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童年的发现
《童年的发现》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是苏联作家费奥多罗夫。课文用倒叙手法,通过讲述“我”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的规律的有趣过程,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寻根究底的心理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鼓励孩子们大胆求知、勇于探究。文中对九岁儿童丰富的心理世界和有趣的言行的描写,充满童真童趣,令人忍俊不禁。
课文共十九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第1、2自然段写“我”在九岁时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然而这一发现却给“我”带来了惩罚。第3~13自然段写“我”发现自己在睡梦中飞翔,向老师提问却没有找到答案,自己深入观察思考,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第14~19自然段写三四年后,老师在生物课上讲人的起源,“我”想到自己的发现,笑出了声,老师认为“我”的笑不怀好意,把“我”轰出了教室。
课文贴近儿童生活,语言风趣,把“我”的童年发现写得趣味盎然。如,课文开头就特别强调了“我”九岁时独立思考后有所发现的不同凡响,表现出了“我”抑制不住的自豪感。九岁的孩子,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就能发现重大的科学问题,这在常人眼里简直是天方夜谭,所以即使人们对此哈哈大笑,“我”也不以为然,通过作者的文字,我们仿佛看见了“我”在俏皮地跟读者打趣。又如,课文结尾以自嘲的方式调侃“我”被老师误会轰出教室的事实,把自己跟世界上有重大发现的人并列,作为自我安慰的理由,体现了儿童特有的可爱与幽默。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再现了第3自然段中描写的“我”的梦境,表现了孩子童年爱做梦、好想象的特点,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认读、小组合作互相正音的方式认读“胚、祸”等生字,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查字典的的方式理解“祸患、情不自禁”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3.通过作者发现胚胎规律的过程,体会作者童年的探索趣味,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4.感受课文内容风趣、语言表达幽默的特点。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作者发现胚胎规律的过程,体会作者童年的探索趣味,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教学难点
感受课文内容风趣、语言表达幽默的特点。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学生自主识字为主。在预习和自读课文时,提出识字要求:借助字典和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词,并用联系上下文的方式来理解词语的意思。生字教学时,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教学“胚、绞”时,可以结合图片;教学“窘”时,可以用动作表演的方法;教学“祸、痴”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教学“嘿”时,注意它是语气词,要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出语气。
词语理解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自主理解词义,教师对重点词语、难词进行强调。其中,“澄澈、眉目”还可以结合图示法进行教学。
2.阅读教学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应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读读课前的学习提示,再多读几遍课文,边读边思考学习提示的问题,然后围绕“‘我’经历了怎样的探究过程”这一问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汇报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着眼点放在发现的过程上,从中体会探究的趣味。不仅要关注到情节的趣味,更要体会作者语言的趣味。
3.交流“发现”
本文反映的是儿童生活中的奇思妙想,有趣的情节易于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完成课文的学习后,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有过什么“发现”,和同伴分享这个过程中的喜怒哀乐。教师要注意营造宽松、愉悦的交流氛围,学生可以说说自己过去有过的某一“发现”,也可以说说自己设想的某一有趣的“发现”,只要能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即可。
课前准备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本课的生字词,并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人的童年都充满着无数个“为什么”,充满着神奇的想象与发现。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我”在童年时就有一个发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叫作《童年的发现》。(板书课题)
2.引导学生读课题,提出质疑:读了这个题目,大家有哪些疑问呢?
(1)课文写的是谁童年的发现?
(2)主人公在童年时发现了什么?
(3)是怎么发现的?
3.导入:现在我们就走进课文,一起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4.介绍费奥多罗夫,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费奥多罗夫(1873—1936), 苏联儿童文学作家。其编著的资料集《伊·伊·列维坦:书信、文件与回忆》(回忆录部分出版时名为《回忆列维坦》)是研究俄罗斯抒情风景画大师列维坦必备的最基本的资料汇编。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范读,要求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默读课文,课件出示默读要求,教师巡视指导。
(1)圈画标注不理解的字词。
(2)勾画出你觉得课文中有趣的部分。
3.指名分段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相互纠正读音。
4.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指名学生朗读,交流识记方法,对易读错的字进行警示。
“痴”为翘舌音,“娜”为鼻音。
“绞”读三声,不能读成一声。
5.齐读生字,强化记忆。
6.和同学交流你觉得课文中有趣的部分,说说自己的感受。
7.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教师巡视指导。
(1)“童年的发现”是什么?
(2)对于“我”的这个“发现”,你有什么看法?
(3)从文中你能读出“我”对自己的这一发现,自我感觉怎么样?
8.集体反馈自读情况。
(1)“我”在九岁时发现的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2)很有趣、不可思议……
(3)骄傲、自豪、快乐……
9.引导学生根据自读情况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先概括了作者童年时发现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然后具体叙述发现这一规律的经过,最后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被老师讲课时证实,说明了“我”是一个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有着执着精神的孩子。
板块三 合作交流,问题探究
1.指导学生读课前的学习提示,课件相机出示其中的问题。
(1)人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
(2)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3)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我”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探究过程?
(4)结果怎样?
2.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小组内讨论交流,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3.指名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指导并明确。
(1)因为睡梦中,人在长身体;人的细胞回想起了远古时代,那个时候,人还是飞鸟,因此会在睡梦中飞行。
(2)母亲怀胎九个月生下的。
(3)“我”发现自己和其他同学都会“梦中飞行”,因此产生了“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的疑惑。“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然后由老师的解答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的疑问以及对这个问题的大胆猜想、思考、推算,最终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就是“我”的童年发现。“我”经历了一个“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大胆猜想找到答案”的过程。
(4)“我”的发现与达尔文的“进化论”不谋而合,几年后在生物课上被证实。
板块四 品味语言,体会人物
1.默读课文,思考:从“我”的童年发现和发现的过程中,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依据,做上批注。
2.全班交流,引导感悟。课件相机出示句段,教师重点指导。
句段1:听完这句话,你大概忍不住会哈哈大笑,愿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声不会给你招来祸患。我跟你可不同,事情过去了三年,有一次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笑出了声音,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
(1)引导学生明确,此处运用倒叙手法,引发读者思考:“我”到底发现了什么?为何要受“惩罚”?埋下伏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指导朗读,读出语言的幽默风趣。
句段2: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我对飞行是那样迷恋,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后来,我甚至学会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桦树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可以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动,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1)引导学生轻声朗读这段话,闭上眼睛想象这段话描写的情景。
(2)激发想象:如果你也做了这样一个梦,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学生自由发言)
高兴、美妙、惊喜、新奇……
(3)引导学生思考:从这段话中可以体会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我”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孩子。
句段3:“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啊!”老师解释说。
“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
“白天你们太淘气,妨碍细胞的生长。到了晚上,细胞就不停地繁殖。”
“那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这究竟是什么道理?”
“这是你们的细胞回想起了远古时代,那个时候,人还是飞鸟。”
“人怎么会是鸟?”我们万分惊讶。
“岂止是鸟!人是由简单生命进化来的。最开始是草履虫,后来是鱼,是青蛙,是猴子……所有这些知识,等你们升人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1)指导学生找一找“我”问了几个问题,把问题圈起来。
(2)引导学生依次读这些问题,明确这些问题之间一个问题套着另一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是对前一个问题的追问,从中可以感受到“我”的好奇、迫切,刨根究底。
(3)想象当时的情景,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
句段4:高年级,离我们是那样遥远,而飞行却仍在继续。和老师的一次谈话,更加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 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1)引导学生思考:哪些地方让你读到了“我”的“痴迷”?
通过“我”抓到一条鱼都恨不得把它翻来覆去看个仔细的具体事例,说明了“我”痴迷问题的程度深,迫切想找出答案。“翻来覆去”说明“我”看得很仔细,“以至于”“都会”“恨不得”表明“我”为了解决问题,想从鱼身上找出答案,心情更为急迫。
(2)引导学生想象“我”研究一条鱼的样子,想象“我”会翻来覆去地看些什么?想些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3)引导学生思考:从这段话中可以体会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我”是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执着探究的孩子。
(4)指导朗读,读出“我”的“痴迷”。
句段5:“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化成人,正好是九个月。”我的发现竟是如此简单明了,我为此感到格外高兴。
(1)指导朗读,边读边体会“我”发现这一规律时,“我”的高兴、得意的心情。
(2)引导学生思考:从这段话中可以体会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我”是一个敢于大胆想象、善于探究的孩子。
句段6: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
(1)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思考老师“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的原因。
从课文中看,这位老师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讲的是“人的发育和进化”,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其他。可能这位老师对这类问题非常敏感,所以讲课时是“板着面孔一本正经”,显然是要用这种表情控制学生不许胡思乱想。事实上也达到了这个目的,“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声”。可就在这时,“我”笑出了声,所以老师认为我“不怀好意”。
(2)引导理解“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一语双关。其一,它讲出了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真实情况,如哥白尼、伽利略等科学家都有过这样的遭遇;其二,“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谁让“我”有这样重大的发现呢?被轰出教室也就不足为奇了。“我”将自己跟世界上有重大发现的人列在一起,这是真正能让自己得到安慰的理由。当然,这话里不乏愤慨的成分。在写法上,照应了开头的“惩罚”,前后呼应。
(3)引导学生明确“我”想出这样一条安慰的理由,是因为“我”现在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我”发现了胚胎发育的规律,却被老师误解,轰出了教室,这对于“我”来说也是一种驱逐和迫害。
3.总结“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我”是一个天真无邪、善于观察、充满幻想的孩子,“我”又是一个喜欢刨根问底、不断探索、求知若渴的孩子,“我”还是一个幽默风趣的孩子。
4.启发思考:从“我”童年的发现中,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遇到问题要有坚持不懈、勤奋钻研的精神,勤于思考,勇于发现,善于探索。
5.分享交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有过什么“发现”吗?(学生自由交流)
板块五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课文内容。
童年的发现
2.拓展积累有关求知探索的名言。
(1)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
(2)智力绝不会在已经认识的真理面前停止不前,而始终会不断前进,走向尚未被认识的真理。
(3)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3.小结:尽管童年的发现有时会令人觉得可笑,甚至会招来麻烦,但是童年时期正是最具想象力的时候,老师希望你们都能用一双好奇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去发现未知,去享受发现的快乐。也许,这就是你们创造的开始。
练习设计
完成对应训练。
1.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根据学习提示,自读自悟,讨论交流,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勤学好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求学精神,真实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2.读悟结合,体会人物。指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和关键词,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再在朗读中读出人物的心情,品味课文风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