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红楼春趣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红楼春趣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09 23:0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 红楼春趣
课文选自清代长篇小说《红楼梦》的第七十回,讲的是宝玉和黛玉等人一起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先写放风筝的起因:众人因拾到了大老爷院里嫣红姑娘放的风筝,便也想去放风筝。接着写众人七手八脚放风筝的场景:丫头们拿出了各种风筝及放风筝的工具;宝琴放了个大蝙蝠风筝;宝钗放了个一连七个大雁的风筝;宝玉的美人风筝放不起来,又急又恼;黛玉放风筝时,众人都说风筝能把病根儿带走。最后写大家把风筝放飞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都相当明晰,生动地展现了大观园里青年男女放风筝的热闹场面。
文中人物众多,既有宝玉、黛玉、宝钗、探春这样的公子、小姐,也有像紫鹃这样的丫鬟。宝玉是文中的主要人物,从他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单纯、率真。黛玉也是很重要的人物,她聪慧的特点有所流露。
课文中有些语句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如“窗屉子”指的是窗户上糊冷布或是钉铁纱等用的木框子;“剪子股儿”指的是放风筝时用的一种工具,即在竹竿上斜捆一根小木棍,做成剪刀形,以便挑线;“籰子”指的是缠绕丝、纱、线等的工具,是拿在手里放风筝用的。
课后的“阅读链接”选自林庚的散文《风筝》,生动地描写了旧时北平放风筝的习俗和作者对风筝的喜爱,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放风筝这一民俗活动。其中提到的“风筝在传说中被认为是放晦气的”,与课文中的说法一致,体现了文化的传承。
课文中所配插图是清代著名画家孙温所绘。图中宝玉与众姐妹正坐在大观园的潇湘馆内,丫头们也聚集在房中,窗外竹影婆娑,空中飞舞着几只风筝,远处院墙外一位女子正放着风筝。插图笔法精细,人景相融,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随文识字的方法识记“恰、屉”等生字,读准多音字“喇”。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品味语言,感知人物形象。
3.激发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随文识字的方法识记“恰、屉”等生字,读准多音字“喇”。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品味语言,感知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激发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兴趣。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文要求认识的生字,可以引导学生随文自主识记。有些生字的字形容易混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组词进行区分,从而正确识记。如,“讳”和“违”,“晦”和“诲”,“钗”和“杈”,“敞”和“敝”。
2.阅读教学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师可先让学生迁移运用本单元所学的方法自主默读课文,想想文中讲了什么“趣”事,大致把握课文内容。然后找出描写宝玉的相关内容,再结合具体内容交流对他的印象。鼓励学生既要说出对人物的印象,也要说出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在交流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课后的“阅读链接”让学生拓展阅读林庚的散文《风筝》片段。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并思考:文章围绕“风筝”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哪些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知道文章主要写了作者小时候放风筝的经历、看风筝的感受及旧时北平春天放风筝的盛况后,可引导学生自由谈谈读后的体会。需要注意:“阅读链接”的教学不用太深,但可以引导学生尽量打开思路,自由表达自己的体会。
3.表达运用
在读懂课文的大致内容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抓住优美的语言文字,体会作者的写法,品味经典名著的魅力。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在灿烂的文学宝库里,作者们用他们神奇的妙笔,为我们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比如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勇猛过人的武松、机智勇敢的孙悟空……在作者笔下,这些人物形象特点鲜明,令人印象深刻,久久难忘。今天,让我们走进名著《红楼梦》,去看看发生在大观园里的故事,看看曹雪芹笔下的人物又具有怎样的特点。
2.学生说说对《红楼梦》这本书及其作者曹雪芹有什么了解。(课件出示《红楼梦》及曹雪芹的简介)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清代小说家。早年因为出身豪门,有过一段荣华富贵的生活。而后家道中落,历经贫苦。
《红楼梦》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又名《石头记》。该书以四大家族的盛衰史为中心,展开了一幅广阔的社会历史图景,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堪称“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主要人物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
3.过渡:今天让我们通过《红楼春趣》这个故事走进古典名著《红楼梦》,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吧。(板书课题:红楼春趣)
4.学生说说对题目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
5.师: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文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吧。
板块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本课生字,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的序号,遇到不懂的地方试着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猜读。
2.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指名学生开火车读,学生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相互纠正读音。
3.学生齐读生字。
4.根据教材阅读提示,我们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试着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大意,给课文分段。(指名回答)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事情的开端和放风筝的准备工作。
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写放风筝的场面。
5.过渡:课文中出现了很多人物,每个人物都有自己不同的性格特点,下面让我们一起再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吧。
板块三 再读故事,感受形象
1.小组讨论: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或者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的人物,并分析其形象。(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相机指导口语表达)
(1)指导学生掌握第2自然段中的“巴不得”“七手八脚”的含义,并引导学生抓住这两个关键词,感受丫头们放风筝的急切心情。
巴不得:迫切盼望。
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2)引导学生抓住第2自然段中的动词“搬、捆、拨”,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将丫头们准备放风筝时娴熟的动作刻画得真实、生动。
(3)课件出示句段1,引导学生分析宝玉的人物形象。
句段1: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就落下来,急的头上的汗都出来了。众人都笑他,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
①指导学生掌握“稀烂”的含义。
稀烂:破碎到极点。
②引导学生抓住对宝玉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分析宝玉的形象。
宝玉的美人风筝放不起来,他急得头出汗,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通过描写宝玉的神态、动作、语言,表现了他天真、顽皮、率直的个性。
(4)引导学生抓住第5自然段中的“用绢子垫着”,体会丫鬟们放风筝的熟练以及她们娇弱的特点。
(5)课件出示句段2和句段3,引导学生体会黛玉的形象。
句段2:黛玉笑道:“那是顶线不好。拿去叫人换好了,就好放了。再取一个来放罢。”
句段3:黛玉见风力紧了,过去将籰子一松,只听“豁喇喇”一阵响,登时线尽,风筝随风去了。
从黛玉一眼就看出宝玉的风筝放不起来的症结所在,以及见风力紧就立刻松开籰子,可见黛玉是放风筝的行家。
(6)引导学生抓住“拿过一把剪子”“铰断了线”,体会丫头们动作的干净利落,感受丫头们对黛玉的祝福。
2.过渡:通过刚才的汇报总结,我想同学们都能猜出故事的主人公是谁,请说说你判断的理由。(指名回答)
故事主人公是宝玉。因为文中对宝玉的描写最多,写了他放风筝前命丫头准备风筝、放风筝时手忙脚乱的情形和望风筝飞的情节,他与放风筝这件事密切相关。
3.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我们都是通过对描写人物的句子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人物形象的。那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哪些?这些描写方法又有什么作用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人物描写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的作用: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
动作描写的作用: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
神态描写的作用: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品格,展示人物的内心。
心理描写的作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4.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在脑海中想象宝玉、黛玉等人在大观园中放风筝的场景。
板块四 课文回顾,拓展阅读
1.课件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红楼春趣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仿佛看到了宝玉和众姐妹、丫头们在大观园中放风筝的欢乐情景,也感受到了他们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本文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描绘了宝玉等人放风筝的场景。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我们对宝玉、黛玉有了初步了解。其实《红楼梦》里面还有很多其他人物,且人物各有特点,故事内容也很精彩。同学们课下可以读一读这本书,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3.课后“阅读链接”中的散文《风筝》也讲了关于“风筝”的事情,请同学们默读散文并思考:文章围绕“风筝”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哪些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指名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文章主要写了作者小时候放风筝的经历、看风筝的感受及旧时北平春天放风筝的盛况。
(2)指名分享印象最深刻的场面。(学生自由表述,教师相机指正学生的口语表达)
(3)引导学生发现文章与课文关于放风筝的一致说法——“风筝是放晦气”。从而感受放风筝这一民俗活动的悠久历史。
练习设计
完成《教材1+1·优化创新精练》对应训练。
1.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在教学中,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小组交流,说说自己喜欢的或者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并说明理由,从而让学生自主分析人物形象,形成自己的观点。
2.抓住描写方法,品析人物形象。教学中,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后,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出发,分析人物形象,感受宝玉等人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语言特色,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