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水平二)篮球游戏教案
年级:四年级
执教:
教学内容
1、篮球—原地及行进间的运球和传接球2、游戏:传球和运球的小游戏
重点
双手胸前传接球:传球(蹬腿、伸臂、拨球);接球(迎球
缓冲
护球),传球的位置及运球的手法
难点
双手胸前传接球:全身用力协调连贯,食、中拨球;手和脚的协调配合及用力,运球的落点控制和用力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习和了解篮球中运球和传球的技术原理,掌握行进间运球和传球的动作要领。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85%的学生正确的掌握运球和传球的基本动作要领,有40%-55%的学生在行进间且具有一定速度的情况下,正确掌握传接球及运球的动作。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荣誉感,关心他人的美德教育。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达成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
时间(分)
强度
一、课堂常规内容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2.师生问好,检查服装3.提出本课目标和要求4.安排见习生
明确本课教学目标
宣布本次课的内容要求:简洁明了
听教师讲解要求:快、静齐,集中注意力
组织:如图▲▲▲▲▲▲▲▲▲▲▲▲◎◎◎◎◎◎◎◎◎◎◎◎
★
2
小
准备部分
二、准备活动1、在音乐的伴奏下慢跑2~3分钟2、做好准备活动1)伸展运动2)振臂运动
3)扩胸运动4)弓步压腿
5)手腕、踝关节运动6)单双脚跳跃运动3、小游戏:看谁扔的准
热身充分为后面的激烈运动做准备
1.教师带领学生绕篮球场进行蛇形、螺旋形等跑。2.领做、口令指挥3.男女生分成两个组进行游戏:将男女生分成两个圆。男女生一小部分站圈内,其余站圈外,每组手拿一个排球,将排球快准的集中圈内的同学的下肢,被击中者出圈,未击中者或者抱住球者继续在圈内进行游戏。
全班学生跟随老师口令集体练习2.要求:认真、动作幅度从小到大。3.学生之间配合默契,达到快、准。
组织:如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中
开始部分
游戏一:原地传球练习学生分成四个组有序的站到篮球场底线,教师再次给学生复习一下原地双手胸前传球的技术要领1、动作要领:1)、接球:伸臂、迎球、引接、缓冲、护球重?点:迎球
缓冲
2)、.传球:蹬、伸、翻、拨重?点:伸臂、拨球
学练(1)练习(2)两人对练或者“Z”字形对传球。(3)学生自评
、互评(4)优秀同学示范(5)教师点评游戏二:行进间传球接力:分成男女各一组进行练习,传球至底线再返回起点将球交于下一组同学。规则:1)不抢跑,必须运过起点处,返回时到传球线才能传球。2)先完成队获胜。游戏三:行进间往返运球游戏要领:将学生分成四组,四个人为一小组进行比赛,师哨声一响,单手运球至对面篮球场底线,然后迅速运球折返回起点。规则:注意运球时候尽量跑直线,控球要稳。稳中有速。游戏四:行进间绕“8”字运球接力游戏要领:分成四个大组,每四人一小组进行练习,师哨声一响,仍然单手运球绕“8”字将球运到底线,沿原路折返绕“8”字回到起点。
培养球感为本次课新授内容做好准备展现个性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逐步学习由易到难的传球方法通过优秀学生示范带动同学们竞争的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加强体育课趣味性的同时,将运传知识结合。
教师口令指挥,巡回指导教师点评1、师:
教师解疑示范讲解2、徒手练习传、接技术3、两人持球练习4、纠正、巡回指导评价鼓励教师讲解方法、规则并示范,强调比赛安全。
1、动做正确,积极主动2、认真听老师求,体会上吸下按动作要领。
1、基础比较好的同学配合,听、观、仿。2、练习在听讲和观察示范,看自身带的技术动作图的基础上模仿和学练能力展示自评互评听明规则、方法,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同时将运传球结合。
组织:如图▲▲▲▲▲▲▲▲▲▲▲◎◎◎◎◎◎◎◎◎◎◎★要求:运球时目视前方,做到协调用力。组织:如图▲
▲
▲
▲
▲
▲▲
▲
▲
▲
▲
▲★◎
◎
◎
◎
◎
◎◎
◎
◎
◎
◎
◎两人:如图◎
◎
▲
▲◎
◎
▲
▲◎
◎
★
▲
▲◎
◎
▲
▲◎
◎
▲
▲如图
游戏:如图◎
◎
▲
▲◎
◎
▲
▲◎
◎
▲
▲◎
◎
▲
▲◎
◎
▲
▲
20
中到大小中到大大
结束部分
四.整理放松、小结1.整理运动:在音乐声中进行简单的伸展放松练习。2.布置课后练习3.小结:收回器材
放松身心师生互评
教师领做总结本课布置课后作业:双手传球对墙练习。收回器材
学生积极参与,完全放松身心。学生自评收回器材
组织:如图▲▲▲▲▲▲▲▲▲▲▲▲◎◎◎◎◎◎◎◎◎◎◎◎
★
3
小
器材
篮球4-6个,球筐2个,标志物8个,1台录音机,篮球场1块
运动密度35~45%
课后反思和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