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秒的认识》
重教学目标
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重重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重难点分析
一秒是较小的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不容易感知一秒和一秒有多长。
重教学方法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通过动手操作体验等丰富的学习活动,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一、唤醒旧知
,
认识秒针。二、认识、体验1秒1、认识1秒感受一下1秒的时间有多长。2、体验1秒(1)听一听:播放秒针1秒(2)做一做:1秒可以做些什么?(3)看与说:通过看屏幕1秒时间虽短,只能做一些简单动作,但是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
,1秒也能创造出不可估量的价值。三、认识、体验5秒感受一下5秒的时间有多长。认识十几秒感受一下15秒的时间有多长。理解分和秒的关系,认识1分=60秒通过钟面上的秒针走一圈,感知1分=60秒六、综合应用,
深化提高。通过做练习,加深学生对秒的认识七、总
结
延
伸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你有什么收获?这一节课我们不仅学习了新知识,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时间是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钟面上有(
)个大格,(
)个小格秒针走1个大格是(
)秒分针走1个小格是(
)分,相当于秒针走了(
)小格,也就是(
)秒。
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1、秒针走1小格是1秒钟,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一圈。2、1分=60秒。时间有限,生命无限,希望你们能够珍惜每分每秒,做时间的小主人。课题名称
第一单元第一节《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初步建立秒的时间概念
重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知识点建构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关系,初步建立秒的时间概念。
重难点分析
学生的时间观念较弱,理解困难:三年级学生生活经验有限,直观体验较弱,体验时间在生活中的价值有待发掘。
教学方法
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直观演示明确认识秒针及秒针的特点
通过拍手游戏体验秒的长度;
模拟时钟演示秒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培养学生的迁移意识;
通过生活中接触的事物帮助学生建立秒的时间概念。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引出“秒”的概念。
1.猜谜语,激发学生兴趣。
2.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各类钟表。
教师小结: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作单位。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的单位。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1.课件出示一个有秒针的钟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秒针的特点。(又细又长,走得最快)
2.认真观察,秒针走一小格是几秒?
(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就是1秒)
教师用课件演示秒针走1小格的动作,请学生观察。
3.拍手小游戏:一秒拍一下,连拍15秒,感受每一秒和15秒的时间长度。
(特别短)
4.请学生观察课件中的模拟时钟。教师演示秒针走一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秒针走一圈,分针正好走1小格,秒针走一圈是60秒,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教师小结: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1分=60秒。
5.教师出示有秒针的钟表,和同学们共同感受1分钟有多长。
请学生谈感受。
(1分钟比1秒钟长,但1分钟过得也很快)
6.出示一些可以计量“秒”的钟表。
7.1秒有多长呢?一秒钟能做什么事?
体验一秒钟有多久?
撇撇嘴角、摸摸鼻子、动下手指、歪歪脑袋、点一下鼠标、做一道口算······
小朋友们1分钟能做什么?
现在给同学们1分钟的时间,你亲自实践一下,这段时间能做些什么。然后把你的感受告诉同小组的同学。
10.看看一秒还能干些什么。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A类: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
2、师:1分钟能做什么呢?
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
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
B类:
1.填空。
(1)从1数到30用了( )秒。
(2)1分=( )秒 120秒=( )分
2.绕操场跑1圈,王刚用59秒,李月用1分零3秒。谁跑得快?
(考查知识点:对秒的认识;能力要求:能熟练运用秒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
活动:
师: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时间。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学生整理,教师报时)
师: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课题名称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初步建立1秒和若干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
重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重量单位那样可以借助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
重难点分析
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秒的认识建立初步的表象比较容易,一时间难以接受时间进率的相互换算。
教学方法
1.通过PPT动画直观演示秒,初步感受一秒的时间长短,建立初步的表象。
2.通过PPT动画的演进过程感受有秒到分的渐进过程,知道1分=60秒。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1.教师谈话:课前,引导学生回想二年级学习过的钟表的认识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由回答)
2.(课件)展示教学主题图,联想生活实际,感受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学生欣赏。
3.提问:谁能从时间的长短上说说以上几幅图自己的感受?
4.教师小结:比1分钟还要短。在生活中,计量比“分”还要短的时间,一般用“秒”来做单位。时、分、秒都是时间单位,其中的“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学习“秒的认识”。(板书课题)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感知体验,建立表象
(一)认识1秒
1.感知“1秒”
教师引导发言:认识秒还要用到计量时间的工具——钟表或电子表。
(1)认识“钟面”计量秒的方法。
①教师提问:在钟面上,怎样计量用秒作单位的时间呢?
②学生们自然从颜色、长短、快慢等方面找“秒针”。
③教师提问:在这样的钟面上,多长时间是1秒呢?
④学生发言。
⑤教师利用课件演示说明:“秒针走1个小格的时间就是1秒。”你们看到秒针是怎样变化的?还听到什么了吗?
⑥再次观察:启发学生用手势、用语言描述“1秒”
(2)认识电子表计量秒的方法。
①教师出示电子表:
9:20(冒号在不断闪烁)。提问:在这种电子表中既没有秒针,又没有滴答的声音,那怎样计量用秒作单位的时间?
②学生观察汇报:冒号每闪烁一下的时间就是1秒。
③要求学生借助语言描述、动作描述电子表上的1秒。
④教师出示电子表:9:25:34(秒在不断变化)。提问:在这种电子表中,冒号不再闪烁,那用什么来计量用秒作单位的时间呢?
⑤学生们观察汇报:最后一部分数字每变化一次就是1秒。
⑥引导学生随着电子表的数字的变化,有节奏地数数,感知1秒1秒地变化。
2.体验1秒的价值
(1)教师提问:在1秒的时间里你能在做什么?谈一谈你的感受。
(2)课件展示:1秒钟内现代机械工具做的事情。
(3)教师小结:
1秒虽短,但是如果充分利用这1秒,它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价值。
(4)课件展示数据:喷气式飞机、人造卫星、计算机每秒钟能完成的工作。
(二)认识几秒
1.感知5秒
(1)边看变数。
(2)静默数一数。
(3)自主回答:秒针从(
)走到(
)是5秒。
2.采用上述方法,继续感知10秒、15秒、20秒。
3.游戏:估一估
要求:闭上眼睛,老师说“开始”,到宣布“停”,经过的时间大约是多少秒?分别估测10秒——15秒——20秒——30秒——60秒。
(三)感知1分钟与1秒的关系
1.分组观察: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走多少?
2.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归结出:1分=60秒。
三、实践强化,体验价值
1.静候1分钟,谈感受。
2.活动1分钟:
(1)观察:1分钟内,能做什么?
(2)分组在一分钟内写字、算题、数数等。
3.对比两个1分钟的感受。
4.教师小结:时间有限,价值无限。
四、巩固应用,归纳总结
1.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2.改数学日记。
3.知识拓展:“一眨眼”的时间。
4.齐诵: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填一填
钟面上,走的最快的是()针,它走一小格是()秒,走1圈是()秒,也就是()分,秒针走半圈是()秒。
2、在(
)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小明大约每天睡9(
)
(2)系红领巾大约需要20(
)
(3)做熟饭大约需要
25(
)
(4)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5)小明跑100米要用19(
)。
3、
正确的画“
√
”,错误的画“
×
”。
(1)时针从8走到9,经过1时。(
)
(2)分针从8走到9,经过1分。
(
)
(3)秒针从8走到9,经过5时。(
)
(4)在钟面上秒针走1圈,分针走1个小格。(
)
(5)在钟面上分针走1圈,时针走1个小格。(
)
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最高兴或是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课题名称
第一单元
1《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建立1秒、1分的时间观念
重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时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不易掌握,秒的认识是学生学习有关时间知识的提升,由认识时、分发展到认识秒,对于1秒及1分的时间观念学生很难掌握
重难点分析
1秒到底有多长那,1分有多长那,学生对时间的长短没有一个明确的观念
教学方法
结合生活情境探究新知。在教学中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新知。
2.重视直观教学,直观观察钟表,通过数秒、看时间等实践活动,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春节联欢晚会的片段)
1.谈话: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嘀嗒”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学生仔细观察进行倒计时数数。
2.师:接着看其他几幅图,你又看到了什么?这些时间又有什么特点呢?
马路上的红绿灯路口,操场上的跑道上,学生描述生活情境并发现这些活动用的时间很短。
3.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计量这样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一.秒针的认识。
1.出示钟面,认识秒针。(课件展示)
学生仔细观察钟表:钟面上有3根针,最长最细且走得最快的是秒针。
2.思考:怎么计量用“秒”作单位的时间?
学生交流:秒针走1个小格是1秒,走1个大格是5秒。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课件演示秒针走1圈,分针同步转动。
学生边观察边说出时间: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师: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2.师:秒针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走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分钟?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1分=60秒。
三.体验1秒钟。
1.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嘀嗒”声让学生感受1秒有多长。
听到钟表发出“嘀嗒”一声就拍下手,体会1秒钟有多长。
2.拍手练习。同桌合作。
跟着时钟的“嘀嗒”声,做拍手练习,每1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3.讨论:1秒能干什么?
学生交流。“嘀嗒”声、拍下手、数一个数就是1秒。
老师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嘀嗒”一声就是1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感受1秒的价值。
四.比较1秒和1分,你有什么感受?
1.课件播放现代化社会中1秒的价值。
如:1座发电站1秒约发电2700度,人造卫星1秒约飞行7900米,现代化车间1秒可生产成千上万个零件,计算机1秒可进行几亿次运算……
课件播放现代化社会中1分钟的价值。
如:1分钟汽车1分钟可以跑1200米;1分钟大约跳绳150下;1分钟小朋友可以写20多个汉字;1分钟有的小朋友可以背一首古诗……
如果我们认真去想的话,1分钟可以干很多有意义的事情。
师:看了这些,你们有什么感受?
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知道每分每秒都能创造很多价值。
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
五.认识秒表和秒的计时方法。
课件出示。
师:这是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教师介绍秒表的计时方法。
师: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你知道这个电子表显示的时刻吗?(6时55分57秒)
师: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记录的时间是以秒为单位?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一、填一填。
1.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
)针,它走1小格的时间是(
),它从“12”起走1圈又回到“12”,正好走了(
)小格,也就是(
)秒。此时分针正好走1小格,也就是(
)分。所以1分=(
)秒。
2.右面钟面上指着“3”的是(
)针,钟面上的时间是(
)时(
)分(
)秒。
3.秒针从“6”走到“10”,走了(
)秒;分针从“3”走到“6”,走了(
)分
小结
1.钟面上最细最长的针是长针。
2.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
3.我们听到钟声“嘀嗒”一声就是1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
4.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