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花鼓
教学内容
唱歌:《凤阳花鼓》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演唱体验和欣赏实践的动态解读中,领略传统音乐文化中蕴含的优秀品质。
在与教师共同的学习中,积极思辨,开启心智,初识民歌在其形成过程中具有的外向吸纳和融合与动态流变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体验各地区民歌不同的音乐风格。
在民歌《凤阳花鼓》的学习中,用聆听作品、找出骨干音等方法辨别民族五声调式。
在民歌《凤阳花鼓》的学习中,能够利用本歌的曲调,让学生重新填词,来一段《新编凤阳花鼓》。
知识与技能
能够用正确的演唱方法,准确表达民歌风格的实践能力。
学生能用身边的鼓、锣、坐凳为歌曲配伴奏。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完整背唱歌曲《凤阳花鼓》。
教学难点
能够准确把握民歌《凤阳花鼓》的风格并加以表达。
教学过程
导入
学生聆听民歌片段(出示课件,展示北方地区地图)
教师:同学们,刚才你们听到了几首歌的片段?分别是什么曲目?是哪些地区的民歌?
学生:四首,分别是陕西民歌《黄河船夫曲》,郝哲族民歌《乌苏里船歌》,山东民歌《包楞调》,山西民歌《一个扁担》或者《走绛州》。
教师:这些是我们上学期学的北方地区的民歌,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走到我国的南方,我们一起走到安徽的凤阳(出示课本,展示安徽凤阳,并简单介绍凤阳这个地方地理环境,由此介绍《凤阳花鼓》产生的历史背景,从而导入到《凤阳花鼓》)。
(出示课件《凤阳花鼓》)
﹝设计意图﹞
让学生聆听欣赏过的北方民歌,创设音乐情景,通过聆听、讲解、培养学生积极思辨的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走进新课
初听歌曲《凤阳花鼓》
教师:聆听歌曲,并小声地哼唱旋律(要求学生)
教师把“别的歌儿我也不会唱,单会唱个凤阳歌”这两句旋律板书在黑板上,单独把这句旋律拿出来让学生唱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并对切分节奏型、小七度音程进行练习,加深学生对音奏型和音高的记忆,更好地解读音准和节奏上存在的问题。
学生齐唱旋律,并抽查个别学生演唱旋律
﹝设计意图﹞
全面了解学生的识谱能力。
填词演唱
强调歌唱的基本要素:呼吸、发声、共鸣、咬字、坐姿
﹝设计意图﹞
教师对演唱方法进行辅导,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演唱歌曲。
分析歌曲
教师:这首作品由哪几个音构成,调式的主音是什么/
学生:duo、re、mi、suo、la,以duo为主音。
教师:此曲为五声调式,以宫音为主音。
教师:请找出旋律发展的特点(教师给与提示)。
学生:前乐句的尾音和后乐句的开始的音是一样的。
教师:这种手法叫“鱼咬尾”,例如《沂蒙山小调》。
﹝设计意图﹞
通过歌曲分析辨别五声调式,夯实基础。以引导、讲解为主,引导学生找出旋律发展的特点,分析音乐发展手法,让学生能举一反三,巩固并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为歌曲配伴奏
让学生利用身边的鼓、锣、凳子为歌曲配伴奏。
﹝设计意图﹞
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乐感。
让学生跳一段《凤阳花鼓》
﹝设计意图﹞
让学生了解《凤阳花鼓》得表现形式:边歌、边舞,并让学生了解双条鼓。
新编《凤阳花鼓》
教师:请同学们用《凤阳花鼓》的旋律,自己填一段歌词,可以写巫山的风土人情,也可以写你的学习生活。
﹝设计意图﹞
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总结
同学们,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望同学们发扬我们民族音乐文化。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背唱《凤阳花鼓》。
聆听其他民族片段,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
评价量规
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完整演唱并背唱《凤阳花鼓》。
能够正确辨析民族风格体裁以及演唱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