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 剪纸中的阳刻和阴刻 总课时:2 第1课时
授课教师
班级 四年级
学科 小学美术 版本 人民美术教育出版社
教
材
分
析 本课可以和第一页的欣赏相结合,教师可添加具有本地特色的民间剪纸,或是可以搜集到的各种类型的剪纸。在教材中,出现了两幅狮子剪纸作品。第一幅为阴刻作品,造型概括,刀法简练,看似不拘小节却抓住了各部位的代表性特点。第二幅则是阳刻作品,在这幅作品中,狮子身上的毛发、装饰被表现得十分细致。特别是眼、口、耳、爪、尾部位,剪刻得虚实相映、美观精致。这两幅不同剪刻法完成的作品,在引导学生欣赏两幅作品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发表自己观点的基础上,对阴刻、阳刻有初步的认识。
学
情
分
析 剪纸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二年级学习《百变团花》一课时,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剪纸纹样的设计方法和剪纸技巧,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理解能力逐步增强,教材为学生呈现的剪纸知识也越来越丰富。本节教学中,学生对理解阳刻和阴刻中的“阳”与“阴”会有困难,需要教师的点拨引导和学生自身的感悟。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剪纸中的阳刻与阴刻的表现手法,以阳刻或阴刻的手法设计制作一幅剪纸作品,也可同时运用两种手法制作剪纸作品。
过程与方法:利用观察,对比分析,尝试表现等方法,了解剪纸是我国民间美术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学习用阳刻或阴刻的表现方法创作一幅剪纸,表达美好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民间艺术的文化特征,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相互合作的意识和探究精神,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 学
重
点 认识剪纸中阳刻与阴刻的特点,并设计制作一幅阳刻或阴刻的剪纸作品。
教 学
重
点 剪纸中阳刻和阴刻花纹的设计与变化。
教 学
策
略
(根据情况,
详略得当) 本课以“探究-体验”教学实践经验为核心共分六步,分别是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探究、展示交流、拓展创新,这六步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教法学法:观察法、分析法,归纳法、研讨法,示范法
教 学
准
备 学生:垫板,剪刀或刻刀,彩纸,铅笔等
教师: PPT课件,准备具有代表的剪纸作品,A4纸张等
教 学
评
价 1.通过完成活动一:课前准备、活动二谈话导入环节,落实学习目标1的达成。
2.通过完成活动三讲授新知,探究发现,落实学习目标2的达成。
3.通过完成活动四艺术实践、活动五作品评价等环节,落实学习目标3的达成。
4.通过完成活动六拓展艺术升华环节,, 落实学习目标4的达成。
教学过程(详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活动1】课前准备: 与学生课前交流,营造课堂气氛。
二、【活动2】谈话导入
?师:我发现同学们今天个个精神饱满,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老师特别高兴,非常荣幸,所以今天老师也是有备而来,瞧瞧老师准备了什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剪纸作品)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每幅作品表现了什么内容?
师:除了老师展示的这些内容,你发现剪纸还可以表现那些内容呢?
师:你们知道的可真不少。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民间剪纸艺术形式质朴,单纯,内容丰富多彩,它那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的吸引着广大剪纸爱好者。在全国各地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各地的剪纸艺术风格也不尽相同。
师:这些剪纸漂亮吗?你们有没有想学的欲望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剪纸中的阳刻和阴刻》(板书课题)
三、【活动3】讲授:探究发现
1、了解剪纸中阳刻与阴刻的特点。
请欣赏这两幅作品,说一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师总结:剪纸中保留轮廓线,剪去或刻去轮廓线以外的空白部分,每一条线都是相互连接的,这种剪纸的表现方法叫阳刻;剪去或刻去形体造型线条,保留块面部分,靠剪刻后的空白显示形象,线与线或块面不相连,这种剪纸的表现方法称为阴刻。
2、实例分析
介绍混合刻的剪纸手法。
出示一幅综合了阳刻与阴刻的作品,请学生分析作品中哪里用了阳刻,哪里用了阴刻,这样设计有什么优点?
四、【活动4】尝试制作
1、了解剪刀与刻刀的使用方法。
2、幻灯出示设计步骤(师巡视指导)
?? (1)起稿,构思,画出草图(先画外形,再添加花纹)
(2)剪、刻
(3)粘贴
3、请同学们利用我给你们提供的模板,以阳刻或阴刻的形式制作剪纸作品。(注意使用剪刀和刻刀的安全)
五、【活动5】评价作品
1学生自评
2 同学之间相互评价
3 老师总体评价并小结
六、【活动6】拓展,情感升华
随着社会的发展,剪纸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艺术家们在用剪纸制作艺术作品的同时,把中国的民间艺术推向了世界,还有人用剪纸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设计了整座楼,剪纸已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事物,同时剪纸也并不局限在一张小小的纸上,而是可以利用不同材料,应用于各个领域。如今的剪纸艺术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创作出更多不同主题的剪纸作品。
与老师交流,问些感兴趣的话题。
仔细观察并说说想法。
预设:人物、动物、花鸟、虫鱼、风景、神话故事、吉祥图案等,大胆说说自己的想法。
了解剪纸的历史作用,进一步引出课题
翻开课本,走进课本。
欣赏课件(学生观察讨论,发现特点)
相同点:表现的都是同一内容(荷花)
不同点:表现形式不一样
学生观察、对比、发现剪纸中的阳刻和阴刻有什么不同,并回答问题。
指名总结阳刻和阴刻的特点:
阳刻:一线为主,线线相连。
阴刻:以块面为主,线线相断。
阳刻——刚毅?富有弹性
阴刻——低沉而圆润
分析哪些地方用到了阳刻,哪些地方用到了阴刻,并说说你的理由。
通过对比欣赏了解同时使用阳刻和阴刻的表现手法,使作品的表现力更丰富,增添了美感。
说说平常剪纸所用工具
汇报剪纸步骤
开始创作
从.剪纸作品以哪些纹样为主?剪纸语言表达是否清晰?剪纸作品是以哪种表现手法为主,阴刻还是阳刻 ?这些方面进行评价自己创作的作品,并说说在实际创作中遇到哪些问题,一起交流。
欣赏镂空艺术 与同学们拉近距离,打消同学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使课堂变得更加互动,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通过赏析不同形式的剪纸,了解剪纸的表现内容丰富多彩,它是民间传统艺术,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教师逐步的方法引领和学生的欣赏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阳刻与阴刻的绘制和剪刻的方法。在进一步的学生作品欣赏中反馈以上所学并进行新的创作设计,循序渐进,解决难点。
通过自我总结,相互欣赏,达到理解阳刻和阴刻的特点。
动手实践,提高能力
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通过作品的评价来准确把握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进而提升自我能力。
体会设计艺术就在我们身边,借鉴优秀作品的灵感和技法,进一步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板书设计: 剪纸中的阳刻和阴刻
??????? 阳刻?以线为主 线线相连??????
阴刻?块面为主 线线相断????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们欣赏了不少剪纸作品,对剪纸中的阳刻和阴刻技法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通过教师逐步的方法引领和学生的欣赏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阳刻与阴刻的绘制和剪刻的方法。在进一步的学生作品欣赏中反馈以上所学并进行新的创作设计,循序渐进,解决难点。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与学生的互动还是有点少,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得不够好,这也是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