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洮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1月)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洮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1月)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2-09 14:2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洮南一中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 Ⅰ 卷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我国许多古诗词中描述了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特点,请根据图甲、图乙及其中的古诗回答1~2题。
1.甲、乙两图反映出的地理环境分别是
A.甲:山高水深,常绿阔叶林茂密 乙:河口地带,鱼米之乡
B.甲:春寒料峭,野渡无人 乙: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
C.甲:北雁南飞,叶落草枯 乙:一种喀斯特地貌
D.甲:丘陵春深,溪水奔流 乙:江南水乡,丘陵广布
2.形成甲、乙两地区域特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海陆位置不同
B.气候和地质作用不同
C.海拔不同
D.人类活动不同
读图,回答3~4题。
3.两图所示地区的特征,正确的是
①两地农业发展多取决于灌溉水源
②两地多为粉砂性土壤
③两地水土流失都很严重
④两地皆全年少雨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4.下列关于图中两地生产、生活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乙图所示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谷子
②两地都是我国重要的牧区
③乙图所示地区是精耕细作的水稻产区
④出现乙图居住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土质、土层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叠加分析就是将同一地区的两层或多层地图要素重叠在一起进行图层和属性运算,产生新的图层和属性的过程。下图中甲、乙分别为同一地区两种要素分布图。据此判断5~6题。
5.若将甲、乙两图层进行叠加,得到新图是
6.若甲、乙分别为城市交通网和地租等值线图层,叠加后的新图层可以用来进行
A.土地利用类型区分 B.污染工业布局规划
C.城市科技与文化区规划 D.城市商业区布局规划
植树造林是治理风沙的有效措施。下图表示某沙区生物治沙示意图,回答7~8题。
7.三幅图按治沙时间先后顺序
排列为
A. A→B→C
B.B→C→A
C.B→A→C
D.C→A→B
8.在我国进行这项工作时,最
适宜选种的植物是
A.杨树  
B.桦树   
C.沙拐枣   D.柳树
读次生盐渍化形成原理图,回答9~10题。
9.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
A.海面上升 B.水土流失
C.不合理的灌溉 D.荒漠化
10.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A.宁夏平原 B.三江平原
C.成都平原 D.密西西比河平原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能源消费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11~13题。
11.下列有关该地区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煤炭比重不断上升 B.天然气比重先降后升
C.水电比重不断下降 D.石油比重不断下降
12.未来该地区天然气的来源最可能是
A.青藏高原 B.准噶尔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内蒙古高原
13.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四川省、青海省 B.吉林省、北京市
C.云南省、陕西省 D.上海市、广东省
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上游干流,发源于云南省东部,其上游称南盘江,东出云南后穿越广西的西北部和中部,至广西象州县石龙镇与柳江汇合后改称黔江。读红水河流域图,回答14~16题。
14.红水河被称为我国水能资源的“富矿”,导致其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因素有
①降水  ②气温   ③地形  ④植被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15.红水河和黑龙江航运量均不大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A.降水 气温 B.地形 气温
C.地形 降水 D.资源 地形
16.下列不符合红水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是
A.大量开垦坡地,发展种植业
B.发展少数民族风情旅游
C.发展交通,促进对外经济联系
D.结合资源优势,发展能源工业
读某农作物在甲、乙两区域分布示意图,回答17~18题。
17.影响图示农业区的共同有利条件是
A.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C.交通便利,城市众多
D.工业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18.乙图所示区域国土整治的重点是
A.保护黑土和大力开垦沼泽地
B.禁止采伐天然林,大力发展人工林
C.土地资源开发和商品粮基地的建设
D.河流综合治理,重点开发水能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近年来,在政府的引领下,浙江农村出现了“互联网+”的运营模式,多地农村涌现特色农产品基地,简称“农特基地”,形成上游农产品生产—中游农产品加工—下游农产品销售和旅游等全产业链集聚。读图,回答19~21题。
19.近年来浙江农村涌现特色农产品基地主要得益于
A.气候变化 B.河流整治
C.交通便利 D.信息技术的发展
20.由图可知,“互联网+”的运营模式
A.增加产品库存 B.增加销售环节
C.依赖信息联系 D.增加销售成本
21.全产业链集聚有利于农村
①提高人口迁出率 ②加快城镇化进程 ③加快交通运输建设 ④提高老龄化人口比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下图是我国四大油气进口通道示意图。读图回答22~23题。
22.多年来,我国努力建设多条油气进口通道,其最主要目的是
A.我国经济发展快,一个地区的油气资源无法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B.我国油气消费市场分散,不同通道可就近输送到消费地
C.实现油气进口源地和运输方式多元化,保障油气安全
D.不同地区油气的质量不同,满足不同的质量需求
23.近年来,有人提出建设中巴油气管线,该管线起点为巴基斯坦的瓜德尔港,终点为新疆的喀什地区。对该线路的评价,合理的是
A.比其他几条管线建设难度更小,效益更高
B.运输路程最短,效益最高
C.终点远离消费市场,最终成本高
D.极大地促进新疆喀什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下图为我国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分布图,图中Ⅰ为海洋性气候区,Ⅱ为海洋性过渡气候区,Ⅲ为大陆性过渡气候区,Ⅳ为大陆性气候区。读图回答24~25题。
24.关于图中甲地区气候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的组合,正确的是
A.海洋性气候——经度位置
B.海洋性过渡气候——地形、地势
C.海洋性过渡气候——纬度位置
D.大陆性气候——地形、地势
25.下列关于各类气候区气候资源的评价,正确的是
A.Ⅰ类气候区纬度低,太阳能资源最丰富
B.Ⅱ类气候区雨热同期,适于水稻生长
C.Ⅲ类气候区降水均匀,洪涝灾害较少
D.Ⅳ类气候区气温年较差大,利于农作物生长
26.2010年我国已经形成五大城市群,五城市群中,“珠三角”城市群的城市化水平最高,下列符合其发展模式的是
A.大城市辐射→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B.政策吸引→世界产业转移→工业化→城市化
C.矿产分布→资源开采加工→工业化→城市化
D.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下图显示我国四个省区2011年三种常规能源生产的相对比例(均已折算成标准煤)。读图,回答27~28题。

27.①②③代表的能源依次是
A.石油、煤炭、天然气 B.天然气、石油、煤炭
C.煤炭、天然气、石油 D.石油、天然气、煤炭
28.M省区可能是
A.山东   B.贵州   C.新疆   D.湖北
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流域,下表为该流域四个河段平均坡度表。读图表完成29~30题。
河段 ① ② ③ ④
平均坡度 0.085 0.125 0.045 0.002
29.落差是指河段两端之间的水面高程差。下列河段中落差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0.关于①②③④河段开发的重点是
A.① —水产养殖 B.② —水土保持
C.③ —内河航运 D.④ —梯级开发
第 Ⅱ 卷 (共40分)
31.罗讷河源自阿尔卑斯山脉,流经法国东南部,注入地中海。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罗讷河流域具有较强的径流调节能力,如上世纪80年代,罗讷河上游出现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洪峰流经里昂以上河段后,干流径流量在短期内从3250m?/秒减少到2450m?/秒。
材料二:500多公里的罗讷河上曾有20多座水电站,为河流水能梯级开发的“世界之最”。
(1)说明洪峰在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得到有效削减的自然原因(2分)
(2)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一般在春季会出现汛期,而河口地区夏末通常会出现枯水期,从河水补给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 (6分)
(3)分析法国历史上对罗讷河进行梯级开发的综合效益有哪些。 (4分)
32.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面问题。(14分)
材料一:下图为东北地区略图。地处中俄蒙三国交界的满洲里市是亚欧大陆桥的桥头堡,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战略支点。下表为2013年满洲里、大庆、佳木斯三市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满洲里 1 29 70
大庆 3.8 80.9 15.3
佳木斯 29.6 25.2 45.2
材料二: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湿地,近几年来大力发展水稻生产,产生的秸秆原先主要在春播时大量燃烧。佳木斯坐落于三江平原腹地,某企业在该地投资25亿元发展秸秆造纸业。
(1)指出大庆和满洲里主导产业的显著差异并说明主要原因。(4分)
(2)试从原料和环保角度分析在佳木斯发展秸秆造纸业的有利条件。(6分)
(3)图中省会所在地形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不利自然条件主要是 。(4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全国50%的风能资源,近年来风电产业发展迅猛,正致力于打造“风电三峡”,建设绿色能源大区。下面为中国新能源产业重点分布区域图和中国2005~2007年综合能源平衡表(单位:万吨标准煤)
年份 2005 2006 2007
可供消费的 能源总量 223 213 244 101 261 111
能源消费总量 224 682 246 270 265 583
平衡差额 -1 469 -2 169 -4 472
(1)判断在区域分工中主要承担新能源产业高端研制功能的地区并简述理由。(4分)
(2)分析内蒙古打造“风电三峡”的可行性。(4分)
(3)分析我国能源供需状况以及我国将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此状况。(6分)
高二地理三月考答案
选择题1-30 CBABA DDCCA BCDCB
ABCDC CCCBB BCCAB

31.答案:(1)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沿岸附近分布有较大面积的沼泽与湖泊,可以起到积蓄径流、削减洪峰的作用。
(2)上游春汛原因:罗讷河里昂以上径流补给部分依靠阿尔卑斯山的积雪融水,春季温度升高积雪融化,形成汛期;
河口枯水期原因:罗讷河下游的河水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该地区多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干旱少雨,径流获得的补给减少,形成枯水期。
(3) 防洪’蓄水发电旅游航运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
32答案:(1)大庆以第二产业为主,原因是矿产(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工业发达;满洲里以第三产业为主,原因是地理位置优越,商贸发达。
(2)种植业发达,秸秆原料丰富;减少春播时燃烧秸秆造成的大气污染;工业落后,环境容量较大(三江湿地利于消除造纸业的水污染)。
(3)商品谷物农业 平原面积广,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积温低(热量不足),生长期短(4分)
33.答案:(1)地区:“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
理由:人才集聚,技术水平高;经济发达,研发资金雄厚;工业基础好。
(2)内蒙古靠近冬季风源地,风速大,风能资源丰富;区内、区外能源需求量大;国家政策支持等。
(3)状况:供小于求。
措施:①加强勘探工作,开发我国西部油气资源;②实施能源供应多元化战略,加强同中亚、亚洲、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③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基地;④加大对替代性能源的开发力度;⑤将节约能源和降低能耗放在能源战略的首要地位,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