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数据的表示 第2课时 频数直方图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3 数据的表示 第2课时 频数直方图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09 19:5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情境导入
想一想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同学们在课外最爱读那一类书籍?
文学类(A)、漫画类(B)、科普类(C)、历史类(D)
下面是小亮调查的七(1)班50位同学喜欢的书籍,
结果如下:(投影片)
A A B C D A B A A C B A A C B C A A B C
A A B A C D A A C D B A C D A A A C D A
C B A A C C D A A C
根据上面结果,你能很快说出该班同学最喜欢读那一类书吗?他的数据表示方式是什么?
频数直方图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3 数据的表示
1、了解频数与频数直方图的概念,根据数据绘制相应的频数直方图;
2、能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
学习目标
扇形统计图的画法及特点.
(1)计算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
(2)计算各部分所占圆心角的度数;
(3)画出扇形统计图,各部分扇形要标出名称及百分比。
画法
特点
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
回顾旧知
新知讲解
想一想
学号
性别
身高
(厘米)
入学成绩
语文
数学
英语
1

167
81
88

2

162
78
85

3

165
86
90

4

160
81
99

5

165
94
86

6

167
83
75

7

165
88
94

8

166
79
98

9

159
72
65

10

169
86
97

11

168
91
96

12

158
80
93

13

160
85
89

14

159
90
84

15

162
91
89

学号
性别
身高
(厘米)
入学成绩
语文
数学
英语
16

162
83
85

17

157
86
80

18

160
92
93

19

164
83
89

20

161
75
77

21

162
86
97

22

164
91
91

23

163
87
82

24

154
82
88

25

172
68
70

26

153
88
95

27

156
80
87

28

163
82
81

29

164
78
75

30

161
89
87

下表是某校七(2)班同学入学信息表:
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这个班同学入学时的英语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等级吗?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
采用表格的形式:
{69C7853C-536D-4A76-A0AE-DD22124D55A5}英语成绩



人数(频数)
22
5
3
采用条形统计图的形式:
(1)哪个结果更直观?
(2)为什么在人数后面写“频数”两个字?
(3)从他们的图表中你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等级吗?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
解:(1)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更直观;
(2)优、良、中三个等级的人数就是频数;
(3)大部分同学处于优的等级,成绩的整体分布是优 秀最多,良其次,中最少!
你能类比上一题,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这个班同学入学时的语文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分数段?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
{69C7853C-536D-4A76-A0AE-DD22124D55A5}语文成绩/分
68
72
75
78
79
80
81
82
83
人数(频数)
1
1
1
2
1
2
2
2
3
语文成绩/分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4
人数(频数)
1
4
1
2
1
1
3
1
1
小明的方法:
人数(频数)
68 72 75 78 79 80 81 82 83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4 语文成绩/分
想一想
小明觉得上图很复杂,这时他借鉴英语成绩的表示,将语文成绩按10分的距离分段,统计每个分数段的学生数:
{69C7853C-536D-4A76-A0AE-DD22124D55A5}
语文成绩/分
60~70
70~80
80~90
90~100
人数(频数)
{284E427A-3D55-4303-BF80-6455036E1DE7}
语文成绩/分
60~70
70~80
80~90
90~100
人数(频数)
1
5
18
6
人数(频数)
60~70
70~80
80~90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90~100 成绩
我们把上面这幅图的横轴(水平的轴叫横轴)略作调整,得到下图,像这样的统计图称为频数直方图.
人数(频数)
60 70 80 90 100 成绩
1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5
18
6
制作频数直方图应注意的两个细节:
1、分组时,第一小组的起点数要比数据中的最小数据小一点,最后一组的终点数要比数据中的最大数据大一点。目的是:能使最小数据和最大数据都包括进来。
2、“~”含义是各小组包含左边数不包含右边数。
做一做:请将上面表格中的数学成绩按10份的距离分段,用频数直方图表示
频数分布直方图
1.是一种特殊的条形统计图,
2.是将统计对象进行分组后的
条形统计图。
3.横轴表示各组,
纵轴表示各组数据的频数。
4.特点:
样本数据很多,数据差距很大时,频数分布直方图能清晰直观的反应数据的整体情况
1
5
18
6
60 70 80 90 100 成绩
人数(频数)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归纳
(3)绘制的不同:条形统计图各条形分开,频数直方图的条形连在一起.
条形统计图与频数直方图的联系和区别:
(1)联系:它们都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具体数量,频数直方图是特殊的条形统计图.
(2)区别:条形统计图是直观地显示出具体数据,频数直方图是表现频数的分布情况.
频数直方图和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关系?
频数直方图是一种特殊的条形统计图,它将统计对象的数据进行了分组,画在横轴上,纵轴表示各组数据的频数.
如果样本中数据较多,数据的差距也比较大时,频数直方图能更清晰、更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整体状况.
小结
(4)绘制频数直方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新生儿体重在3250~3500g的人数最多.
归纳
制作频数直方图的大致步骤是什么?
1.求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距和组数
3.列频数分布表
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如果样本中数据较多,数据的差距也比较大时,频数直方图能更清晰、更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整体状况.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制作频数直方图的步骤是
1.求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距和组数
3.列频数分布表
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1.为了解某校学生今年五一期间参加社团活动时间的情况,随机抽查了其中100名学生进行统计,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直方图,已知该校共有1000名学生,据此估计,该校五一期间参加社团活动时间在8~10小时之间的学生数大约是( )
A.280 B.240
C.300 D.260
A
频数(人数)
时间/小时
2.八年级(1)班全体学生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安全知识竞赛.如图是该班学生竞赛成绩的频数直方图(满分为100分,成绩均为整数),若将成绩不低于90分的评为优秀,则该班这次成绩达到优秀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________.
30%
频数(人数)
成绩(分)
3.某校300名学生参加植树活动,要求每人植树2~5棵,活动结束后随机抽查了20名学生每人的植树量,并分为四类:A类2棵、B类3棵、C类4棵、D类5棵,将各类的人数绘制成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D类学生有多少人?
(2)估计这300名学生共植树多少棵?
A B C D 类型
人数
8 6 4 2 0
解:(1)由图可得,D类学生有20-4-8-6=2(人)  (2)(4×2+8×3+6×4+2×5)÷20=3.3,
∴这300名学生共植树3.3×300=990(棵)
4.为了解某校九年级学生的身高情况,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身高进行调查,利用所得数据绘成如图统计图表:
频数分布表
身高分组
频数
百分比
x<155
5
10%
155≤x<160
a
20%
160≤x<165
15
30%
165≤x<170
14
b
x≥170
6
12%
总计
100%
频数分布直方图
频数(学
生人数)
155 160 165 170 身高cm
(1)填空:a=______,b=_______;
(2)该校九年级共有600名学生,估计身高不低于165 cm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
10
28%
解:(2)600×(28%+12%)=600×40%=240(人),即该校九年级共有600名学生,身高不低于165 cm的学生大约有240人
在开展“经典阅读”活动中,某学校为了解全校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的情况,学校团委随机抽取若干名学生,调查他们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表.根据图表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频率分布表
阅读时间(小时)
频数(人)
频率
1≤x<2
18
0.12
2≤x<3
a
m
3≤x<4
45
0.3
4≤x<5
36
n
5≤x<6
21
0.14
合计
b
1
频数分布直方图
频数(人)
阅读时间
(小时)
(1)填空:a=____,b=______,m=____,n=_______;
(2若该校由3 000名学生,请根据上述调查结果,估算该校学生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足三小时的人数.
30
150
0.2
0.24
解:(1)b=18÷0.12=150(人),∴n=36÷150=0.24,
∴m=1-0.12-0.3-0.24-0.14=0.2,∴a=0.2×150=30;
故答案为:30,150,0.2,0.24 
 (2)3000×(0.12+0.2)=960(人);
即估算该校学生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足三小时的人数为960人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