它“猫头鹰”。
2.
猫头鹰的眼睛同别的鸟儿不同,是长在(
)的。
3.猫头鹰的(
)很灵,哪怕一点轻微的声音,它都能(
)。
积累运用(33分)
2、读拼音,写词语。(6分)
yí
huò
xùn
chì
xiōng
huái
zhèn
xīng
qīng
xī
cuī
cù
(
)
(
)(
)(
)(
)(
)
3、补写词语并解释加点的字。(3分)
左(
)右盼(
)
深(
)简出(
)
高(
)远瞩(
)
四、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5分)
破绽(dìng
zhàn)
出塞(sāi
sài)
脊梁(jí
jǐ)
宁愿(níng
nìng)
要挟
(xiá
xié)
五、比一比,再组词。(5分)
塞(
)
秦(
)?
亦(
)
效(
)
凡(
)
赛(
)
奏(
)?
赤(
)
郊(
)
几(
)
六、先解释加点的词语,然后再写出诗句的意思(4分)
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但使:________。
教:________。胡马:_______。
意思:
。
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沙场:
。
意思:
。
七、依据课文内容完成。(6分)
1.《别董大》中有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堪与王勃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境相媲美。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是对项羽一生的概括,也表达了女词人__________“活着就要奋发有为,死也要死得英勇壮烈”的人生态度。
3.少年周恩来立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志向,令人佩服。
八、按要求改写句子。(4分)
1.
清晨的阳光温柔地抚摸着辽阔的大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梅兰芳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外国人的租界里,谁敢怎么样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讨论会上红红首先第一个发言。(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9、认真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作答。(33分)
(1)(13分)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
嚷着什么。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
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
汽车轧死了,她原(希望
盼望
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
斥责
批评)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地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打上“√"。(1分)
2.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4分)
惩处:近义词(
)
反义词(
)
得意扬扬:近义词(
)
反义词(
)
3.照样子写词语。(4分)
得意扬扬(ABCC式)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合适的填到横线上。(2分)
为虎作伥
怒不敢言
哭诉无助
得意扬扬
文段中,周恩来亲眼见到了:中国警察的____________,洋人的_______,
妇女的__________,群众的__________,让人感受到中华不振。
5.
“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中华不振”
指的是(
)。(填字母)(2分)
A.中华民族没有振奋精神。
B.中国贫穷落后,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侮。
C.中华民族萎靡不振,没有生气。
(二)(20分)
?
我有一个愿望,就是能为祖国做出一点贡献,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也好。正好,我们学校参加了“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捐款活动,于是我就悄悄攒起钱来。
攒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得有决心!一天,放学后我去商店买橡皮。刚进门,便不由自主向食品柜台走去。这时,那位认识我的售货员阿姨向我招呼道:“今天可有你爱吃的巧克力豆呢!”我没说话。那巧克力豆好象也笑着开口说:“我好吃极了……”我的手不由地伸进兜里掏钱,但是我想到我的愿望,立刻又把手缩回来。我望了望那诱人的巧克力豆,抱歉地对售货员笑了笑,高兴地离开了柜台。
几天后的一个上午,学校举行隆重的捐款仪式,当我把积攒的钱全部交给老师的时候,会场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能为祖国作出一点贡献的愿望实现了,虽然这点贡献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却表达了我的一点心愿。为此,我感到无比的骄傲。
1.给短文加一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第二自然段分成两层用‖表示,写出分层的根据。(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自然段的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几个词的词意:(4分)
微不足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积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骄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抱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择本文正确的中心意思,括号内画“√”(3分)
A.说明攒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得有决心。(
)
B.表现了“我”从小愿为祖国做贡献的好思想。(
)
C.表现了“我”高兴的心情。(
)
6.用横线画出拟人句。(3分)
7.填空:(3分)
作者用自己______________的一件事说明了_______________的道理,表达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愿。
创作表达
十、习作。(30分)
给自己的幼儿园老师写一封信,汇报你几年来的变化。要求重点介绍一两个方面,注意书信的格式。
100字
200字
300字
400字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答案(时间:100分钟)
倾听思考
一、认真听老师读短文两遍,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4)
面部像猫,身子像老鹰,所以人们叫它“猫头鹰”。猫头鹰的眼睛同别的鸟儿不同,是长在正前方的。白天,它常常站在树枝上闭目养神,可是,到了夜晚,它就像一名哨兵,睁着两只闪闪发光的大眼睛,注视着田野。猫头鹰的耳朵也很特别,耳孔很大,周围排列着很长的羽毛,好像一对竖起的猫耳朵。它的听觉很灵,哪怕一点轻微的声音,它都能听见。
答案:1.面部像猫,身子像老鹰
2.正前方
3.
听觉
听见
积累运用(33)
二、读拼音,写词语。(6分)
疑惑
训斥
胸怀
振兴
清晰
催促
三、补写词语并解释加点的字。(3分)
顾
看
居
简省
瞻
注视
四、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5分)
zhàn
sài
jǐ
nìng
xié
五、比一比,再组词。(5分)
边塞
秦朝
亦然
效果
平凡
比赛
演奏
赤脚
郊外
几个
六、先解释加点的词语,然后再写出诗句的意思(4分)
1.但使:只要。教:令。胡马:指侵犯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兵。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2.沙场:战场。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
七、依据课文完成。(6分)
1.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2.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八、按要求该写句子。(4分)
1.
阳光抚摸着大地。
2.梅兰芳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他该登台演出了。
3.在外国人的租界里,没有人敢怎么样。
4.去掉:首先。或“第一个”。
阅读理解
九、认真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作答。(33)
(一)(13)
答案:1.指望
训斥
2.惩罚
表扬
洋洋自得
灰心丧气
3.示例:两手空空
千里迢迢
人才济济
风度翩翩
为虎作伥
得意扬扬
哭诉无助
怒不敢言
5.
B
(二)(20分)
答案:1.示例:
攒钱
2.在“有决心”后面分开。
3.写“我”把钱捐了,实现了我为祖国做出一点贡献的愿望。
4.略
5.B
6.那巧克力豆好像也笑着开口说:“我好吃极了……”
7.亲身经历
攒钱不容易
为祖国做贡献。
创作表达
十、习作。(30分)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