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件(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件(4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09 15:5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小学语文统编四年级下册
你们有谁去过溶洞吗?你能讲一讲你的溶洞探险经历吗?
今天,我们就紧跟叶圣陶先生脚步,一起去感受一下金华双龙洞的神奇吧。
新课导入
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江苏苏州人。作家,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文化教育界的巨匠。
主要作品:散文集《脚步集》,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作者介绍

wān

浙 簇 兀 臀
漆 蜿 蜒
tún
zhè
yán

会认的字
zhè

浙江
juān

杜鹃

宽窄
zhǎi
杜绝
luó



罗列
会写的字

jiān

浓郁
肩膀
tún
臀部



é
移动
额头




sǔn
duān
yuán
陆地
乳房
竹笋
端方
源头






zhuǎn(转弯)
zhuàn(绕一转)
他围着院子绕了好几转(zhuàn),终于在一个转(zhuǎn)弯处找到了丢失的钥匙。
造句
多音字

tiáo(调整)
diào(调子)
他嘴里哼起了欢快的调(diào)子,来调(tiáo)整临进考场前的紧张心态。
造句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识字归类
加一加:
比一比:
图片识字:
蜿蜒
客+页=额
户+月=肩
杠—杜
逝—浙
婉—蜿
识字方法
组词
浙江 浙江潮
造句
我们村每年都有很多人去浙江务工。

zhè
笔顺
写法
左窄右宽,“斤”末笔竖长且直。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组词
杜鹃花 杜鹃
造句
春天,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竞相开放。

juān
笔顺
写法
左窄右宽。“口”要略扁,“月”
的撇变成竖。
组词
额头 额外 超额
造句
岁月像一把无情刻刀,在他额头刻下一道道皱纹。

é
笔顺
写法
左右等宽。“客”的捺要长一点。
突兀森郁:形容山势险峻,树木繁茂。用在文中,突出了洞口的气势。
这片群山山势巍峨,突兀森郁,非常壮观。
词语理解
蜿蜒: 原指蛇类爬行的样子。文中用来形容洞顶的双龙弯弯曲曲的姿态。
远远望去,长城像一条卧龙盘在蜿蜒的山岗。
变化多端:形容变化极多。文中是说石钟乳和石笋样子多。

天空中的云变化多端,时而像
一匹奔腾的骏马,时而又像一只威
武的狮子。
课题解读
记金华的双龙洞
游览的景点
点明地点
记叙旅行的见闻和感受的文章就是游记。
初读感知
读一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填写表格。
{93296810-A885-4BE3-A3E7-6D5BEEA58F35}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4月14日
浙江金华
叶圣陶
游北山的双龙洞
阅读课文,试着给文章划分层次,并说说每个部分大概讲了什么。
第一段(1):概括点明游览的时间及地点。
第二段(2~3):写“我”路途中所见的景物。
第三段(4~7):写洞口、外洞、孔隙、內洞的不同特点。
第四段(8):写乘船出洞。
文段划分
朗读课文。理清作者游双龙洞的顺序,再把下面的路线图补充完整。(课后第1题)
品读释疑
路上 ( 洞口) ( 外洞 )
(孔隙) (内洞) 出洞
提示:找一找作者游览时的观察点。


理清了作者的游览顺序后,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游览时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受的吧。
按照作者游览双龙洞的顺序,说一说各个游览地点的特点。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路上
春色盎然
对比
映山红
油桐
粉色沙土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路上
溪流形美声美
拟人
排比
句中有两对反
义词,你能找
到吗?
宽 窄
缓 急
溪水为什么会变换调子?
由于溪流宽窄不一,才形成流水速度的缓急不同,听到的流水声也就各不相同,犹如在“时时变换调子”。这句话烘托了作者当时的游兴有多浓,对涓涓细流发出如此的赞叹!
读出小溪的欢快、喜悦之情,以及作者愉快的心情。
宽敞的外洞
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孔隙
狭小
通过写船的小写出
孔隙的狭小。
自问自答
设问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
内洞
漆黑
首先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
暗示了“双龙洞”名字的由来,间接点明了课文题目。
内洞
有双龙
近义词:弯曲、逶迤、崎岖、绵延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从这些词句中,你感觉到了什么?
石钟乳和石笋是非常值得观赏的,因为其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又各异。
强调
意思是:退一步讲,如果不把这些石钟乳、石笋具体比做什么,也值得观赏。说明它本身已经够吸引人了。
内洞
有石钟乳和石笋
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出洞
路上:生机盎然 溪流形美声美
洞口:很宽
外洞:宽敞
孔隙:狭小
内洞:漆黑 有双龙、石钟乳和石笋
比外洞大
一起来总结:
1.一路迎着溪流……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
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2.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
孔隙流出。
3.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
的石洞里。

1.找出有关描写溪水的句子读一读,作者是怎样沿着溪流完成游览路线的?
顺着溪流来到洞口
与前文水从内洞外流相呼应
作者沿溪旅游,流水贯穿全文
交流平台
2.内洞的泉水轻而缓,并不出彩,作者为
什么还要写呢?
一方面,与前面的内容相呼应。溪流源头在内洞深处,如果没有泉水,就不能形成溶洞。 另一方面,泉水是文中的第二条线索,一直紧跟着作者的脚步,起着指引路线的作用。
课文按_____的先后顺序,记叙了作者去___________所看到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以及对___________。
游览
金华的双龙洞
祖国山川的热爱
大自然的热爱
中心主旨
金华城
途中
(一片明艳)
罗店
洞口
(很宽)
外洞
(宽敞)
孔隙
(狭小)
内洞
(漆黑、有双龙和石钟乳、比外洞大)
记金华的双龙洞
出洞
结构图示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素材积累
描写风景名胜的诗句
桂林银子岩溶洞
北京石花洞
我国溶洞小览
湖南梅山龙宫
湖北腾龙洞
贵州双河溶洞
 作者游览的过程是:( )→( )→
( )→( )→( )→( )
路上
洞口
外洞
孔隙
内洞
出洞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随堂练习
1.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
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小鱼在水中时而吹泡泡,时而玩游戏,时而跳出水面,时而睡觉,快乐极了!
二、仿写。
即使学习成绩再好,也不该骄傲自满,而应再接再厉。
2.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
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
值得观赏。
三、你去过哪些有名有趣的地方,快
来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提示:抓住旅游地方的特点,用简明、准确的语言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