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
学校
设计者
教材版本
章节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程标准
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制度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了解瓦特与蒸汽机、火车与铁路时代、现代工厂制度,认识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
过程方法:阅读法突破工厂制度的内容,知道工厂的概貌、人、财、物之间的关系;联系法:联系生活谈技术革新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树立创新意识;认识创新与我们日常生产生活密不可分,观察、思考是我们应该养成的基本素养。
教材内容分析及教法应对预设
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社会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在政治上,资本主义主义民主制度取代封建君主专制,政治上的进步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清了道路。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形成一个整体。17世纪末,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政治前提;殖民活动扩大了市场、原料地,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经济前提;英国手工工场时期积累了一些技术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生产经验和技术基础;而圈地运动则为英国的工业化提供了劳动力。
社会需求是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因素。18世纪60年代,英国棉纺织业出现了一些新的纺织机器部件、织机,进而引发一系列的发明创造,新的机器对动力机器提出要求;瓦特改良蒸汽机,并得到应用,生产效率极大提高;纺织、采矿、冶金生产力发展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火车应运而生,人类进入铁路时代。生产和市场的关系更加密切。
发明创造与技术革新促进生产率提高,带来一系列的社会进步。机器生产促进生产力进步;推动生产关系变革;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城市化加快,社会竞争加剧,教育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日益丰富,生活质量总体提高,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学情分析及学法指导
预设
通过“封建时代的欧洲”、“步入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章节的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同学们可以比较容易地理解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与背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联系前边所学的知识,通过回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日不落帝国等知识来构建认知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工业革命发生为什么会发生在英国。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进行知识整合,帮助学生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中认识历史,从而突破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英国。
工业革命是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突变过程,而是有着历史的延续性,所以才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对生产有重大意义的发明入手,突出珍妮机、蒸汽机的重大标志意义,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史料等创设认识情境,通过这些发明的意义、影响来深化“革命”这一认识,重点突出这些发明所引发的广阔的社会变革。
工业革命是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的重事件,适应了世界市场发展的要求,也推动了市场的发展。交通工具的革新是工业革命的必然要求,也具有重大意义,密切了生产、消费、流通的关系,体现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与封建自然经济的显著不同的特征。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从发明的角度谈交通运输革新。
教学重点
蒸汽机的重大意义
教学难点
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纺织技术的革新
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三、火车与铁路
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回顾17世纪末,英国政治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什么影响?
预期学生回答内容:确立君主立宪制度,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主义的发展。
教师呈现“三角贸易”图片,提问:图片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现象。学生回答:“三角贸易”。
教师提出问题:政治变化及市场扩大对英国有什么影响?
启发学生回答:刺激对棉纺织品的需求。
教师追问:这种需求最终引发了生产领域怎样的变革命?
组织学生思考得出以下结论:促使人们改进生产技术,发明新的机器,最终引发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革命”。
教师PPT呈现以下内容:
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
学习飞梭、珍妮机的发明及影响
教师小结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教师提问:珍妮机有什么不足之处?
提示:观察94页“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纺纱机”。
师生互动探讨:这种机器依赖人力,虽然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没有摆脱对人力的依赖?
教师提出问题:怎么才能提高生产效率,摆脱动力上的不足?
预期学生回答:最好寻找一种新的动力机器,能源源不断地提供生产动力。
教师提问:在动力机器发明方面最杰出的发明的是什么?
预期学生回答:是蒸汽机。
教师展示补充的图片:瓦特与改良蒸汽机。
学生活动:
简要介绍蒸汽机使用经过:最早用途是什么,改良蒸汽机的人是谁,改良后的蒸汽机最早在哪一部门使用,后来扩展到哪些部门?
教师展示材料并强调以下内容:
蒸汽机使用后生产效率提高情况,指出蒸汽机成为主要动——是生产领域的重大飞跃,极大提高生产力,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
教师提出问题:蒸汽机广泛应用对工厂布局产生哪些影响?
组织学生讨论:使工厂摆脱对水力、风力、畜力等自然条件束缚,规模更大,组建生产更加便利,最终导致大工厂替代了传统手工工场,确立现代工厂制度。
教师提出问题:
现代工厂制度建与传统手工工场有什么不同?
组织学生讨论并归纳:现代工厂有集中生产场所、生产纪律、管理制度。
教师追问学生:你如何认识早期工厂制度的影响?
组织学生讨论并强调以下内容:一方面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生产环境差,损害了生产的身体健康,人逐渐被机器束缚,加深了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在体现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于封建制度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
展示材料研读并组织学生阅读思考,加深学生对工厂制度的认识。
教师提出问题:生产的扩大对交通运输有什么要求?
预期学生回答:要有与生产相适应的交通工具。
教师提出关注细节内容:先有铁路还是先有火车?
预期学生回答:铁路。
请学生回答:“铁路时代”是怎样开始的?“铁路时代”有什么重要意义?
预期学生回答:斯蒂芬森发明了蒸汽机车,标志“铁路时代”开始。1830年以后,英国大规模修建铁路,1851年建成1万千米铁路网。铁路时代的到来,使生产与市场联系更加紧密。
教师组织学生阅读96页“人物扫描”,学习相关知识。感受斯蒂芬森的探索与创新精神,感受个人努力与时代发展要求之间的关系,鼓励同学们抓住改革开放大好时代,努力学习,为国家振兴做出贡献。
教师总结新课并布置练习。
填空
1、17世纪末, 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 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 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 ,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后来,其他生产部门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促进了生 产的发展。人们把生产领域的这种革命性变化称为" "。
2、18世纪中期, 对蒸汽机作了一系列改进。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 投 入使用。后来,化工、冶金、采矿等许多生产部门都开始使用蒸汽机。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 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极大地 ,使工业革命得以快地向纵深发展。
3、瓦特蒸汽机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从此,工厂规模变得更大。进人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 最终确立。
4、1825年,英国人斯蒂芬森设计的 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1830年以后各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到1851年,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铁路时代的到 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 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5、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 "。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 。从18世纪后期起,其他西方国家纷纷学习英国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 、 、 等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材料分析
材料一:棉织工业都是大建筑,不过这样建造是为了容纳最大量的人。为要尽量利用一切地方,工厂建成几层,各层尽可能不高。机器占了最多的面积……空气中经常弥漫着混杂机油的棉尘……
--- 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蒋相泽主编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二:发动机一开始,人们就必须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 一起被套在钢铁和蒸汽的轭具下。动物机器……被紧紧地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劳的钢铁机器上。
---《受雇于曼彻斯特棉纺工厂的操作人员的精神和身体状况》(1832年)
材料中所提及的工厂的出现最早得益于什么动力机器的发明?
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工厂环境?
3、材料二说明了哪些问题?
理清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整体建构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意图:启发学生思考,使学习变得有趣。
意图:通过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来突出蒸汽机在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意图:渗透唯物史观,全面认识现代工厂制度。
意图:
从经济学的角度,从生产、消费、流通的高度,全面展示工业革命。
意图:渗透育人思想,培养家国情怀。
板书
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发生
背景
政治:君主立宪
经济:市场扩大
发生
纺织:珍妮机
扩大
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建立
瓦特改良蒸汽机
工厂制度
火车与铁路
斯蒂芬森
铁路时代
反思
重建
教学反思:
对教材文本解读有待进一步加强。
对教材后的知识拓展运用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