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 教案(2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7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10 22:25:3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9 古诗三首
本课由三首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组成,它们都描述了人们过节时的情景。
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描写了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这首古诗大致的意思是:人们在一片爆竹声中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诗的前两句紧扣诗题,写出了春节时人们放鞭炮、畅饮美酒热闹欢乐的气氛。后两句紧接上两句的欢乐气氛,用早上的太阳象征无限光明的未来,用“新桃换旧符”的习俗,表现万象更新的景象。按照古代的习俗,正月初一清晨人们会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挂在门上,用来辟邪和祈福;全家要喝屠苏酒;有的地方还会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希望能驱邪和躲避瘟疫。
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描写的是诗人在清明节孤身行路时的感受和心情。大意为:清明节这一天,细雨纷纷,赶路的人心里更增添了一份愁苦,简直是失魂落魄。他向牧童询问附近哪儿有酒馆,牧童伸手指了指遥远的杏花深处的小村庄。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以及路上那些上坟祭扫的人的心情。诗句中的“断魂”说明“路上行人”的心中有着强烈的哀伤。后两句写“断魂”的行人想打听一下哪里有酒家,因为他想歇歇脚,避避雨,顺便小饮几杯酒暖暖身子,也借酒浇愁,暂时除去一些心中的烦忧。那么他是向谁“借问”的?能不能找到酒家呢?“牧童遥指杏花村”揭示了答案,原来他是在向牧童问路。句中的“遥”是“遥远”的意思,可以理解成“远远地就能看见”,意思是行人顺着牧童手指的方向,可以看见远处的林梢,有酒旗招展。《清明》这首诗用十分平白的语言,流畅自如地描绘出了生动、感人的情景。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农历的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忆”是想念的意思。重阳节那天,王维独自一人在外,非常思念家人,于是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自然而真切地表达出他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感。这首诗的大致意思是: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每逢重阳佳节就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个而生遗憾之情。诗人一开头就直接表达了自己孤身一人在他乡对亲人强烈的思念之情。前两句中“异乡”指的是他乡,“异乡”和“异客”两个词语突显了诗人在他乡的孤独感;“倍”是“加倍、更加”的意思,用得非常巧妙,表达出他平日对家乡也是念念不忘的,只是在重阳佳节加倍地思念亲人。后两句,诗人不再写自己如何思念家乡,而是把目光投向了远方,想象着家乡的亲人们都佩戴着茱萸登高,却发现少了一个人,他们该有多么遗憾啊!好像他自己的孤单寂寞不值一提,亲人们的遗憾更需要去关心。这种通过想象别人的感受来表达自己感情的写法,更加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教学目标
1.通过结合注释、联系自身生活经验的方式学习“屠、苏”等要求会认的生字,通过观察生字结构的方式会写“符、欲”等要求会写的生字。
2.通过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默写《清明》。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说说三首诗所蕴含的情感。
4.通过结合课内、课外相关资料,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结合注释、组词等方式识记本课生字,正确书写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说三首诗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通过拼读“魂、酒”的音节帮助学生复习巩固iu、ui、un等容易混淆的韵母;“苏”是平舌音,“兄”是后鼻音,教师不仅要在初读时关注学生是否读准了这些生字的读音,还应在进一步的读文交流过程中不断帮助学生正音。
识记“牧”字时,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牧童”一词的理解,引导学生结合“牧”字的偏旁“牜”了解“牧童”是放牛的孩子。“屠、苏、魂”可以组成常用词语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如“屠”可以组成“屠苏、屠刀”,“苏”可以组成“苏醒、复苏”,“魂”可以组成“灵魂、魂魄”。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魂、借、酒、何、独、佳”为左窄右宽的字,“欲、牧”是左右同宽的字。教学中,可有机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理解。如,在理解“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意思时,让学生借助注释说说“旧符”指什么,适时板书“符”,板书时,让学生观察写好这个字应该注意什么。又如,在理解“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意思时,结合对“牧童”的理解,引导学生观察“牛”做偏旁时,第二个横要变成提,通过板书引导学生发现“牛”作偏旁时的笔顺与“牛”字不同。
2.阅读教学
古诗教学应彰显朗读的作用,教学时应充分运用引读、范读、听录音模仿读等方式,通过朗读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加深对诗中感情的体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促使其在反复读的过程中做到熟读成诵。
为帮助学生背诵积累古诗,教师可借助图画,让学生看图画内容回忆诗句,采用为图画配诗句的方法,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记忆诗句。再根据诗意选择适当的音乐,让学生伴随音乐,看着图画背诵古诗。通过背诵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悟。
3.理解运用
读懂诗句是感受古诗描绘的节日气氛,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涉及的节日风俗习惯的基础。课文中对有些字词作了注释,应放手让学生借助这些注释理解诗句意思。诗句中还有一些字词没有注释,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也可以通过查阅字典了解它有哪些解释,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和课文插图选择恰当的解释。比如,《元日》中“一岁除”的“除”,《清明》中“欲断魂”的“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异”,“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佳”都可以用这种方式学习。
古诗存在省略内容的情况,这会给学生的理解带来困难。如“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后一句就省略了主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出示正月初一清晨,每家每户在自家门前挂新桃符的图画。借助图画,学生就能比较容易地理解是谁在“总把新桃换旧符”。
在学习后两首古诗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是谁在“借问酒家何处有”,是谁“独在异乡为异客”,又是谁“遍插茱萸少?人”?如果学生理解有困难,教师依然可以提供相关的图画来帮助学生发现、理解。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结合对词句的理解,说一说人们是如何过节的,以及过节时有哪些习俗,从而落实课后练习第二题提出的学习要求。
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生字及古诗。
2.学生查找有关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资料。
3.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结合注释朗读并理解诗句,通过组常用词语、结合自身经验的方法理解生字字义。
2.学习古诗《元日》,通过理解古诗内容,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人们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传统节日吗?(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往往都有它们自己特有的风俗习惯,这一课我们将通过学习三首古诗,了解三个中华传统节日以及它们的风俗习惯。
2.课件出示春节、清明节、重阳节的相关照片。
3.过渡:在开始学习古诗之前,我们先通读三首古诗,学习本课的生字。
板块二 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课件出示自读要求,教师巡视指导。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古诗,初步感知课文。
(2)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大意。
(3)看一看,结合课文插图,揣摩诗意。
2.检查自读情况,指名学生读课文,教师更正读音,重点强调“屠、苏、魂”等生字的读音。
“苏”是平舌音,不要读成翘舌音;“兄”是后鼻音。
3.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魂、借、酒、何、独、佳”为左窄右宽的字,“欲、牧”是左右同宽的字。让学生通过将生字组成常用词语来理解字义,结合自身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牧童”,结合注释理解“旧符”的意思。教师板书生字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书写笔顺。
符:上短下长,下部的横写在横中线上,点写在竖中线上。
欲:“口”略向右上倾斜;“欠”第三笔撇伸向“谷”下,捺向右下伸展。
魂:左边的“云”要写得靠上一些;“鬼”的长撇要舒展些,插到“云”的下面。
牧:“牜”的最后一笔提要有力,第八笔捺稍长一些。
“牛”做偏旁时,第二横要变成提。
4.过渡:学习了本课的生字,我们接着来学习第一首古诗。
5.板书诗题:元日。
6.过渡:大家看到诗题,可能会问:“元日”到底是什么意思?大家可以先交流一下,说说你们理解的“元日”是什么意思。
(1)学生相互交流自己对元日的理解。
(2)教师出示资料补充解释。
“元日”并非现在一般所说的“元旦”,而是农历正月初一,就是春节。现在“元旦”一般是指公历的一年之首,也就是1月1日。
7.向学生介绍本诗作者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其诗擅长说理与修辞;其词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8.朗读指导。
(1)教师示范朗读诗歌,朗读时提示学生注意:朗读本诗时要语气欢快,语调上扬,注意读出节奏美、音韵美,处理好重音和韵脚的润色。
(2)教师课件出示诗歌节奏,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韵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教师引读诗歌,学生跟读。
(4)同桌合作朗读,读出停顿和韵律。
(5)教师指名学生朗读,相机引导。
板块三 精读古诗,体悟诗情
1.教师: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朗读这首诗歌,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诗歌,具体了解诗歌所描绘的景象吧!
2.朗读古诗《元日》,依次出示以下句段,理解古诗大意。
句段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1)学生学习第1、2句,教师强调抓住关键字理解诗意。“岁”就是“年”,“除”就是“过去”,“暖”形容春天来临时的感受。引导学生结合注释了解“屠苏”在这里指一种酒,根据古代风俗,常在元日饮用。(出示屠苏酒相关资料)
屠苏酒,是中国古代春节时饮用的一种药酒,又名岁酒。相传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可以辟邪不染瘟疫,是由唐代名医孙思邈发扬光大的。饮用屠苏酒,要按照先幼后长的顺序,原因是小孩过年又长一岁,大家要祝贺他,而老年人过年又少了一年的生命,迟一点喝,含有祝他们长寿的意思。
(2)引导学生说出第一、二句诗的意思:爆竹声中一年过去了,迎着和暖的春风人们开怀畅饮屠苏酒。
(3)引导学生赏析这两句诗,体会诗句所描绘的热闹的场景。
首句紧扣题目,抓住了农历正月初一最典型的场景——“爆竹声”,通过听觉描写,展现了喜庆、热闹的场面。次句从触觉上写春风送来了暖意,人们高兴地饮着屠苏酒来庆贺新年,驱除邪气。
(4)齐读这两句诗。
句段2: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朗读第三、四句诗。
(2)师生交流重点字词的意思,明确“曈曈”是形容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总”是“都”的意思,“新桃、旧符”都是桃符的意思。(出示桃符相关资料)
桃符是古代人们在新年时挂在大门上辟邪祈福的门饰,人们通过贴桃符抒发美好愿望,祈祷新年新气象,是贴春联的前身。
(3)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诗句大意,教师指导,明确第三、四句诗意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4)出示新年贴春联的图片,结合图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曈曈日”,体会诗句所描绘的喜庆的景象。
“曈曈日”从视觉角度来写,烘托出一种光明祥和的节日气氛,象征着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3.过渡: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首诗描绘的是古时过春节的景象,那么诗人是如何来表现这一景象的呢?
(1)引导学生想象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桃符的景象。
(2)学生圈画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字词。如“暖”既指春风暖,也说明人们心情暖暖的;“曈曈”是形容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这个词语表达了人们愉快的心情;“新”指新的事物替换旧的事物,说明人们心情愉快。
(3)引导学生明确诗人通过对新年热闹、欢乐的动人景象的描写表达了革新政治的愿望。饮屠苏酒是按照先幼后长的顺序进行的,言辞中寄寓着诗人对年轻一辈健康成长的期望,期待着充满朝气活力的年轻人有所作为,同样也期待着执政变法、除旧革新、强国富民。王安石不仅仅是期待着新桃“换”旧符,他也期待着更大、更深的“变换”,那就是变革政治、变法图强。
4.教师指名学生回答:这首诗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提示:《元日》写的是过春节,写出了过春节时人们燃放爆竹、饮屠苏美酒、开门迎日、更换桃符等一系列的节日景象)
5.教师讲解诗歌中心主旨,再一次引导学生回顾诗歌内容。
《元日》这首诗通过对“爆竹声”“屠苏”“新桃换旧符”以及送暖的春风等新年特有的环境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在农历正月初一(春节)这天的欢乐情景,流露出诗人在除旧迎新时无比喜悦的心情。
板块四 课文回顾,巩固提升
1.出示本诗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古诗内容,并利用结构图示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元 日
2.出示描写春节的诗句,学生自由朗读。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宋]苏轼《守岁》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宋]陆游《除夜雪》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宋]戴复古《除夜》
3.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古时候人们过春节的情形,课下大家可以调查了解你的家乡过春节时还有哪些传统习俗。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对应的字词书写训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反复诵读,背诵古诗《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通过学习,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并培养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解题,了解清明
1.谈话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一首关于我国春节的诗歌,感受到了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下面我们继续学习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诗歌。(板书诗题:清明)同学们知道清明节是怎么来的吗?
2.学生交流,结合注释了解“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有扫墓、踏青等习俗。教师出示清明节的资料介绍进行拓展。
(1)清明最早只是一个节气,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吐故纳新、气温升高,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
(2)清明节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自古传承,延续至今。
3.介绍作者。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俊爽峭健、雄姿英发,在晚唐成就颇高。
4.过渡: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清明》这首诗,感受诗歌的韵律。
板块二 感受韵律,体会诗情
1.学生自行朗读古诗,出示自读要求。
借助生字表,放声读古诗,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2.朗读指导。
(1)教师示范朗读诗歌,朗读时提示学生注意:本诗朗读时语气由愁绪满怀到豁然开朗。
(2)教师课件出示诗歌节奏,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划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教师引读诗歌,学生跟读。
(4)同桌合作朗读,读出停顿和韵律。
(5)教师指名学生朗读,相机引导。
3.抓诗眼,悟诗情,依次出示以下诗句。
句段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引导学生抓住“欲断魂”来体会行人的失魂落魄。“欲”字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想要,希望;将要,快要。诗中的“欲”是“将要,快要”的意思。明确“纷纷”指细雨朦胧的样子,除了雨是朦胧的,行人的心情也是朦胧的,体会行人凄迷纷乱的心情。
(2)引导学生想象行人走在路上的情形和心情。清明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家人团聚,悼念已逝亲人,而这位行人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赶路,不免触景伤怀,学生可进一步体会行人“欲断魂”的心情。
(3)引导学生抓住“雨纷纷”“欲断魂”赏析诗句。
“雨纷纷”属于环境描写。通过对清明时节春雨绵绵这一情景的描写,烘托了凄凉的气氛,突显了诗人的愁绪。“欲断魂”写出了行人这时的内心感受——十分凄迷哀伤。此情此景,引动了行人内心的情绪,他想念家人,想念以往的岁月,但又无处发泄,只好寄情雨中,再加上衣衫又被春雨打湿,心境就更加凄迷纷乱了。这两句交代了时间、环境、人物,表现了诗人凄迷纷乱的心情。
(4)学生齐读诗句。
句段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引导学生进行情境体验:学生扮演行人,教师扮演牧童。
(2)抓住“遥”字,体会这个字的精妙。不远不近的距离,包含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引起读者无穷想象。
(3)引导学生抓住“牧童遥指”赏析诗句。
“牧童遥指”既交代了本句话的主人公,又补充了上句问路的对象,这位牧童并没有说明哪里有酒家,只是指了指远处。这一动作比语言更好,因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行人隐隐约约看见杏花盛开的地方隐藏着一个小村庄,从那里似乎飘来了阵阵酒香,让人精神一振。而这样的动作描写使本诗所表现的画面更为生动,牧童这一指,将读者的目光也吸引到了不远处的“杏花村”。
(4)学生带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4.教师指名学生回答:这首诗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提示:《清明》写的是清明节,写出了清明时节诗人雨中问路、牧童热情指引的情景)
5.教师讲解诗歌中心主旨,再一次引导学生回顾诗歌内容。
《清明》展现了一幅清明烟雨图,展现了诗人孤身一人的愁苦和望见酒家想借酒消愁进而心境豁然开朗的情感变化。
6.教师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
(1)读通读顺,借助注释或通过与同学交流,了解古诗大意。
(2)展开想象,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
(3)抓住关键词,联系写作背景,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板块三 借助学法,合作学诗
1.过渡: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板书诗题)
2.理解诗题,引导学生明确“忆”有回想、想念、记得的意思,在这里的字义是“想念”。
3.出示作者介绍。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他擅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4.朗读指导。
(1)教师示范朗读诗歌,朗读时提示学生注意:前两句诗用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调来读,最后一句声调略高。整首诗要饱含深情地读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2)教师课件出示诗歌节奏,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划分。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教师引读诗歌,学生跟读。
(4)同桌合作朗读,读出停顿和韵律。
(5)教师指名学生朗读,相机引导。
5.教师课件依次出示以下句段,引导学生理解古诗大意。
句段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理解关键词“异乡”指“他乡”;“逢”指“遇到”;“佳节”指“美好而欢乐的节日”。
(2)抓住关键字“独”“异”,体会诗人在他乡举目无亲的孤独:一个“独”字,既刻画出诗人举目无亲、孑然孤单的形象,又传达出诗人寂寞凄凉的心境。两个“异”字迭用,更加强了诗人的孤独之感,为诗的画面增添了凄楚的色彩。
(3)抓住关键字“倍”,感受诗人在佳节之时思亲之情的强烈,以及诗人平日思亲之频繁。
(4)引导学生联系前面的关键字词赏析诗句。
前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在本是一家人团圆的节日里,自己却客居异地,不禁想到家乡的亲人和山山水水,种种回忆触发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越想越思念,以至一发不可收拾。
(5)学生齐读诗句。
句段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理解“茱萸”是指“一种香气浓郁的植物”,了解古人在重阳节有插戴茱萸的习俗。
(2)引导学生抓住“遥”“少一人”赏析诗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是诗人的想象。“遥”进一步说明诗人远离家乡,孤身在外。“少一人”是诗中绝妙的一笔。诗人把“镜头”切换到了家乡,联想兄弟们插戴着茱萸登高远眺之时发现少了自己,反映出诗人思亲的感情,抒发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3)学生带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6.教师指名学生回答:这首诗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提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的是重阳节,写出了诗人独在异乡思念家乡和亲人,想象家乡的兄弟登高插茱萸而少自己的孤独情景)
7.教师讲解诗歌中心主旨,再一次引导学生回顾诗歌内容。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抒发了身在异乡的游子适逢佳节对故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8.小结:王维15岁离开家乡,追求功名,实现个人的理想。17岁的他孤身漂泊于繁华热闹的异乡,倍感孤单,非常思念家人,于是写出这首诗。这短短的四句诗道不尽愁绪,诉不完乡思。同学们,今后无论我们走到哪里,也不要忘记亲人和故乡。
板块四 课文回顾,拓展阅读
1.出示两首诗的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课文内容,并利用结构图示指导学生背诵。
清 明
2.欣赏名家笔下的清明,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我们终年住在那市井尘嚣中的低小狭窄的百年老屋里,一朝来到乡村田野,感觉异常新鲜,心情特别快适,好似遨游五湖四海。因此我们把清明扫墓当作无上的乐事。
——选自丰子恺《清明》
在旧时代,上坟时绝顶高兴的是女人,其次是小孩。清明一到,妇女儿童欢天喜地,穿得漂漂亮亮去上坟,无形中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选自周作人《山头的花木》
3.从古至今,像王维一样客居他乡的游子有许多,他们有着同样凄凉孤寂的心境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请同学们欣赏以下和思乡有关的诗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唐]崔颢《黄鹤楼》
4.小结:这三首诗表达的情感各不相同,第一首是喜悦,第二首是悲伤,第三首是孤独。但是它们都描写了传统节日的景象。“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其实很多地方在传统节日的习俗也是不一样的,大家可以在课后去了解更多关于中华传统节日的习俗,学习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课后作业: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了解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以及节日的习俗。
自由组成小组,先商量一下,打算了解哪些传统节日,怎么了解,用什么方式记录,然后各自开展活动。最后用表格的形式把了解到的信息记录下来。
节日 过节时间 节日习俗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蒿




练习设计
完成对应训练。
1.提炼方法,提升能力。通过教授前两首诗,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炼出学习古诗的方法,在学习第三首诗时,实现由扶到放,这样不仅能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也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结合实际,想象场景。本课的三首诗描写的都是我国传统节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贴近,在教学中,可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将学生带入到节日的氛围当中。如《元日》描写的是春节的景象,让学生回忆自己过春节时的景象,会更快将学生带入到诗中所描写的场景中,从而去想象诗句所描写的画面,进而理解诗词。
3.结合注释,理解诗意。为了让学生自主理解诗意,在教学中要注意结合课文插图和注释,引导学生利用这些信息去尝试理解诗意,说出古诗的大致意思和表达的思想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思考。