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和民族危机的加剧
洋务运动
学习目标
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知识。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洋务运动的概况
学习难点:
洋务运动评价
壹
内忧外患,
变局迫来。
——洋务运动的背景
1840
1842
1851
1856
1860
1895
1894
鸦片战争
太
平
天
国
运
动
1864
第二次鸦片战争
内忧
外患
“但鸦片战争并没有促使中国人惊醒,中国人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落后......他们拒不承认中国在军事上的劣势和在政治上的衰退,这样他们便让自己继续沉睡了二十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不
变
变局迫来
李鸿章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说过:“时至今日,地球诸国通行无阻,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六)第351页
贰
救亡图存,
顺时而变。
——洋务运动的内容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背景
内忧&外患
目的
代表人物
中央: 地方:
时间
口号
前期“ ”;后期“ ”
派别
地主阶级洋务派
曾
国
藩
左
宗
棠
张
之
洞
中央:奕?
李鸿章
地方
阶段
口号
主要内容
举例
创办者
前期
创办军事工业
左宗棠
后期
求富
张之洞
19世纪70到80年代
筹建海军
1862年成立
京师同文馆
自强
创办民用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曾国藩
李鸿章
李鸿章
张之洞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北洋、南洋、福建、广东等海军
兴办新式教育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创办年代
名称
类别
1862年
京师同文馆
语言
1863年
上海广方言馆
语言
1866年
福州船政学堂
军事
1880年
天津水师学堂
军事
1885年
天津武备学堂
军事
1876年
福州电气学塾
科技
1880年
天津电报学堂
科技
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著名新式学堂
京师同文馆,第一所新式学堂
开始时京师同文馆只设英语馆,后来逐渐增加了俄、日、法、德等语言。四年后,京师同文馆开办科学馆,学习科目增加了算学、天文、化学、物理、万国公法、医学、生理学等。
清政府派遣的第一批留学生
詹天佑
口号:自强
时间:
19
世纪
60年代起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近代军事工业
口号:求富
时间:
19
世纪
70年代起
开平煤矿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近代民用企业
湖北织布局
江南制造总局的炮厂
福州船政局
当时远东第一大造船厂
上海轮船招商局
中国近代第一家轮船公司
汉阳铁厂
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的钢铁工业
先北后南,
缓进急战
1884,清政府
在新疆
设立行省
左宗棠坚持西征收复新疆,绝非一时之勇,更不是意气用事。颇具眼光的左宗棠早已敏锐的察觉到新疆对于中国的重要性,新疆绝不是李鸿章等人认为的边塞不毛之地,而是关系到了中原核心地区的存亡:
“新疆东捍长城,北蔽蒙古,南连卫藏,西倚葱岭,居神州大陆之脊,势若高屋之建瓴,得之则足以屏卫中国,巩我藩篱,不得则晋陇蒙古之地均失其险,一举足而中原为之动摇”。
正是有了左宗棠的高瞻远瞩,有了左宗棠不顾高龄,抬棺入疆的付出,才最终保住了新疆这块儿占据中国1/6之巨的庞大国土。
《恭诵左公西行甘棠》
大将筹边尚未还,
湖湘弟子满天山.
新栽红柳三千里,
引得春风度玉关.
北洋舰队,或称作北洋水师、北洋海军,1888年正式成立,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福建、广东、南洋、北洋)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主要军舰大小共有25艘,辅助军舰50艘,运输船30艘,官兵4000余人。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是无可争议的历史事实。
1、三国时期,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台湾),加强内地与台湾的联系;
2、元朝时,政府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台湾);
3、1624年,荷兰侵占我国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4、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边防,清朝东南疆域到达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和赤尾屿;
5、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
材料二:李鸿章:“军兴以来,凡有可设法生财之处,历经搜刮无遗。商困民穷,势已岌岌…非有大宗巨款,不能开办;非有不竭饷源,无以持久…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有饷源,莫如振兴商务。
材料一:随着与太平军战争的持久和扩大,加上1856—1860年四年间与英法侵略联军作战,又加上由弓箭刀矛的冷兵器逐步更换为洋枪洋炮等热兵器,子药炮弹的消耗大量增加,军火费大幅度上升,特别是到了60年代,购买洋枪洋炮和轮船的规模远比以前增大,几个大型近代军用工业企业的创办,使费用急增,每年不下千万两。
与洋人争利
军需匮乏
根据史料思考:
洋务运动为什么会发生从自强 到求富的转变?
材料三:若设机器自为制造,轮船、铁路自为转运。但使货物精华与彼相埒,彼物来自重洋,势不能与内地自产者比较。我利日兴,则彼利自薄,不独有益厘饷也。
阶段
口号
主要内容
举例
创办者
前期
创办军事工业
左宗棠
后期
求富
张之洞
19世纪70到80年代
筹建海军
1862年成立
京师同文馆
自强
创办民用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曾国藩
李鸿章
李鸿章
张之洞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北洋、南洋、福建、广东等海军
兴办新式教育
1、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
A.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B.发展军事工业
C.发展民用工业 D.维护清朝统治
2、“中国文武制度,事实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为此,洋务派创办了 ( )
A.近代军事工业 B.近代民用工业 C.近代海军 D.新式学堂
3.据《李鸿章传》记载,李鸿章因为洋务被天下世俗功利之人崇拜。下列企业中,与李鸿章被崇拜有关的是( )
①安庆内军械所②江南制造总局③汉阳铁厂④轮船招商局⑤湖北织布局
A、①③ B、②⑤ C、②④ D、③⑤
叁
中体西用,
只变枝叶。
——洋务运动的局限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标志着洋务运动彻底失败和破产!
“1894年的“亚洲第一海军”战胜了1888年的“亚洲第一海军”,场面上一边倒,对北洋海军而言非常悲惨的结局,但对中日两国政府而言,这个结果却是无比公平的。”--- 《日清战争记》
材料1:“以应该变而变,从而顺应历史潮流而开始和发展,以应该变而不变,从而违反历史潮流而结束。”
——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材料2:“曾国藩及其他自强运动的领袖虽走的路线不错,然而他们不能救国救民族,此其故何在?在于他们的不彻底。一部分因为他们自己不要彻底,大部分因为时代不容许他们彻底…他们觉得中国的政治制度及立国精神是至善至美,无须学西洋的。事实上他们的建设事业就遭到了旧的制度和旧的精神的阻碍。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课本P21小字/P23
思考:洋务运动为什么会破产失败?
洋务运动破产原因:
教训: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洋务派只学习西方技术,而不改变封建制度。这是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原因。
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必须变革旧的生产关系;
肆
承前启后
薪火相传。
——洋务运动的评价
成功与失败
材料一:多年来学术界谈起洋务运动,总是习惯地说它“失败”或者说是“破产”、“彻底破产”等等。
——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材料二:洋务运动未必是场失败运动,总体上讲,自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什么是西方工业。洋务运动后期,炼钢工业、通信事业、铁路事业也都发展起来了,虽然进行得比较慢。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江南制造局——中国第一个较大的官办军事工厂
福州船政局——中国第一个船舶修造厂
安庆内军械所——中国第一个的近代兵工厂
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
中国电报总局——中国第一家电报局
京汉铁路——中国第一条铁路干线
华盛纺织总厂——中国第一家纺织企业
京师同文馆——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
南洋公学——中国第一所师范大学
……
材料3:洋务运动期间的部分企业一览表:
评价:?????
⑴性质: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⑵进步性:
①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
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材料: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创办之初巨大的赢利,促使一些与洋务官员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的官僚、地主、商人纷纷投资近代机器生产,这些商办企业成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端。
③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材料1: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
----《中国近代教学参考资料》
材料2:1890年张之洞在武昌创办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局后,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10多万匹。
----《中国近代教学参考资料》
⑶局限性:
但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伍
七嘴八舌
畅所欲言。
——盘点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