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1.1现代顺风耳---------电话
同步练习
基础题
知识点
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
1.1876年美国人_______发明了电话机,能直接将声音传送到很远的地方。这架电话机和今天我们所熟悉的电话机的模样大不相同,如图所示。它有一个漏斗状的话筒,发出的声波进入话筒后,使话筒内的铁膜片_______而影响旁边永磁铁的磁场。在永磁铁上绕着一个连接电池和收话机的线圈。当永磁铁的磁场被影响时,线圈就会被感应而产生_______送到收话机。
2.关于电话机的听筒和话筒的工作原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话筒将声信号变成光信号
B.话筒将电信号变成磁信号
C.听筒将声信号变成电信号
D.听筒将电信号变成声信号
3.电磁铁和炭精盘是电话话筒和听筒的主要部件,它们所在位置为(
)
A.都位于听筒
B.都位于话筒
C.电磁铁位于话筒,炭精盘位于听筒
D.电磁铁位于听筒,炭精盘位于话筒
4.小明在学习电话的工作原理时,遇到如下几句叙述,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①电阻忽大忽小
②膜片忽松忽紧挤压炭粒
③人对话筒说话时,声波使膜片振动
④在电路中产生了强弱按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
⑤磁体对铁片的吸引力忽大忽小,使铁片振动,振动情形和对方说话相同
A.③②①④⑤
B.③②①⑤④
C.①②③④⑤
D.②①④③⑤
知识点
电话交换机
5.电话之间互相通话时,一般都是通过_______来转接的,这样可以提高_______的利用率。两个地区之间的通话,要靠两个地区之间的_______来转接,在打长途电话时,有时出现“占线”现象,常常是_______之间的电话线不够用了。
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地的电话连接示意图,若甲地某人想与乙地朋友通话,则信号是从甲地的电话机上传递到_______地的电话交换机,再传递到_______
地的电话交换机上,最后传到乙地朋友家的电话机上。(均选填“甲”或“乙”)
7.关于自动电话交换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动电话交换机是在1791年出现的
B.自动电话交换机是靠话务员手工操作来接线和拆线的
C.自动电话交换机利用了电子计算机技术
D.自动电话交换机是通过电磁继电器进行接线的
知识点
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8.数字信号就是(
)
A.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
B.由1、2…9这些数字组合而成的信号
C.由“·”和“一”的不同组合所表示的信号
D.由1、2…9这些数字和A、B、C…这些字母混合而成的信号
中档题
9.电话机听筒里的电磁铁,在通话时由于吸引薄铁片而发出声音,这主要应用了电流的(
)
A.化学效应
B.磁效应
C.热效应
D.以上说法都正确
10.以下关于电话交换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程控交换机是利用电脑按照输入的程序“见机行事”的
B.台程控交换机只能同时转接两部长途电话
C.打电话“占线”说明对方的话机一定在通话中
D.电话上的“来电显示”是由用户手机设定的,不需要程控交换机去完成
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数字通信优于模拟通信
B.电话交换机无实际意义,浪费材料
C.数字信号可以很方便地用电子计算机加工处理
D.两台交换机之间若有许多用户要通话,它们之间的电话线不够用了,这时便会出现“占线”现象,这个现象在打长途电话时常见
12.甲、乙两部电话接通后,正确的说法的是(
)
A.甲的听筒和甲的话筒、乙的听筒和乙的话筒分别串联在两个电路中
B.甲的听筒和乙的听筒串联,甲的话筒和乙的话筒串联
C.甲的听筒和话筒、乙的听筒和话筒串联在个电路中
D.甲的听筒和乙的话筒串联在一个电路中,乙的听筒和甲的话筒串联在另一个电路中
13.如图甲所示,在纸片上粘着一个线圈,线圈的两端用导线引出,接在能测出微小电流的仪器——示波器上,线圈置于磁铁的磁极附近,当对着线圈大声说话时,示波器上出现了与声音变化相对应的图形。如图乙所示,仍用图甲的实验装置,在纸片上撒少许碎纸屑。将线圈的两根引线与电池的两极瞬间接触,仔细观察,粘着线圈的纸片发生了振动。对于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的是电话的听筒,它是利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来工作的
B.图甲表示的是电话的话筒,它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图乙表示的是电话的听筒,它是利用电磁感
应原理来工作的
D.图乙表示的是电话的话筒,它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
贝尔
振动
电信号
D
D
A
电话交换机
线路
电话交换机
两台交换机
甲
乙
D
A
B
A
B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