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2 生活中的透镜 同步练习(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2 生活中的透镜 同步练习(附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3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10 06:5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一、知识梳理:
1.照相机
结  构:其镜头相当于一个 ,胶片相当于 .
成像特点: 、 的 像.
2.投影仪
结  构:其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平面镜是用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
成像特点:__ __、__ __的__ __像.
3.放大镜
原  理:实质是一个短焦距的__ __透镜.
成像特点: 、 的 像.
4.实像和虚像
实  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
虚  像: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 (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
说  明: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像 侧;成虚像时,物像 侧.(填“同”或“异”)
二、练习:
知识点1 照相机
1.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照相机成像原理的是( )

A B C D
2.为了公民的安全,公安部门在很多路口安装监控摄像头,如图所示,它可以拍下作案嫌疑人的现场照片.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填“凸”或“凹”)透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 (填“实”或“虚”)像.
知识点2 投影仪
3.东营市开展了“红色电影进社区”活动,受到居民好评.电影放映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电影放映时在银幕上形成的是 立、放大的实像.
4.如图所示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投影仪上有一块平面镜,它的作用是 ,使光能够投射到屏幕上.
知识点3 放大镜
5.同学们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时,从侧面可以观察到温度计插入水中的部分变大了.下列设备中应用了这一光学原理的是(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投影仪 D.平面镜
6.小丑鱼颜色艳丽、体型较小,因此水族馆常将它放入球形鱼缸中以便观赏(如图所示),球形鱼缸起到了 镜的作用,我们看到的小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正立、放大的 (填“实像”或“虚像”).
知识点4 实像和虚像
7.实像与虚像的对比:
实像 虚像
成因 由 光线汇聚而成 由实际光线(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
相交而成
效果 光屏 呈现、底片可感光、人眼能看到 光屏 呈现、底片不可感光、人眼能看到
正倒 立 立
位置 折射成像时,物、像处于透镜 侧 反射成像时,物、像处于镜面 侧;折射成像时,物、像处于透镜 侧
举例 ,照相机、幻灯机成像 、放大镜成像
8.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成实像的是( )
    
A.水面飞鸟的“倒影” B.照相机胶片上的像
  
C.船上人看到水里的鱼 D.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字
9.在使用凸透镜时,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 )
A.投影仪 B.照相机
C.放大镜 D.汽车的后视镜
10.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俗称“猫眼”).从室内透过防盗门镜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的正立、缩小的像.由此可以断定,此时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和凹透镜 D.玻璃砖
11.如图所示,在鉴定文物时,考古学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是 、 的虚像.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则他看到的角度是 度.
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 透镜,它的成像与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所成的是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13.如图所示,请画出由S点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像点S′.
14.某同学做了两个照相机模型,如图所示,照相机A是在一个纸盒的中央粘上一张薄纸作为屏幕,一个盖上开一个小孔,另一边开一个大孔用来观察.照相机B是两个大小相差不大的纸筒套在一起做成的,其中一个纸筒底部装了一个凸透镜,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薄纸作为屏幕,另一端也开个观察孔,他用这两个相机来对准阳光下明亮的景物.
(1)照相机A的成像原理是 _,照相机B的成像原理是_ __.
(2)照相机A成的是_ __,照相机B成的是__ __.(两空均填像的性质)
参考答案:
一、知识梳理:
1.照相机
结  构:其镜头相当于一个__凸透镜__,胶片相当于__光屏__.
成像特点:__倒立__、__缩小__的__实__像.
2.投影仪
结  构:其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平面镜是用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
成像特点:__倒立__、__放大__的__实__像.
3.放大镜
原  理:实质是一个短焦距的__凸__透镜.
成像特点:__正立__、__放大__的__虚__像.
4.实像和虚像
实  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__能__(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
虚  像: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__不能__(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
说  明: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像__异__侧;成虚像时,物像__同__侧.(填“同”或“异”)
二、练习:
1.D
2. __凸__ , __实__ .
3.__凸透镜__,_倒_.
4.__改变光的传播方向__
5.B
6.__凸透(放大)__,__虚像__.
7.
实像 虚像
成因 由__实际__光线汇聚而成 由实际光线(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__反向延长线__相交而成
效果 光屏__能__呈现、底片可感光、人眼能看到 光屏__不能__呈现、底片不可感光、人眼能看到
正倒 __倒__立 __正__立
位置 折射成像时,物、像处于透镜__异__侧 反射成像时,物、像处于镜面__异__侧;折射成像时,物、像处于透镜__同__侧
举例 __小孔成像__,照相机、幻灯机成像 __平面镜成像__、放大镜成像
8.B
9.A
10.B
11. __正立__、__放大__.__5__ .
12._凸__,__照相机_,__缩小__
13.解:
 
14.(1)照相机A的成像原理是__光的直线传播__,照相机B的成像原理是__凸透镜成像__.
(2)照相机A成的是__倒立、缩小的实像__,照相机B成的是__倒立、缩小的实像__.(两空均填像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