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音乐 年级:四年级 备课人:
课题:我是少年阿凡提 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我是少年阿凡提》是一首具有维吾尔族风格的创作歌曲。歌曲诙谐、风趣带有一点表演唱特点。歌曲通过富有新疆风格的旋律和变化音的运用,塑造了幽默、风趣、正义的少年阿凡提形象。2/4拍,典型的小调歌曲。曲式为二段体,由前奏、A段、B段组成。前奏同音重复的两小节旋律,仿佛是阿凡提骑着小毛驴、弹着冬不拉,活灵活现地来到我们面前。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歌曲塑造幽默、风趣、正义的少年阿凡提形象,培养对新疆音乐风格的喜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体验歌曲浓郁的新疆民歌风格,能用诙谐、幽默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并表演歌曲。
3、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和下滑音,在歌唱实践中掌握变化音升DO和下滑音的演唱技能,了解新疆乐器热瓦普和手鼓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歌曲,能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并表演歌曲。
教学难点::唱准升记号,下滑音、重音记号及休止符、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达标意图
组织教学 创设情境,师生律动 《我是少年阿凡提》音乐旋律背景下,师生律动
引导:歌曲是几拍子的?歌曲具有我国哪个地方民族音乐的风格特征? 感知歌曲节拍和欢乐气氛
新课教学 聆听歌曲 聆听歌曲,欣赏老师舞蹈,回答以上问题。
(1)介绍阿凡提,揭示课题
(2)教授难点句:(歌曲第一句)
A、寻找:里面有你认识的音乐记号吗?学唱升记号、下滑音(唱名)
B、有无升记号、下滑音对比辨听,思考:去掉升记号和下滑音还有新疆风格特征码?感受新疆音乐风格:这是这首歌曲的表现手段。(板书)
C、填入歌词:阿凡提最心爱的朋友是谁?
过渡:阿凡提和他心爱的小毛驴形影不离,每天骑着毛驴,手里还拿着一件心爱的乐器!
2、复听,了解热瓦普
A、图片介绍
B、教授弹拨动作
C、聆听热瓦普弹奏《我是少年阿凡提》,感受热瓦普音色。(富有弹性,短促)
3、再次聆听,了解手鼓
A、图片介绍手鼓外形及几种敲击方法
B、铃鼓代替手鼓,选择鼓心鼓敲击方法。
4、歌曲音乐背景下,学生分成两组带入热瓦普、铃鼓模拟敲击伴奏。 了解阿凡提以及新疆典型乐器热瓦普音色,为后面学唱时指导演唱方法做铺垫。同时解决歌曲难点下滑音、升记号,感受音乐新疆风格。
学唱旋律 1、翻开书本,引导:快速读谱,哪些音乐记号在演唱时需要注意?
(提醒演唱姿势)
课件:提醒附点音符、八分休止符合四分休止符
2、随琴声默唱唱名,引导:口型夸张
3、随琴声慢速轻唱唱名,引导:有没有不顺的地方?(休止符、附点、连线)
(备注:若学生唱的不顺,可再增加一遍)
4、随琴声再次完整演唱唱名,提示:像热瓦普那样富有弹性,短促的演唱 指导唱好歌曲旋律,提醒演唱姿势:脚放平,背挺直,书立起。
熟悉歌词 全班快速默读歌词,引导:有没有不认识的字? 了解歌词
学唱歌词 随琴声慢速填词。
(备注:若学生唱的不顺,可再增加一遍)
恢复原速演唱一遍 学会正确演唱歌曲
处理歌曲 1、歌曲10—17小节:
(1)引导:阿凡提看见打鸟、捉青蛙,折花树这些行为时,心情是怎样的?用表情表达此时的情绪。
加上力度记号,指导学生用声音和表情表达生气的情绪。
(2)学习重音记号演唱方法(歌曲难点)
(3)引导:除了用声音表达愤怒的心情,还可以用什么动作呢?(动作加在这句休止符处,唱准休止符。)
2、歌曲18—25小节:
(1)聆听老师范唱,引导:我是怎么唱啦和唻的?
指导学生弱强对比学唱,引导:嘴角上扬,舌头弹跳。
(2)介绍衬词作用:表达高兴心情,是民族歌曲常用创作方法。(板书)
(3)教授移颈动作
3、歌曲26—结束小节:加上渐强记号
4、随琴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学会用力度记号和重音记号表达愤怒的情绪
进一步学习重音记号和切分节奏
学会用演唱技巧表达高兴的情绪
表演唱 音乐背景下,带领学生边唱边跳
加入小乐手(铃鼓、热瓦普)伴奏,邀请舞伴,学生同位结成舞伴边唱边跳 增强表演唱能力
模拟情景表演唱 全班参加古尔邦节! 在情景中,体会新疆载歌载舞风俗。
总结下课 师生总结 中国地大物博,各民族文化灿烂深远,有兴趣继续探讨其他民族歌曲风格特点,生活中学做阿凡提那样正直善良、爱护环境的好孩子! 情感教育
板书设计 我是少年阿凡提
高兴 我骑着心爱的小毛驴,心中多欢喜 表现手段
愤怒
高兴 啦 P
唻 f 创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